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氧氣 太陽為什麼可以一直燃燒呢?(燃燒原理)
2024-03-22 00:43:08
太陽的燃燒並不需要氧氣,本質上是一種核聚變反應。我們熟悉的燃燒是物理反應,需要氧氣的參與才能進行,而太陽的燃燒屬於一種化學反應,根本不需要氧氣就能持續燃燒。
燃燒原理
很多人對燃燒都不陌生,燃燒必須要有氧氣的參與,燃燒的過程中還會向外釋放能量。我們能夠感受到火焰發出的光和熱,是燃燒釋放出了能量,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大部分燃燒都是這樣的反應。這種燃燒必須得有氧氣的參與,離開了氧氣之後,燃燒就會很快停止。
太陽燃燒
太陽被認為發出了巨大的能量,燃燒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和地球燃燒必須要有氧氣參與這一點截然不同。如果太陽也是一種化學燃燒的反應,那麼燃燒的時間會大大縮短,根本不可能在太空中持續40多億年。科學家研究了太陽燃燒的方式,認為本質上是一種核聚變反應,它是原子核的不斷融合,最後形成了一個更大的原子核。核聚變根本不需要氧氣的參與,只需要擠壓原子核之後,就能進一步組成一個新的原子核。
恆星質量
現在我們看到恆星的質量非常大,是在核聚變的反應下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我們能夠感受到太陽光,是因為核聚變釋放的能量維持了反應的發生。核聚變燃燒的能量遠遠大於化學燃燒,這樣才能實現太陽長時間的發光發熱。科學家預計了太陽的壽命,認為它還能夠繼續燃燒四五十億年,可見只需要足夠多的氫,太陽就能不斷的發生核聚變反應。太陽並不是真正的燃燒現象,只不過是一種發光發熱的表現,讓我們感覺它是在燃燒。真正了解了太陽燃燒的原理之後,才發現之前對太陽燃燒產生了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