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閻王 作者:徹夜狐狸
2024-11-19 03:42:11
話說我老家的族園,以前是靠近一條大河的。大河就是我們村前的一條大河,河的名字就叫大河,而這條河也確實很大。足有3,40丈寬。村裡有弄水好手曾試過,水最深的地方,四五個人腳踏肩膀落不到底。所以一般人是不怎麼敢在大河玩的。深是一碼事,讓大家更顧忌的是這大河還有一怪,那就是這河裡經常淹死人,並且淹死的人一般都找不到屍體。
而我們老祖宗裡有個(這裡的老祖宗並不是字典裡老祖宗的意思,我們家鄉老祖宗一般是指爺爺的爺爺輩。輩分隔的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遠。)叫譚仁傑的,因為在家排行第五,所以按排行大家都習慣叫他譚老五。這個人卻是個膽大的人,別人都恨不得對大河避而遠之,唯獨他偏愛在這大河玩。並且水性相當之好。據說,河裡發大水的時候,不管水勢多大,浪有多高,始終都淹不過他的肚臍眼。久而久之大家知道了,就給他起了個外號,水閻王。這個外號在當時也是有番說辭的。
當年,譚老五21歲,正值年頭開春,天氣依舊很冷,大家都窩在家裡圍著火堆烤火。突然,他家院子裡就圍來了一大群人,裡面還夾雜著帶氈帽的官兵。人群在院子外就停下了,然後那夥官兵穿著甲胃分開人群就衝了進來,打頭的進屋就雙手抱拳,客氣的問道,www.guidaye.com這裡可是譚公,譚仁傑府邸?譚仁傑也算是讀過兩年私塾,懂些禮數,看對方的衣著應該也是個軍官,然而卻給自己行禮。就知道肯定是有事相求,並且事還不小。於是趕上去了託起那官兵答道:「軍爺,有事還請直說。如此這般譚某可是擔當不起。」
那打頭的軍官,看也是爽直之人,於是也不拘禮節了。把事情始末娓娓道來。原來他們是這裡的駐軍。4天前,上面下來個什麼的將軍。說是過來執行公事,恰巧夫人娘家在這邊,於是想順路過來看看。要是平時倒也沒事。可是前不久大河裡剛漲過大水,把河上唯一的一座浮橋都給衝垮了,如今河水還沒退。這大河沒橋唯一路徑也就沒了,眾人知這河平時就蹊蹺,特別是漲大水是時候更是過不得,於是便勸那將軍等水歇了再過。而那將軍卻一點聽不進去,還說道:「本將軍千軍萬馬裡都過得,大江大河裡也淌過,難道還過不去這等小河流?」眾人見勸拉不住,也只好去附近漁民家找了條小「魚划子」(漁民用的很小的那種輕舟)然後再多找了幾個熟悉這附近水性的漢子護著,想試著強渡看看。
鑑於將軍是上面下來的貴人,啪萬一有個閃失無法跟上面交代,於是先叫了4個漢子駕著魚划子先渡了一次,試渡成功了後才讓將軍上船。
誰知道要出的事還是逃不過,當載著3個弄水好手和將軍的小漁船走到大河正中央的時候突然一個浪頭打來,整個小漁船就像被從高處拋下來一樣被水衝了個稀巴爛。船上的4個人落水後,連個冒頭的都沒有。
這下大家都慌神了,趕緊跑到附近漁民家找人和傢伙什去救人,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這幾個人怕是不可能找的到了。要是是4個平常百姓也就不用找了,可這上面有個將軍,那事情就不同了。於是一幫子人駕舟的駕舟,鳧水的鳧水,把大河那段快翻了個遍卻連船板子都沒撈起來半塊。這下可把大家急壞了,突然,有個老人說了句,這事看來只有去找譚家老五試試了。這小子聽說是有功夫(有本事)的。聽說這大河裡不管漲多大的水,都淹不過這小子的肚臍眼,如今只有他去可能才有一線生機。只是這小子卻有個怪脾氣,就是從不在河裡撈東西,曾經有個過河的商人掉了個很值錢的珠子在河裡了。花10兩銀子請他去幫忙撈都沒請動他的。在那年頭10兩銀子可是一般人家幾乎一年的收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