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良知作文800字
2024-11-11 17:50:11
有不學習就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經考慮就知道的,人的良知。小編收集了關於良知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良知
古人云:「人性本善。」在他們的理念中,所謂「君子」是能夠長久地保持本性的人,所謂「小人」則是輕易地丟失了本性的人。然而,在物慾橫流、利慾薰心的當今社會,或許人類的本性、良知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利益向其挑戰,智慧向其挑戰,理性向其挑戰……[「智慧」「理性」應補上引號。]人類懂得了太多的道理,如何創新,如何走向成功,如何創造財富,名言警句充溢於心,以致那片原屬於良知的心田,黯然褪色。[「名言警句」表意不夠清晰。]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是一道劃在神州大地上的深刻的痛。24萬逝者,時光不會忘記,生者永銘祭奠。然而,在大地震30周年紀念之際,有人卻把「紀念」變成了「商機」——一家公司弄了座刻名收費的「地震紀念牆」,規定「正面每一姓名1000元,背面800元」。
也許最會經商的猶太人,都會驚嘆這些人發現商機的能力!因為在耶路撒冷哭牆的建設中,他們是不會想到利用刻名收費來賺錢的,建設資金主要來源於慈善基金。慈善捐助是掏錢,刻名收費是賺錢,豈不妙哉!
而這個打著絕妙的如意算盤的公司,是赤裸裸地朝著死難者的遺體掘金,對於死難者及其家屬來說,是一個劃在傷口上的傷口。[由「慈善捐助是掏錢」到「是一個劃在傷口上的傷口」這段文字思路混亂,應細作斟酌,加以調換。]不是什麼都可以變成商機的,有違良知的策劃不是智慧,泯滅良知的祭奠不是真心實意。陽光照在牆上,良知應刻在心裡。[「陽光照在牆上……」一語雙關,催人深思,好!]
有人或許會說,在競爭激烈的商業圈裡,多少會欠缺些道德良知的束縛。那麼,在社會其他領域中呢?比如,在傳播人類文明的新聞界,攝影記者們又在怎樣從事他們高尚的新聞工作?
有位中國工程師在阿富汗戰爭中不幸遇難。家屬盡力不讓死者88歲高齡的老母親知悉這個噩耗。聞訊趕來的記者們擠在院子裡,有的從窗簾一角把相機伸進去拍,有的把村長找來,還打算強行砸門。老人很快得知了兒子去世的消息。衝進去的人繼續用相機將老人撕心裂肺而扭曲的表情拍下來……
可見,「良知」這個詞對不少攝影記者來說已過於陌生了。[僅舉一例,就得出「『良知』這個詞對不少攝影記者來說已過於陌生了」,顯得牽強;另外,論證力度也不夠。]一心想拍到具有震撼力、能吸引觀看者眼球的照片,來盡一盡記者之職,這無可厚非,但拍攝隨意唐突,缺乏甚至淪喪敬畏、悲憫之心,只體現出了職業的冷漠。所以,傳播國際要事,傳播先進事跡,千萬別忘了傳播良知。
第二篇:良知
何謂良知?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人有不學習就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經考慮就知道的,人的良知。
為何要提良知呢?明代王守仁文治武功,戎馬倥惚,仍不忘講學,講的就是良知。有一次一個鄉紳請他講學,問他:「除卻良知,還有什麼說的?」他用原話回答說:除卻良知,還有什麼說的!」說的多好啊!良知乃個人行走於世間的道德基礎,沒有良知,人同物就沒有什麼差異了;良知乃社會發展的要義,沒有良知的社會只有一條出路,即消失,良知乃民族的黏合劑,沒有良知的民族必會走向滅亡。
良知是個人行為的道德準繩,2009年5月7日晚25歲浙江大學畢業生譚卓在過斑馬線的時候被快速行駛的跑車撞死,肇事的胡斌是杭州某高校的學生,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時並不諱言常和朋友飆車。時隔不久,在8月4日晚上,杭州莫幹山路浙江廣電集團門口,一輛保時捷奪走了17歲女孩芳芳的生命,相比胡斌案,肇事者魏志剛同樣是開著名貴的汽車在鬧市狂飆。
縱觀前後兩個肇事者,無一例外都是「富二代」。擁有優越經濟條件的他們是不是缺少了什麼?是良知!試想,如果他們尚有良知,那麼會為了尋求生理上的刺激而將他人的生命安全置於不顧嗎?如果他們尚有良知,那麼會「前赴後繼」地「爭當」馬路殺手嗎?祖輩父輩創造的經濟條件給他們帶來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可與此同時,精神上的教育和引導是不是就匱乏了許多呢?殊不知,優越的生活環境究竟是保證他們前程錦繡,還是讓他們連「良知」這樣做人的根本都拋在了車輪之下。
與個人相比,良知對於社會更是彌足珍貴。有一句「笑話」如是說道:「外國人喝牛奶,結實;中國人喝牛奶,結石!」而但凡心存良知的人看到這句話想必都笑不出來。近些年來,孔雀綠、蘇丹紅、落日黃等化工原料頻頻「走進」食品,而三鹿的「毒奶粉」更是讓國人心寒。作為一名消費者,我不禁要問:企業的良知和社會責任哪兒去了?!
再看看那些撿變質菜來賣的小商販,那些說違心話的記者,那些不以正義而以利益為目的的律師每個人立足於這個社會,都有其特定的社會責任,而履行這種責任的動力往往就是良知的推動。由此,良知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物質文明與時俱進的社會,筆者不禁呼籲:歸來吧,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