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將軍是誰?五道將軍神像圖片(掌管人生死的神祇)
2024-03-20 10:17:15 1
導語:我們都知道古代民間掌管人生死的是閻羅王,你們肯定不知道比閻羅王權力還要大的五道將軍,在現今全國各地都有供奉五道將軍的廟宇,今天呢探秘志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五道將軍是誰,還附上五道將軍的神像圖片,感興趣的不妨往下一起看~~
五道將軍
北京南城虎坊橋附近有條五道街,過去這條街叫五道廟,因街內有座五道廟而得名。舊時,北京還有幾座五道廟,但與其他廟宇相比,為數不多,名氣也不太大。
五道廟所祀神為五道將軍。迷信傳說中東嶽的屬神,掌管人的生死。《醒世恆言·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奴陽壽未絕,今被五道將軍 收用……蒙五道將軍可憐,給假三日。」亦省作「 五道 」。《水滸傳》第十五回:「村中喚作活閻羅 ,世上降生真五道。」《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轉頭逢五道 ,開眼見閻王。」
五道將軍廟
五道廟,始建於1819年(清仁宗嘉慶二十四年),是準格爾召一座藏式複式結構的廟宇。殿內供奉五尊護法神,也就是民間所說的五道將軍。據說,五道將軍是東嶽大帝的臣屬,是冥間的大神,掌管世人生死與榮祿的神袛。
五道廟每月初二都有喇嘛在此誦經祈福,七月初八的查瑪舞會也是在這裡舉行。大家看到院子裡用白色塗料畫的圈圈,它是僧人們在跳查瑪舞時,用來固定位置,跳查瑪舞是一項佛事活動,有打鬼驅邪,慶賀豐收和預祝來年吉祥等多層含義。
五道將軍淵源的多種說法形象
1、照道教說法,五道將軍是東嶽大帝的臣屬,而且是最重要的助手,是冥間的大神,掌管世人生死與榮祿的神祗。五道將軍在古典小說中,有不少反映。如《醒世恆言》中的《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周勝仙被範二郎誤傷身死,但周勝仙之魂仍來與範二郎作枕席之歡。後當案的薛孔目判處範二郎刺配牢城營。是夕,他夢見五道將軍怒責他判錯案,薛孔目趕緊改正,將範二郎無罪開釋。
他還具有監督閻羅王判案或糾正不公行為的莫大權力,甚至可以代替閻羅王決定世人的壽限。但與閻羅王不同的是,他頗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留下頗多的救助弱者、成全有情人、開釋無辜的事跡。
五道將軍並不始終身處冥間,而是經常暗中巡遊人間,多以入夢的方式與人交流或履行職能,所以口碑比閻王好。隨著佛教的傳入,五道將軍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在《十王經》中,五道將軍已升為「五道輪迴王」,與閻羅王、泰山府君成了「平級幹部」,並且是冥間十王中,最後「把關」決定靈魂輪迴去向的冥王。
佛家傳說,人死以後,靈魂到冥間要過「十道關卡」,即人死後的「一七」、「二七」到「七七」四十九天的「七關」,再加「百日」、一年、三年,共「十關」,五道將軍主管「三年」,這是最後一關的。
正因為五道將軍的「權限大」且具有同情心,富於正義感,所以老百姓喜歡他、信仰他,所以建廟奉祀他,廟宇遍及全國各地。五道將軍與專司捉鬼消禳災的「鍾馗」是最受老百姓喜愛的具有人情味的廉潔神祗。民間的這種樸素的信仰寄託著人間的善良願望。
2、五道將軍是盜神。漢魏典籍中該神已經出現,但被視為不祥之神。「五道將軍」在冥界工作之餘也幹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即指此事。一般認為暗含著民間「盜亦有道」的體認和顛覆廟堂專制權威的潛意識。
並認為「五道」之義出自《莊子·肢篋篇》:「盜亦有道,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先入,勇也;後出,義也;知可否,智也;分均,仁也。」大致類似《孫子兵法》中的「將有五德,智信仁勇嚴」。類似的說法還有:古人認為雞也有「五德」:頭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敵在前而敢鬥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時者,信也。道德、道德——「道」與「德」在這裡是不是作了相通的處理?
因為把五道將軍說成是盜神,所以又有人將其訛為「五盜將軍」,成了五個有名有姓的盜寇:杜平、李思、任安、孫立、耿彥正,即南北朝時劉宋永光年間,被朝廷擒殺的五個江湖盜賊。他們死後陰魂不散,又在當地作祟。一些老百姓恐於失盜,便祭祀他們,祈求他們手下留情。
3、「五道」是受佛教「五道輪迴」的影響。宋人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十《三洞經教部》云:「何謂五道?一道者,神上天為天神;二道者,神入骨肉形為人神;三道者,神人禽獸為禽獸神;四道者,神入薛荔,薛荔者,餓鬼名也;五道者,神人泥黎,泥黎者,地獄名也。」
此處的「五道」是指靈魂換世轉生的「五道輪迴」,乃是道教本身輪迴轉世體系,今人多知佛教的六道而不知道教的五道輪迴。道教認為人應修性守道、清靜寡慾,否則迷淪有欲、淆亂本真。不能返樸歸根,與道同體,其神便入五道。
結語:看完上述小編為大家揭秘的五道將軍,相信大家都對這一人物形象有所了解了吧!五道將軍被後人供奉在五道廟裡面,傳說是掌管人生死的神,比閻羅王極富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