道德在細微處呈現
2024-03-23 22:47:06 2
老師經常教誨我們要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德」字當先,可見是何等重要。義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很難用知識去彌補。」道德是人們分辨善惡的標準,是人們為人處世的準則與行為規範,崇尚道德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當然,道德的內涵非常廣泛,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愛護公物、勤勞善良、尊老愛幼、誠實守信、樂於助人就是一個有道德的人;破壞公物、亂扔雜物、欺負弱小、滿口粗話、打架鬥毆就是一個不道德的人。
不講道德的人和事在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記得有一次坐公交車,中途上來兩個打扮得很另類、嘴裡還斜叼著香菸的小青年。司機叔叔善意提醒他倆車內不能吸菸,他倆非但不聽勸,還滿口粗話:「老子抽菸關你屁事,開你的車少廢話,把老子惹火了有你好看的……」這時後座的一位老爺爺正義凜然地告誡他們:「這是公共場合,吸菸汙染空氣,有害他人健康,是一種不道德行為,任何人都應該站出來譴責,大家說是不是啊!」在所有乘客的正氣聲中,那兩個小青年自知理虧,熄滅了煙。
放學後經常隨媽媽去商業城買菜。賣魚、蝦的攤主都會用一些厚重的大塑膠袋裝好魚、蝦秤好賣給我們,如果要求他們用薄塑膠袋,他們寧願不賣。我很是不解,媽媽告訴我,他們就是要賺這些袋子的重量錢啊。我覺得他們的做法也是缺乏道德的,買賣要公平嘛!俗話說:「老百姓心中有桿秤。」或者說:「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杆「秤」和「群眾的眼睛」就是衡量道德的標準。
當然,有道德的人佔多數,比如說「志願者協會、大學生三下鄉、扶貧結對、春風行動」等等。所以我認為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彎腰撿起廢紙屑……從中養成良好習慣,相信我們一定會成為一個有道德的好學生,因為道德在細微處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