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的作文素材精選
2024-11-18 16:28:11
良心是美麗的,也是真誠的。良心在社會中是及其重要的,我們都應該保持這份難能可貴。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素材,快來看看吧。
【一個醫學博士的良心選擇】
託德·庫伯曼是波士頓大學藥學院的一位碩博連讀生。在讀博期間,庫伯曼要經常去一些藥物技術轉換所實習。在這裡,他見證了許多醫藥新技術轉化實際藥品投入到市場上銷售的實踐經過。這種實踐讓他感覺到藥物的研發生產以及銷售有些像廚師按照食譜做菜,其中存在著諸多如「菜未洗淨就下鍋」等食客不知道的不合格現象和潛在危害。
此外,庫伯曼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簡稱FDA)實習時,還接到過多起消費者的投訴。比如,一位父親稱自己曾給5歲的兒子每天服用了一定劑量的維生素,這些劑量都是根據該維生素藥瓶上的使用說明書來的。一段時間後兒子身體卻發生了異常,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是由於服用的劑量超標的緣故:「每天的劑量整整超了一倍!」
一位老人稱,為了強健身體,自己一直在服用一種人參片劑,後來這種片劑卻被曝光含有潛在致癌的殺蟲劑。「這讓我無比憤慨,他們居然一直在把我朝癌症的絕路上趕!」
還有一位婦女稱為了治療失眠,自己一直在吃一種非常昂貴的失眠藥,後來發現藥裡根本就沒有產品宣傳上所說的治療失眠的特效成分!
另外,關於偽劣的假藥投訴更是不計其數。
這讓庫伯曼對FDA的檢測監督職能產生了極大的懷疑,他們為什麼坐視不管呢?
後來庫伯曼才發現由於人手和經費的缺乏,FDA對其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很差,因此只有在發現極為嚴重危害健康的問題時才會出動。而對藥品,尤其是膳食補養品裡的有效成分能否達到標籤上所宣傳的含量以及是否安全則很少評論和一一加以檢測,這就給了那些心術不正的生產廠家坑蒙拐騙消費者極大的機會,因為裡面的暴利極大!
「消費者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新技術和最新的產品,而是能夠在令人眼花繚亂而又彼此競爭、互相打壓的健康市場中有所選擇,他們除了擔心產品是否真的有效外,還要擔心它們是否安全,有無汙染。」庫伯曼決定儘可能地幫助有這些顧慮的消費者們,做一個有良心的人。為此他推掉了美國一所知名度很高的醫院的聘請,於2000年底創辦了一家名為「消費者研究室網絡」的公司,並聘請了世界頂尖的膳食補養品專家威廉·奧博邁椰,後者曾在FDA工作過10年,在膳食補養品方面的造詣頗深。
消費者研究室網絡的定位是為全美的消費者們檢測多種藥品,特別是膳食補養品的安全性和功能性,並且指導消費者對產品進行取捨,而不是一味聽信廣告上的宣傳。
庫伯曼先是獨立購買了全美絕大多數品牌的藥品和膳食補養品,而後對它們進行科學的檢測,以驗證其成分含量以及安全和功效性,公司也因此成為全世界第一家獨立的民營藥品及膳食補養品的消費監督機構,不接受任何一家產品生產商的邀請和送禮,也不理會來自任何社會上的高層的說情和幹預。
到目前為止,「消費者實驗室網絡」公司已經為全美100個不同種類的藥品以及2000多種膳食補養品做了檢測,膳食補養品的檢測總數達到全美市場在銷品的95%,檢測的結果顯示其中有25%不合格,有些品種的不合格率甚至高達70%!
每隔一段時間,這些檢測報告和數據就會彙編成書,面向市場銷售,目前該書每期已經擁有近20萬的固定訂戶,而其公司網站每天也有近300萬的人訪問。更讓庫伯曼高興的是,現在每天他都能收到上千份的諮詢郵件,「其中有20%是來自美國之外的國家!」
「我從不後悔自己的決定,當一名優秀的醫生,只能幫助有限的病人,而現在的我正在幫助更多的病人,不分地域和種族!」
當所有人都覺得健康保健行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有利可圖,有漏洞可鑽,把不知情的消費者搞得眼花繚亂時,庫伯曼卻靠著自己的良心為消費者建立了一堵防火牆!為此他獲得的可能不是暴利,但卻得到了一份比暴利更豐厚的收入,那就是消費者們對他的信任和求助!
【用心製作,良心經營】
百姓口中一直津津樂道的北京老字號,是數百年商業和手工業競爭中留下的極品。在北京那些聞名遐邇的老店中,有為皇親國戚、朝廷文武百官製作朝靴的「中國布鞋第一家」內聯升,有應京城達官貴人穿戴講究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瑞蚨祥綢布店,有為迎合清末人們剪掉長辮後萌生有新式衣帽替換心理的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更有始於清朝康熙年間提供中醫秘方秘藥的同仁堂,等等。
近年來,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可北京那些老字號一直穩紮穩打,似乎從不受市場影響。因此有人好奇:這些老字號有著怎樣的企業準則,才得以長久屹立不倒?
內聯升製鞋技藝第四代傳承人何凱英,20歲出頭就到內聯升當學徒,現已逾60歲。何凱英介紹過千層底布鞋的製作技藝:千層底,並不是說它真有一千層,而是表示它用布比較多,是用一層一層純棉白布疊加起來的。千層底的實際層數是35層。可別小看這35層純棉白布做的鞋底,少一層則軟,多一層則硬。從切底、圈邊到納底、緝口、鞝鞋,內聯升一雙鞋要經過90道工序,使用工具達40種。光是納鞋底,就需花費一個熟練工人3天左右的時間。工人納底時選用產自溫州的上等麻繩,針腳要密實勻稱,保證鞋底每平方寸81針。這樣的針腳不稀也不密,穿著舒適、柔軟有度,並且易吸汗、透氣性好。如此算來,一雙最普通的平針千層底需要納制2100針。
如今,何凱英收有幾個徒弟。每次收徒,他給徒弟上的第一課內容,必是內聯升延續一百多年的「五為師訓」——工必為之純,品必為之精,業必為之勤,行必為之恭,信必為之誠。
盛錫福皮帽製作技藝,加工製作一頂皮帽通常要經過幾十道工序處理。從皮帽裁製開始,道道工序都有講究,要求精益求精。配活兒要求毛的倒向要一致,毛的長短、粗細、密度要一致,毛的顏色、軟硬要一致。裁製皮毛時,工人要用到頂刀、人字刀、月牙刀、梯子刀、斜刀、弧形刀、直刀、魚鱗刀等,種種刀法千變萬化、應用靈活。在眾多工序中,對原料的合理分割最能顯示一個手藝人的水平,因為皮很值錢,比如貂皮,一張需要1000多元甚至數千元,如果切割不到位,造成哪怕很小的一塊皮毛無法使用,都是十分浪費。
同仁堂在中藥炮製過程中也有一個重要理念——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意思是說,即使是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也不能幹違背良心的事。
該是多少工序就做多少工序,每道工序要求怎麼做,就必須怎麼做。工序省不得,良心更是缺不得。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老字號得以一直存活,並且越活越旺盛,原因很簡單。他們一直在做的,其實只有八個字——用心製作,良心經營。
【溫暖一生的假糖】
下崗後,我開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不好,只覺得前途一片灰暗。
一天,一個花白頭髮的老太太來到我的店門前。我一眼就認出,她是我小學的班主任劉老師,於是趕緊低下頭去,不想讓她發現。我甚至暗暗祈禱:她千萬不要到我店裡來買糖果……
那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時,「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聲。一天早上,我很早就來到學校。在教室外面的拐角處,劉老師正蹲在地上,用手把窗下一堆被毛孩子們砸碎的玻璃片一塊一塊地往簸箕裡撿。那時,她被劃為了「黑五類」。由於公社裡喝過墨水的人不多,所以她得一邊接受工農群眾的「改造」,一邊繼續教書。
看著這個母親一般溫暖和愛護過我的老師,看到她被凜冽的寒風凍得通紅的雙手,我不由一陣辛酸:我要是能有一副手套送給她該多好啊!突然間,我想到了一顆糖。那是前一天下午,小夥伴軍軍送給我的一顆糖,它的包裝紙上印著五顏六色的圖案,名字還是燙金的——「奶油太妃」。晚上睡覺時,我曾幾次想要剝開來吃掉,卻一直沒捨得。那年月,哪怕是嗅一嗅那「奶油太妃」的香味,也是一種奢侈的享受!劉老師每天天不亮就來學校掃地,這會兒一定又冷又餓,把這顆糖送給她,不是能給她增添一些力氣嗎?
我掏出「奶油太妃」,走到劉老師身後,說:「劉老師,您吃糖。」劉老師緩緩地轉過身子。我發現,她呆滯、冷漠的雙眸頓時生出光來。她的嘴唇哆嗦著,想說什麼,卻什麼也沒說出來。直到我轉身離去,才聽到她哽咽的聲音:「謝謝你,孩子。」
整整一天,我發現,劉老師總有意無意地向我投來凝思的目光;整整一天,我心裡也感到無比的快樂。
只是等到了晚上,才發現出了問題。軍軍問我:「小餘子,我那塊包在『奶油太妃』裡的肥皂泥你是吃了還是扔了?」天啊,鬧了半天,原來那不過是一塊包在淡淡奶油糖香裡的假糖!我竟跟劉老師鬧了一個惡作劇!我竟在她本就受傷的心裡,又插上了一刀!夜裡,我一個人躲在屋子裡哭了很久,心中有種說不出的難過。
從那以後,我開始害怕劉老師那凝視的目光了……幾十年過去了,我再沒顏面去見劉老師,那顆假糖,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痛。
「我買兩斤水果糖。」花白頭髮的劉老師還是走了過來。我忙把包裝好了的水果糖遞過去。趁她掏錢的時候,我迅速打量了她一眼——她真的老了,臉上已出現了老年斑,但她那慈祥的笑容,使她顯得那麼和善。慶幸的是,她沒有認出我。
劉老師轉過身,終於要走了。突然間,我想到必須把事情的原委告訴她,這是一個乞求她寬恕的難得機會!「劉老師!」我禁不住叫了起來。她回過頭來,驚異地看著我,看著看著,她興奮起來了:「你是小餘嗎?你真是當年的小餘子嗎?」我含淚重重地點了點頭。她緊緊地抓住我的手不鬆開。突然,她像想起什麼似的,從提包裡抓了一把糖果塞給我,說:「來,你吃糖,你吃糖!」
捧著那把糖,我卻不知所措。我有什麼臉面收下老師的糖果呢?!見我遲疑的樣子,她笑了:「怎麼,不好意思吃老師的糖?你忘了,你還請老師吃過糖呢!我還記得那是一顆包裝考究的『奶油太妃』!」
我語塞了,不明白劉老師為什麼要這樣,是揭我的瘡疤,還是為了發洩心中幾十年的怨恨?我羞紅了臉,真想躲到一邊偷偷地大哭一場!劉老師卻一點也不顧我情緒上的變化,接著說:「我一直惦記著你。那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啊,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那不僅是一顆糖,它是一顆心,一顆最善良、最純潔的童心啊!那顆糖,讓我感覺到人世間的愛還沒有泯滅,所以也給了我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只是,只怪老師沒那福氣消受,就在你走後不久,糖就被專案組的一幫人搜走了。至今我還在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捨得早一點將那顆糖吃掉呢?」說著說著,劉老師感傷地嘆息起來。我則仿佛突然間撥雲見日:原來,幾十年糾纏在我心中的結,竟根本不是我想像的那樣!
當天晚上,我買了禮物去劉老師的家,但自始至終我都沒有勇氣揭開那顆糖的秘密。幾十年的良心債,終於可以因當年那幫專案組的搜查而不復存在了,我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解脫與輕鬆。
這時,我心中更有了一股勇氣:當年,一顆搞錯的糖果,可以溫暖老師的一生;而今,下崗這一點小挫折,比起那時劉老師的處境來,不知要好上何止百倍千倍,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生活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