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趙樹理作文
2024-03-20 11:03:05 4
趙樹理的小說多以華北農村為背景,反映農村社會的變遷和存在其間的矛盾鬥爭,塑造農村各式人物的形象,開創的文學「山藥蛋派」,成為新中國文學史上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流派之一。下面我們來看看關於趙樹理作文,歡迎閱讀借鑑。
關於趙樹理作文1
同學們,你們知道第九冊語文課文《手》的作者是誰嗎?他就是我國農民作家趙樹理。趙樹理出生在山西農村,年輕時種過地,幹過泥水匠,趕牲口拉過腳。當了作家以後,仍保持著農民的本色。他塑造了許多有影響的農民形象,被譽為中國農民的「鐵筆」、「聖手」。趙樹理是如何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呢?很重要一個原因,是他長期和農民生活在一起。他要寫農民,就到農村體驗生活。
白天,他與農民起下地犁地撒糞,下種鋤苗,割莊稼打場,樣樣農活都很在行。晚上,碰到農民集會,他第一個趕到會場,先把爐火燒旺,開會前先給社員講故事,說笑話,唱梆子戲。農民們圍著他,就像數九寒天圍著一盆火。由於趙樹理如此地與農民們生活在一起,因此寫出的作品非常真實,而且通俗易懂。正如他的那部《三裡灣》,識字的人愛看,不識字的人愛聽。他們都說:「這本書寫的農民真像農民。」
關於趙樹理作文2
在一次偶然的上網之中,我不經意間發現我們晉城市的著名小說家、人民藝術家——趙樹理先生的一些有關資料,我情不自禁的看了起來。趙樹理是沁水人,是文學「山藥蛋派」的開創人,對我們國家的文學史有著特別大的影響。其中,有一件事對我的印象最深刻。有一次趙樹理到農村採風,住在一個房東家裡。房東的孩子非常喜歡寫作,那些天裡,他正準備把自己一篇剛剛寫完的作品寄到報社,聽說趙樹理在自己家裡,就急切的找到趙樹理,希望趙老師可以幫他修改一下。趙樹理接過他的作品,讀了一遍後對他說:「你拿回去修改這篇作品,明天再那給我看。」然而連續七次趙樹理都說了這樣的話,直到第八次,趙樹理才對他說:「嗯!很好,你可以把這篇作品寄給報社了。」房東的孩子聽了他的話,心裡很是不解,為什麼要修改這麼多次呢?一次難道不行嗎?於是他就去問趙樹理,趙老師意味深長地對他說:「我之所以寫文章寫得好,是因為我有真經。我的真經其實就是一個「耐」字,一個「改」字,寫文章只有耐下性子,反覆推敲、反覆修改,只有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從這件事中,我體會到了學作文也只有耐心地寫,精心的改,才能寫出優秀的文章來,所以,我今後寫作文也要耐下性子,反覆推敲、反覆修改,這樣我就可以寫出好的作文來。
關於趙樹理作文3
近段時間來集中拜讀了友人送我的六卷本《趙樹理全集》。這套精美的全集是去年山西省為紀念趙樹理誕辰100周年出版的。我是第一次系統地閱讀這位山藥蛋派開山鼻祖的作品的。當讀完整整六大卷後掩卷而思時,心裏面卻異常地平靜,趙樹理是那麼的平常卻又是那麼地偉大。他的平常和偉大均因為他的心裡和筆下只有兩個字:農民!
趙樹理一生只寫了45篇(大約)小說。內容全是農村生活,全是晉東南農村的最底層的生活畫面,無論是他的長篇《三裡灣》,還是短篇《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鍛鍊鍛鍊》《套不住的手》《賣菸葉》,小小說《田寡婦看瓜》等,都是描寫了作者所熟悉的家鄉那片土地早期的農村政治生活、思想生活、階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等內容。小說的人物形象也是代表不同階層、不同階段、不同思想水平的,有進步的、有落後的、有處於中間游離狀態的。如《三裡灣》中的糊塗塗、常有理、鐵算盤、惹不起,《小二黑結婚》中的三仙姑,《李有才板話》中的李有才,《鍛鍊鍛鍊》中的小腿疼、吃不飽,《套不住的手》中的陳秉正,《賣菸葉》中的賈鴻年等等人物。正是由於趙樹理的藝術塑造,使得這些文學形象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各色農民的標誌性形象。正是由於趙樹理的全身心的置身於農民中間,為農民創作,為農民代言,視為農民創作為無上光榮、無上崇高的事業,使得他最終成就了山藥蛋派的文學流派,成就了他自己該流派的開山鼻祖地位,成就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農村題材小說的另一藝術高峰。這一切的一切「成就」,皆歸結於趙樹理心中那濃濃的農民情結。
《趙樹理全集》中有關文學創作的談話很多,但談得最多的就是要深入生活,到基層當中去,到農村當中了解農民,這可以說是他身體力行得出的結論,也是創作真言。因為在作家的眼裡,只有生活在農民中間,與他們同吃、同住、同感,與農民建立感情,與農村產生感情,在脈搏上與農民一起跳動,思想上與農民一起進步,這樣才能完全掌握農民的精神狀態,把握住農民的以及農村的發展,才能寫出真實的農民、真實的農村。可以說這是趙樹理始終如一、堅持不懈的文學觀。他的同時期作家柳青也是如此。
再一個體現趙樹理農民情結的就是在語言使用上。趙樹理非常強調語言,他不是強調語言的華麗,語言的修辭,而是強調語言的樸素、樸實,要貼近農民,貼近最基層的僅僅能識文斷字的人。所以他在語言上能不用修飾辭的儘量不用,能用口語寫作的儘量用口語寫作。其實,趙樹理的文學修養非常高,他完全可以把語言搞得很「文採」、很「文學」,但他的寫作目的很清楚,就是為農民寫作。這一點讓我想起古詩人白居易,白居易寫詩不是也追求「婦孺皆知」的效果嗎?
你如果對中國現代文學有個大致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在文學觀上,在思想領域,在感情深處,在語言運用等等方面,像趙樹理這樣為農民寫作的作家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少的。有些作家也寫過農民,也寫過農村,但同時也寫過城市。而趙樹理卻由表及裡,由形式到內容,由始至終,除了寫過一些傳統戲劇本外,他的創作幾乎全是圍繞著農民、農村。這種文學上的「純粹主義」並不是趙樹理的刻意為之,而是他的農民情結所自然而然鑄就的。他是地地道道的山藥蛋,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這個山藥蛋的事業上。由於他的堅持,使得這個後來被稱為流派的文學事業有了非常值得喝彩的薪火延續。馬峰、西戎、李束為、胡正、孫謙等第二代山藥蛋代表人物重磅出擊,為中國當代文學農村題材小說繼續大刀闊斧、高歌猛進。
新時期文學開始後,山西的文學創作曾一度出現過山藥蛋派的作品。如潘保安的《老二黑離婚》,權文學的《臭臭外傳》等。《老二黑離婚》多少有點借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的光,有狗尾續貂之嫌,但還是能看出是在為山藥蛋流派延續香火。權文學的《臭臭外傳》可以說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山藥蛋作品。再後來,山西作家就不再提山藥蛋派了,取而代之的是「晉軍崛起」的名稱。今後的山西文學隊伍中不知還能否出現像趙樹理這樣的作家,中國文學史上是否還能出現趙樹理這樣的文學家。
山藥蛋派,這是一個曾經的輝煌,趙樹理,這是一個不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