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鸚鵡魚和什麼魚混在一塊最好(十種適合家庭飼養小型魚之一------迷你鸚鵡魚)
2023-11-04 18:14:50 1
眾所周知鸚鵡魚是我們大家飼養中大型熱帶觀賞魚的敲門磚,那麼迷你鸚鵡魚呢?體型上講,就是縮小版的鸚鵡魚;體色上講,從紅色變成了以白色為底的虎皮色;繁殖上講,鸚鵡魚是一種雜交魚,不能再繁殖,迷你鸚鵡魚聚能生,只要能相互看對眼,放一起就能給你驚喜。很多時候養著養著就爆缸了。很多魚是沉浸式養殖,它則是沉浸式繁殖。一次繁殖一、二百條,看著附在躲避物和水草上的魚卵,不也是一種成就感嘛?
迷你鸚鵡魚外形上很是可愛,身體圓圓的,頭部像是鸚鵡的臉部,誰能想到還有一個嘟嘟唇。家裡有小女孩的不妨飼養起來,肯定會受歡迎的。別看它胖胖的身體,遊起來還是很靈活的,想不想《功夫足球》中會輕功的小胖子。讓人喜愛迷你鸚鵡魚的原因除了憨態可掬的外形外,更多的可能是它們的愛情故事吧。
在母魚腹部變黃時,就是在給其他公魚發出一個信號,告訴他們「我要談戀愛!」,在找到心意的伴侶後,下面就要進行最隆重的一部——入洞房了。母魚會通過腹鰭下方的輸卵管把魚卵排除體外並有序的粘附在「洞房」(躲避物)的牆壁上(這裡的有序很神奇,魚卵會像列隊一樣整整齊齊的排列在物體便面,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這是配偶公魚也會通過腹鰭下方的輸精管給魚卵受精。剛剛受精的魚卵還是黑色的小珍珠一樣,經過兩天父母的輪流守護小魚就會破卵而出,雖然腹部還掛著小卵黃,但不妨礙他們第一次第一次感受父母的愛。如果此時有其他魚闖入這對迷你鸚鵡魚的領地,父親的使命會讓它勇敢的去驅趕入侵者們。母愛會驅使她把可能要到威脅的小魚們含入嘴中,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下一代的安全。等待父親趕走了入侵者們回到母親的身邊,母親才會把小魚從嘴裡吐出來。有時候母魚也會因為嘴中的小魚太多被卡住而不再醒來。公魚是避風港,母魚是最後屏障。對外敵時,公魚對母魚的不離不棄,對孩子們的奮起保護;母魚對公魚的信任,對孩子的捨身保護。讓人感嘆這不就是愛情到婚姻,再到家庭的過程嗎?
感謝閱讀,希望能對乏味的生活帶來一絲快樂!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必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