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姓的來源是什麼,如何解讀肖與蕭
2023-03-30 13:52:35 1
在中國百家姓中,有蕭姓,而在我們身邊無論是蕭姓還是肖姓都屬於很少見的,小編在網上通過了解,是說在以前蕭氏是非常大的家族,而到了現在肖姓卻頗多,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來一起看看。
一、肖姓的解讀

肖」姓(作姓氏時讀xiāo),本來與「蕭」是兩個不同的姓氏,可能是由於「蕭」的繁體字書寫過於繁瑣,民間常常用「肖」來代替「蕭」。現存的清末和民國時期民間地契、房契等資料可以證明,早在1877年或更早的時候,「肖」與「蕭」在民間就是通用的了。解放後,民間和基層政府的文書中,「肖」與「蕭」仍然是通用的,有的人習慣用「肖」,有的人習慣用「蕭」。頒布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1986年廢止)統一將「蕭」改成了「肖」,後因戶口姓氏變動較困難,很多人便沒有改回原「蕭」姓。
「蕭」與「肖」原本是兩個不相干的姓氏。在古代,肖姓極為罕見,歷代史書都很少見到,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見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萬姓通譜》中,才首次出現了 「肖」姓,在漢代有肖安國、肖紹。在二十四史中,也惟有《遼史》、《元史》提到有肖姓人物,均是少數民族。
二、肖姓的起源

肖」姓的起源,無從查考。蕭、肖兩姓後來混用,主要是因為近代的漢字簡化趨勢。身份證上是漢族的都是"蕭"改的"肖"。「蕭」的繁體字將近20畫,書寫繁瑣,因此早在清朝末年民間就常常用「肖」代替「蕭」,形成一種1877年肖福壽房契民間的「俗寫體」。儘管如此,半個世紀前,「蕭」姓仍然是很多的,而現在「肖」則遠遠多於「蕭」,這與政府推行漢字簡化有很大關係。《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和《漢字簡化方案》頒布以後,很多人認為「蕭」是「肖」的異體字,或認為「肖」是「蕭」的簡化字。於是不少「蕭」姓者為書寫簡便,把「蕭」寫作「肖」;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為「蕭」姓者辦理身份證、戶口登記、入學手續時,也常將「蕭」寫作「肖」。因此,近幾十年來,「肖」姓多了起來。1986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作廢,有些人把「肖」改回「蕭」,有些人沒改。實際上,如今的「肖」姓大多是「蕭」姓。
政府推行簡體字,把「蕭」改成「肖」,使得數百萬「蕭」姓人士全都被變成「肖」,其中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肖」揚。在「中華蕭氏宗親會」奔走下,政府已同意恢復「蕭」姓,如今已有福建廈門兩名肖姓市民取得新的「蕭」姓身份證。《新華字典》上對「肖」的解釋:「『蕭』(姓)俗作『肖』。但國家公布的《簡化字總表》中沒有「蕭」簡作「肖」,因此嚴格說來,「肖」並不是「蕭」的簡化字,而是民間的俗寫體。歷史上,有過一個名蕭的小國,春秋時宋國的附庸;有過皇帝姓蕭的兩個小朝代,南朝時的齊和梁;有過幾個姓蕭的文史學家:唐蕭穎士,宋蕭德藻,小有成就的還是南朝蕭氏皇室諸子。
以上就是關於肖姓的一些相關介紹,現在我們了解原來現代姓肖者,都是因為政府推行簡體字所致,所以肖氏家族的老祖宗可以說還是蕭,在金庸名著《天龍八部》主角之一即為蕭峰,怎麼樣你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