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作文1000字
2024-11-01 14:07:11
中華文明五千多年,孝道貫穿其中,小編收集了孝老愛親作文1000字,歡迎閱讀。
第一篇:孝老愛親
「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圖》,故堪稱國之重寶鹿乳奉親,臥冰求鯉等等的故事都說明人要有「孝」的概念,生命是孝的本質,孝是思想的基礎。,「百善孝為先」是我國古代民族遺留下來的古訓,孝乃白事之前提,認為判斷一個人的品質好還是壞,孝是一個重要的品德。孝敬父母更是我巍巍中華的美德。每一個人都應該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孝,就好比人已經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經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
有一位值得我們敬佩的教師,他名叫姜京佐,他不僅在學校裡時模範教師,在家他是眾人交口稱讚的孝老愛親的模範。在九十年代末,他每個月的收入只有十幾元錢,那時,他除了自己的父母、祖母外,還有一個七十多歲的外祖母。為了讓外祖母吃上一點營養物質,市場每次賣肉時,他總要買點回家,給外祖母送上一份,這樣一直堅持做到外祖母去世。
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親。他知道父親母親愛吃蘋果,有時外出時,他總是買很多新鮮水果,給兩位老人。當他在老人身邊時拿起水果刀細心地削蘋果,削好後在小心翼翼的餵給兩位老人。這些看似像是女人的活,姜老師全都包攬在身。他還知道自己的父親愛喝酒,每當逢年過節時,總會買些酒給自己的老父親拿過去,什麼烏雞酒、三鞭酒、即墨老酒老人的桌子上總是有的。到時候,老人一開心總會誇讚自己的兒子有孝心。
之後,父親去世了,只剩母親一人。有一年冬天,自己的老母親生了病,念叨著要吃茄子。那是他的工資只有20元,但是他託人去青島買了30個茄子,花了29元錢,圓了母親的茄子夢。而自己卻省吃儉用從不亂花一元錢。為了母親,姜老師從沒有在經濟上說過一個「不」字。這就是姜老師的事跡。
姜老師雖然沒有做什麼大事,但他有一顆孝心、愛心,他的孝心和愛心總是包含在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像姜老是這樣的人也有很多,如:柔弱肩膀撐起一片豔陽天的楊懷寶;母愛稱其生命藍天的範麗萍;笑對人生情暖人間的韓愈;一路艱辛一路歌的黃來女;男兒當自強的洪戰輝;帶著病母上大學的劉霆······他們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那為什麼他們是孝老愛親的模範,以為他們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古話銘記在心中。
「孝」其實並不難,只要有一顆孝心你也可能成為父母心中的孝子。讓我們一起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發揚下去,讓我們也成為一個有著民族精神的孝子。
第二篇:孝老愛親
中國的傳統美德之一就是孝,中華文明五千多年,孝道貫穿其中,何為「孝道」?「善事父母為孝」,「子愛利親謂之孝」,因而孝就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善行和美德。中國的孝道倡導的就是晚輩對長輩的孝順,像「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一樣。
中國古代就有二十四孝,其中一篇「孝感動天」令我記憶十分深刻,這篇故事講的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舜的故事。舜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鬥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父親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孝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無意間搜索,我看到了一起贍養糾紛的案例。兩位原告已是遲暮之年,走路都已經顫顫巍巍。原告於1953年結婚後生育了兩男兩女,即本案的四位被告,這四個人都是由兩位老人撫養成人,現都已成家立業,修建了樓房,衣食無憂,經濟都很寬裕。可他們卻在兩位老人年事已高,喪失勞動能力的時侯讓他們住在豬圈樓上,真是讓人心寒不已。孝,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需要繼承和發揚的,難道鬧上法庭就是他們對孝最好的詮釋嗎?不妨思考這個家庭中子女與父母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子女與父母是要有多大的矛盾才能讓他們如此安置年邁的父母而忘了父母曾經的生養之恩。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這幾條:(1)父母的忽略(2)父母財產分配不均(3)與父母之間的隔閡。
雖然那案件最後已然完美解決,我卻並不認為這是值得慶賀的事情。當贍養父母的問題鬧上法庭,當兒女與父母站在對立面時,我深刻的懷疑親情是否還在,即使贍養問題最終得到解決那又怎樣,父母的心已然悽涼。
何為「孝道」?--所謂孝道,百善孝為先,孝之以其道,只有心懷孝道之人,最終才能收穫善果。俗語說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而父母給我們的,又何止是滴水呢?父母恩情深似海,他們給我們的是整個大海,我們應該懂得回報,懂得孝道。今天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不但是民族的未來,更是祖國的花朵,我們也要以孝為本,自覺接受我國的傳統美德教育,這樣明天會更美好!
第三篇:孝老愛親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每個中華兒女都應該尊從的美德,不孝子孫常常被人們譴責、吐罵。
一次,爸爸媽媽在房間商量:換季節了,因該好好的逛一次街了,要去買一些厚衣服了,爸爸很贊同。但爸爸又說:「我這幾天沒空。」媽媽就對爸爸說:「那我們等你有空再去吧。」湊巧給我聽見了,我就把耳朵靠到門邊,仔細的聽了一下,原來是家裡厚的衣服沒幾件了,都是薄的。爸爸媽媽正想到街上去買一些厚點的衣服,要不然一家人都要感冒了。這時,我就打了個小主意:雙休日的時候帶上自己存的壓歲錢,和爸爸媽媽到街上買個痛快。
轉眼間,雙休日就到了,晚上一回到家,我就把自己準備好的500元放在一個小背包裡,迫不及待向爸爸媽媽跑去,興奮不已地說:「爸爸媽媽,我帶你們去買衣服」。爸爸媽媽稀裡糊塗的,說:「怎麼是你帶我們去買呢?應該是我們帶你去買呀?」爸爸媽媽感到不解。我跟爸爸媽媽說:「我想孝敬一下你們」,爸爸媽媽很感動,也就欣然同意了,我們就出發了。街上人山人海,我們大家都會把別人的腳踩著。我們逛了這家又逛那家的,但爸爸媽媽都不捨得買。我就對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沒關係的,你們盡情買吧,我會結帳的。」爸爸媽媽對我說:「寶貝,爸爸媽媽已經很開心了,因為你能想到給爸爸媽媽買衣服了。」爸爸媽媽的話讓我感動及了最後,我們一家在街上開開心心的逛了一大圈,買了很多衣服,我也給爸爸媽媽買了幾件,爸爸媽媽在路上一直說:「我們的寶貝長大了」,我的心裡美滋滋的。
爸爸媽媽常帶我到外婆家,我每到外婆家,就是先給外婆一個擁抱,再來一個吻;再跑到樓上給80多歲的祖母一個擁抱和一個吻,我感覺非常的溫暖和溫馨。因為外婆和祖母年紀都很大了,老人臉上長滿了縐紋和老人斑,所以有許多孩子就嫌棄老人,看到很噁心,不肯靠近老人,對自己高齡的長輩也是如此,非常冷漠。我是覺得父母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就是為了你孝老愛親。
在愛親方面,我會把什麼都讓弟弟妹妹只要他們喜歡,我即使是不吃也沒關係。
一次,外婆給我們帶回了許多桃子,大家都分了一些,只剩下3個了,我知道弟弟妹妹也很喜歡吃桃子。就馬上把桃子搶了過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每個人一個,剛剛好。於是我就把他們的桃子都洗了,把皮也削了,他們吃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笑臉,我也很開心,看他們吃我才想起來,自己還沒拿,馬上跑過去,一看,桃子一個也沒了。但弟弟妹妹開心了,我也開心了。
同學們,孝老愛親是很重要的,你們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