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關於憲法的徵文
2023-12-04 16:37:41 3
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通過了解憲法我們會更加懂得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小編整理了關於憲法的徵文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年關於憲法的徵文一:
十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景宇幹了大半輩子的立法工作,參與制定或修改的法律數以百計,然而,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1982年憲法的制定。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先後制定了4部憲法,即: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4部憲法,見證了新中國的歷史變遷,無不留下時代的烙印。
「現行憲法是1982年12月4日由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形式上看,這部憲法是對1978年憲法的修改,實則不然,它並不是以1978年憲法為基礎的,而是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在黨中央的領導下,經過全民討論,把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見結合起來、統一起來,重新制定的新憲法。」楊景宇回憶說。
為什麼要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實踐證明,1954年憲法是一部好憲法。」楊景宇指出,1975年憲法是在「文革」那段特殊歷史時期制定的,它以錯誤理論指導下的錯誤實踐為依據,受那段特殊歷史時期「左」的錯誤影響,存在嚴重問題,可以說是1954年憲法的倒退。1978年憲法雖然恢復了1954年憲法一些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並增加了一些新的規定,但當時黨還來不及領導全黨全國人民對「文革」錯誤進行全面清理,不可能完全擺脫「文革」的影響,是存在嚴重缺陷的。
「因此,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1980年9月舉行的五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接受中共中央建議,決定全面修改1978年憲法,是完全必要的。」楊景宇說。
1980年9月15日,憲法修改委員會舉行首次全體會議,宣布正式成立;1982年4月28日,憲法修改草案全文公布,交付全國各族人民討論,全民討論至8月31日結束。
「全民討論憲法草案達4個月,討論規模之大、參加人數之多、範圍之廣、影響之大,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歷史上是空前的。」楊景宇對這段歷史記憶猶新。
楊景宇回憶說,在整個修改過程中,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先後專門討論過八次,憲法修改草案每一稿都是經黨中央原則同意的,每一稿又都經過充分發揚民主,把黨的主張和人民的意見結合起來,使憲法修改草案一稿比一稿更完善。
1982年12月4日,幾經修改的憲法修改草案提請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全體會議採取無記名方式表決,參加投票的代表3040人,投票結果,贊成的3037票,棄權的3票。憲法修改從啟動到出臺,歷時兩年三個月。
「新憲法既是高度民主基礎上高度集中的產物,又是堅持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有機統一的體現。」楊景宇說,這樣制定出來的新憲法,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評價。全國人民普遍反映,它科學地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合乎國情,是一部有中國特色的、適應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能夠長期穩定的憲法。
20xx年關於憲法的徵文二:
老師說,法律是明媚的陽光。陽光照耀之處,耕地、河流、森林、草原、溼地、野生動物等等都有相應的法律保護著。法律的保護使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大自然更加和諧;媽媽說,法律是一件安全的外套。人從一生下來開始,法律就對幼兒、小孩受教育、生命財產不受侵害做保護。法律的保護讓我們快樂地成長,安全地擁有,幸福地生活;爸爸說,法律是行動的指針。像我們開口不能罵人,伸手不能打人一樣,我們的言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同時也受到法律的保護。法律保護我們的社會運行有序,和諧相處,健康發展。哦,原來法律並不遙遠,它就像空氣、水、或麵包一樣,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今天是我爺爺80歲的生日,正因為這是一個大生日,所以,爸爸、媽媽便決定給爺爺辦得隆重一點,宴請了許多的親戚朋友以及爸爸的同事、同學們。在他們當中,有很多人是家中有車的,但這一天卻為了防止酒後駕車而沒有開車來。而開車來的有八位左右,他們都自覺地在自己的杯中倒滿了飲料,沒有一個人倒酒,因為大家都應該知道,喝過酒的人是不能開車的。我真的打心眼裡佩服
他們——這是對自己、對家人、也是對他人負責的一種積極的表現,可見這些叔叔們肯定是無論做啥事都會很認真很負責的!我為爸爸有這樣的親戚、朋友而感到自豪!
然而,當有人故意毀壞公共場所的座椅,打碎路燈時;當有人騙取他人財物,甚至偷竊時;當有人走路不靠右側通行,隨意破壞交通規則時;當有人破壞草坪、花卉,隨意汙染環境時;當有人私自拆毀他人信件,污衊他人時;當有人攜帶易燃易爆品乘車坐船時……這些都又是我們身邊的違法行為,我們不能這樣做,更應該盡最大力量去制止他們。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首先要懂法、知法、守法,還要愛護法,多看一些法律方面的書籍,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撐上一把健康的雨傘。古人說的好「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千萬不要因小錯而釀成終生大錯,成為社會的罪人啊!只要我們心中有法,你就會明白:什麼事情可做,什麼事情不可做,什麼樣的行為是受法律保護的,什麼樣的行為是法律所禁止的。
親愛的夥伴們,法律是一柄雙刃劍,他既懲治壞人,也約束自己,他既賦予你權利,也讓你肩負責任;法律也像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幫助我們明辨是非、看清真相。只有學會守法,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生活才會更加幸福!
教師評語:小作者從生活實際出發,列舉事例,對比說明,暢談法律對社會的重要性。從而呼籲人人學法、懂法、守法,讓法治在心中,社會更和諧、美好。
20xx年關於憲法的徵文三:
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又有「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一說。「法」,一個貫穿中華數千年而生生不息的詞。它代表了國家維護正常秩序的最有效的手段,成為歷代帝王治理國家,管理百姓事務的最重要的準繩。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而中國的法制的起源也先於世界其他國家。春秋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出現,標誌著我國法制的開始。至秦國商鞅變法,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韓非、李斯、曹操、孔明,無一不是法家的重要人物。他們不斷完善中國的法制,以法來增強君主專制,如強中央集權。
從秦始皇建立秦朝,採用李斯的建議,大力進行法制建設到清朝各代皇帝以法律的形成規範臣民。中國的法制歷經了兩千多年的完善,成為世界法制之林中那棵高聳入雲的大樹,成為世界法制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到了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廢除了統治中國數千年的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並頒布了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但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還未完成。
1949年,以毛澤東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通過武裝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來我國又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我國的法制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1956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在其後不斷以修正案的形式進行完善。《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和社會制度,中國人民掌握國家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等各項內容。還要求我們樹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律意識。
通過學習憲法,我意識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也意識到生活中有許多人的行為是有背於法律規定的。
在校外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網吧,網絡會所之類的地方,而且有許多中小學生經常出入期中。在裡面上網、打遊戲、聊天等。而且經常會看到警察進去尋找未成年人。原因是中小學生自制力差,抵擋不了網吧的誘惑,偷偷去上網。違反了校規校紀,也違背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相關條例,而網吧老闆為了一己私利,公然違反法律,給中小學生提供上網服務。
所以我提倡有關監管部門和學校加大對網吧和學生的管理、按《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創建平安校園。
此次放假正值麥收,田邊四周都掛滿了「不準焚燒秸稈」的標語,焚燒秸稈汙染環境,國家為此制定相關法律禁止焚燒秸稈,可仍有部分地區農民不顧法律規定,違法焚燒秸稈,造成環境汙染。因此我們要大力宣揚法律法規內容,提高公民法律意識,維護法律,做守法的公民。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國家各項立法的依據。憲法在地位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和基礎,從內容上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在效力上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章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保證,是保持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長治久安的法律基礎。黨的十八大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對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學習宣傳憲法,全面貫徹實施憲法。
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至元帝明皇,滿清民國。中國的法制經過兩千多年的變革,發展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讓我們在十八大高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學法懂法,遵法護法,做高素質公民。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