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埭景點(牛弄大厙頭狗牆弄)
2023-11-04 00:28:00 1
在地大物博、歷史厚重的中國
經常看到一些奇葩但有意思的地名
仔細觀察一下
其實無錫也有不少!
▼▼▼
魚腥巷
在錫師附小東側的勤學路上,曾有一條小巷,名叫魚腥巷。
圖片來源於@假攝隱市
上世紀80年代的《無錫市地名錄》記載:「魚腥巷,南市橋上塘街至勤學路。1911年左右逐漸形成,以明末清初為賣魚之地得名。」
如今,魚腥巷如今已併入昇平巷,在百度地圖上,再也找不到它了,也許只有在老一輩無錫人腦海裡才有印象吧。
大魚池
在西門棉花巷內,有一處地名叫「大魚池」,在《無錫市志》曾如此記載:「大魚池,在棉花巷中段,舊有大魚而得名。」
據說當年的大魚池十畝方圓,水深二三米,北靠梁溪河支流醬園浜僅幾米。由北流向南的清澈的大運河水直奔池邊,魚池上下換水很方便。
建國後,魚池還手拉網兩次,每次產魚一千多斤,均為青、草、鰱,還有鯽魚,1979年,魚池被填沒改造成人防工程和機關用房,從此消失。
毛桃巷
咋一聽,還以為這地方在陽山,其實不是,它就在市中心,原鴻運大酒店後面的小巷子裡。
名字由來也很簡單,因為以前這一片土壤上種植桃樹而命名。很難想像若干年前繁華的市中心居然是種桃樹林的。
牛弄
這條路位於南長街路口,據說這條路的命名是因為路窄得只夠走一頭牛!
世事滄桑,耕牛已逐步被機械化農械取代,繁華的無錫南門外的「牛弄」,也已日趨式微。
鑄冶巷
春秋時期,吳地的鑄劍術十分厲害,曾出過著名的幹將莫邪,也許這個地方也多少和鑄劍有點關係吧~
查了資料才明白,原來元朝年間巷內曾開設過冶坊,故名鑄冶巷。
田基浜
是「田基」不是「田雞」,在朝陽廣場那邊,也是十分有趣的名字。
炒米浜
南門外有地名為炒米浜,據說住在那兒的人解放前都靠爆炒米為生。
由於戰亂,當年不少蘇北地區的人逃荒過來,在南門外搭個小草棚子,落下腳,為了養家餬口,不少人挑起了炒米擔兒,漸成一幫。
腐乳浜
據說盛岸裡的腐乳早在明末清初就名揚全國,出產的「盛岸腐乳」與紹興腐乳媲美,盛譽江南數百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
盛岸裡生產的腐乳營養豐富,鮮美可口,有紅、白兩種。人民公社時期紅五月腐乳廠採用半機械化方法生產腐乳,年生產能力約為七萬壇。
醬園弄
無錫「米豆之業甲於省會」,從乾隆起就先後創辦了胡萬和、陶東升、右豐、昌升等眾多醬園糟坊,代表無錫民族工商業早期發展的雛形。
醬園弄就位於火車站的漢昌路和交際路附近。而在小木橋附近的醬油浜,至今還有廠家用傳統的方法制醬,無錫市場上銷售的不少豆瓣醬即出自此廠。
梅西路
梅西,這個名字大家都不陌生,著名阿根廷球星。想不到還有用外國球星命名的路!
其實和梅西沒有關係啦,只不過地理位置在梅村的西邊,故名。
半站路
半站路走走就到了啊,還坐什麼公交車?哦~不對,這是一條路!就在新吳區城南路附近,真是個奇葩的名字!
羊腰灣
顧名思義,運河在這裡的形狀由於長得像羊腰子,故名。
無錫人的想像力可真是豐富啊,吃貨屬性在這裡得到了完美體現!
大厙頭村
不認識這個字沒關係,其實這個字念(she)第四聲。
很多不認識的人都念成「大褲頭」,還挺有意思的,蘇州有大褲衩,無錫有大褲頭~
省錫中
地名倒是沒什麼不對,問題是地理位置,說好的錫山高級中學為什麼在惠山區?這是個問題。
路路達路
感覺這條路可以到任何地方,也許是因為有個同名化工公司在旁邊,反正名字是很有趣的。
高潮村
這個村位於陽山鎮。
圖片來源於@二泉網
這名字可是1958年就有了,人家是努力生產農業的意思,名字雖然有點雷人,但風景卻是實實在在美不勝收,還盛產陽山水蜜桃。
牛塘老街
在馬山鎮的和平村有條牛塘老街,在那裡靜謐的銀杏成群。之所以叫牛塘老街,據說是「牛去吃草,牛眠荒塘」的意思。
新八路延伸
位於太湖新城南泉附近,因為原先只有一條8路車經過,時間長了就叫新八路,再後來隨著道路延伸,就有了這個名字
狗牆弄
在華汽職校附近,關於這個地名,除了「狗急跳牆」你還能想到什麼?
未名路
位於大學城附近,所以你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名字!走點心啊。
看完這些
是不是嘴角不禁上揚?
你還知道哪些奇葩又有趣的地名
一起來評論區留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