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珍愛生命拒絕酒駕徵文【精選】

2024-11-13 08:52:10

  導語: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駕駛機動車上路的人越來越多。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但醉酒駕駛也讓許多的人失去生命。小編整理有關珍愛生命拒絕酒駕的徵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珍愛生命拒絕酒駕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駕駛機動車上路的人越來越多。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但是在現代社會中,當「酒文化」與「駕駛」相互「結合」時,衍生而來的「醉酒駕駛」,其所釀成的「苦果」,值得我們深刻反思。據統計,在我國每年由於酒駕引發的交通事故達數萬起,而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與酒駕有關,酒駕的危害觸目驚心,已經成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殺手」。對於駕駛人而言,醉酒駕車一旦被查獲,無論發生危害後果與否,都將面臨1至6個月的拘役,一旦被判處拘役,就表明已經犯罪,將終生被貼上受過刑事處罰的標籤。雖然醉駕跟其他故意刑事犯罪不同,在犯罪的主觀故意上不是那麼明顯,但是這足以作為任何單位和企業解僱醉駕被判處刑罰人員的理由,而且對醉駕者以後再找工作也會帶來極大的阻礙,因為這將被記錄到個人的檔案中。在此,提醒廣大駕駛員朋友們,不要心存僥倖,否則將給自身和他人帶來難以彌補的傷痛。如果酒後駕車,很可能會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為了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家庭幸福,請珍愛生命拒絕酒駕,切勿以身試法。

  第二篇:珍愛生命拒絕酒駕

  自從2011年5月1號實行的醉駕入刑新規定以來,全國各地的交警都加大對酒後駕車的打擊力度,特別是針對醉酒駕車。開車的朋友這下可得小心了,前幾年醉酒開車被捉的話,頂多罰款2000,拘留15天,如果碰到甘庶收割時節,還可以去鍛練身體,幫農民「斬」幾天甘庶。現在被捉的話就大不同了,一律以危險駕駛罪處理,不但調消駕駛證,還要被判刑入獄,最高是無期徒刑.

  近段時間交警真是辛苦啊。為了對付這些狡猾的車民,交警也是絞盡腦汁想了很多辦法。特別是晚上,有時全體都出動了。有男交警,女交警,老交警,嫩交警,正式的交警,聘請來的交警,大隊長,中隊長,小隊長,能出動的都出了。許多開了幾年車從沒有被查過的人們,這段時間有時一天被查了幾次。交警一攔下來就問,你喝酒了嗎?車民答:你請我啊。很多車民見到交警這樣,也都學乖了不少。有時交警出警一晚上,連油錢都撈不回來。這些刁民實在狡猾得很,老大遠看見交察能躲就躲開了。特別是開摩託車的那一部分人,交警如果不設圈套就很難套住他們,或者他們相互通風報信。交警也以打遊擊方式還擊,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就是你很少見到交警在一個地方待很久。這些交警見到收益不是很好,有時見到他們也挺陰的,一到零點,就在各大KTV的路口伏擊守候,見到有人出來,一開車就會中他們的計。社會的發展也許天生註定就要有兩種對立的力量存在才行的。

  我們的法律是要面對13億人的法律,可能比其它國家的法律更要嚴酷些。如果不這樣,就很難管理這個大家庭。像古時候滿門抄斬(株連九族)那個朝代多安寧,很少有人敢偷雞摸狗殺人放火。如今,一個人要想完全了解法律至少要學上兩到三年,但是對於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想必我們基本還是很清楚的,就是許多人都是普遍心存僥倖心裡的。我覺得不管法律將來怎樣改革,對於嚴厲處罰酒後駕車,特別是醉酒駕車,處罰力度越大效果就越好,民眾就越支持。因為這種行為太危險了,不但危害自己,破壞家庭,還會危害他人的生命與幸福,總之百害而無一利。記得有一個著名音樂人高曉松就是最好的證明,連《中國達人秀》的評委都沒得到幸運,只能在北京的監獄蹲著。開車與喜歡喝酒的朋友們注意了,要時刻牢記《珍愛生命,拒絕酒駕》。生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東西,對於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確保生命安全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古人云:酒杯逢知己,千杯不醉,一醉還能解千愁。看來酒是人類交往談生意必不可少東西。有時不喝酒還真不行,特別是男人。我不知國家對於酒精含量多少屬於酒後駕車,多少屬於醉酒駕車是怎樣計算得出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國家出臺政策是盈利的。不要以為喝點酒頭腦還清醒開車沒事,如果一旦被捉。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人都是屬於酒後駕車。不管怎樣,我認為喝酒還是不要開車的好。

  最後,還望有車的沒車的朋友切記:飲酒不開車,開車不飲酒。系好安全帶,帶好安全帽。

  第三篇:珍愛生命拒絕酒駕

  今天看了一條新聞,一夥犯罪分子利用「酒後駕駛」做起了非法生意,獲利頗豐,最終被公安機關識破,他們的新穎犯罪形式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犯罪分子在酒店外邊伺機等候喝醉的司機,等司機們開車走後自己也開車尾隨其後。在路上尋找恰當的時機和酒駕司機相撞,故意產生交通事故。隨後兩方開始商談處理方式,犯罪分子提出方案一是公辦,報警請警察來處理;二是私了,給點錢算了。語氣很誠懇,看不出什麼問題,但是句句點到了酒駕司機的心口。酒駕司機有錯在先自然是不敢報警,警察一來問題就更大了,因此往往同意私了。事後犯罪分子向警方承認他們的成功率達到90%。

  這是一個精心策劃的圈套,就等著眾多酒駕司機自投羅網。不過我想每個人都不想成為冤大頭,白白任人宰割。我們能做的就是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這句話老生常談,但是似乎對於國人沒有什麼指導性作用,大家見怪不怪了。前有洛桑,牛振華血的教訓,最近一次就是高曉松在獄中安分守己了半年,可是這些都不能讓我們產生敬畏心靈,恐怕只有自己以身試法才會有所恐懼。

  之所以嚴查酒後駕駛是因為我國因酒後駕駛造成的交通傷亡人數太多了,酒後駕駛對於自己對於他人都是一種威脅。而我們又有無酒不成席的餐桌文化,不喝酒就是看不起別人,喝酒我們無法拒絕,能做的只能是不開車。開不開車在一個人酒醉狀態下他是不能做出正確決定的,這時候其他清醒的人應該為他做出選擇,勸他不要去開車。你要是送他去開車就等於送他去不歸路,醉酒司機借著酒精的刺激還指不定開出多少碼的車速呢?

  不逞能,不耍酷,珍愛生命,遠離酒駕。

  第四篇:珍愛生命拒絕酒駕

  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很多人喜歡在飯桌上「比酒論英雄」,因此,有許多人把法規不當回事,他們或者存在著僥倖心理,或者自恃駕駛技術好,對「禁酒令」視同兒戲。5月1日「醉駕入刑」新政實施以來,市公安局交巡警部門共查獲各類酒後駕駛違法行為共170起,其中醉酒駕駛118起。

  危險!酒駕出事機率高16倍

  據有關資料顯示,機動車駕駛員在沒有飲酒的情況下開車,發現前方有危險情況,從視覺感知到踩制動踏板動作之間的反應時間一般為0.75秒。飲酒後,酒精會對人的中樞神經起麻醉抑制作用,這時司機反應能力有所下降,甚至會出現動作失調、手腳失控的狀況,往往不能正常控制油門、剎車及方向盤,也無法正確判斷距離和速度。據測算,駕駛員酒後開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將增加16倍左右。

  民警還說,交警所查處的酒後駕駛行為主要集中在酒店、餐館、娛樂場所集中區周邊,紅綠燈路口等交通流量大的地方。現在查得嚴,酒後駕駛行為發生的時間也推後了,以20時至22時這段時間為高發期。

  注意!酒駕摩託車同樣違法

  「現在酒後駕駛汽車的少了,但酒駕摩託車的還是比較突出。」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眾所周知,摩託車只有兩個輪子,穩定性比汽車差。民間俗稱開摩託車為「肉包鐵」,平時開摩託車就應加倍小心,酒後駕駛摩託車,更危險。在酒駕宣傳和整治中,民警發現不少駕駛人對酒後駕駛摩託車不以為然,認為酒駕摩託車並不違法,這種認識顯然是錯誤的。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酒後駕駛「機動車」所包括的範圍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大汽車、小汽車、摩託車同屬機動車輛。駕駛人酒後駕駛燃油助力車、摩託車同樣會受到刑罰或行政處罰。

  不光如此,醉酒駕駛電動車的,同樣要按照相關法律進行處罰。

  另外,在已經查獲的各類酒駕違法行為中,參加「喜宴」後酒駕摩託車的佔了相當一部分比例。其中,瀏河、沙溪等區域發生此類酒後駕駛摩託車的情況較多,抱有僥倖心理的不乏其人。隨著「十一」臨近,我市將迎來一波辦喜事的高峰。屆時,喝「喜酒」的應酬會相應增多。民警提示廣大市民,參加相關活動,喝酒慶祝一下無可厚非,但是要牢記酒後駕車的危害與教訓,自覺調整好慶祝與喝酒、喝酒與駕車的關係,做到酒後不駕車,駕車不飲酒。不要喝完喜酒,又吃「罰酒」。

  掃盲!「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根據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交管部門對飲酒與醉酒的處罰是有區別的。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車輛駕駛人員血液、呼氣酒精含量閾值與檢驗》國家標準(GB19522-2004),為交管部門依法認定酒後駕車這一交通違法行為提供了依據:駕駛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等於)20毫克/100毫升、小於80毫克/100毫升的行為屬於酒後駕車,含量大於(等於)80毫克/100毫升的行為屬於醉酒駕車。

  算帳!「酒駕」要算清「三筆帳」

  今年8月6日23時30分左右,王某酒後駕駛二輪摩託車沿204國道由北往南逆向行駛至直塘大洋橋路段處,與另一王姓女子駕駛的二輪摩託車發生碰撞。經司法鑑定:王某血液中的乙醇濃度為183mg/100ml,屬於醉酒駕駛。太倉法院經公開審理後當庭作出判決,被告人王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其拘役2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

  表面上看,王某為自己的「酒駕」行為付出了「拘役2個月,並處罰金2000元」的代價。但是細細想來,王某付出的可不止這些。據了解,王某所在單位因其受到刑事處罰而將其開除。飯碗丟了不說,因為王某酒駕,其所投保的保險公司對該起交通事故產生的各項損失也不予賠償。王某酒駕不僅傷害了自己,還傷害了別人。不僅對自己的生命健康不負責任,同樣對他人的生命安全不負責任。

  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列出了「酒駕」而引發的三筆帳:經濟成本,包括因酒駕受傷所要擔負的醫療費、誤工費、賠償費等各種費用;法律成本,《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修正案》中關於酒後駕駛及因酒後駕駛造成交通事故的處理、處罰規定;家庭成本,包括因酒駕造成的對自己、家人、朋友等身體和心理上造成的影響。

  酒駕是道路交通安全的大敵,其行為是危險的,代價是巨大的,教訓是慘痛的。「酒駕入刑」加大了對酒後駕駛者的處罰力度,這對穩定交通秩序是好事,對公眾人身安全是好事,公眾對此拍手叫好。但是,要想真正將酒駕徹底消除,只有廣大駕駛員提高自律意識,把酒後不開車當成一種自覺行動,自覺在內心中升騰起對生命的敬畏。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和幸福,請珍愛生命,拒絕酒駕!

同类文章
有關寫堅強的生命的作文

有關寫堅強的生命的作文

  立冬過後,北風一吹,許多花兒都紛紛脫下花衣裳,飄然離去。而在這時,梅花正悄悄綻放。那帶有點點紅色的花蕊就像一個個小姑娘向你微笑。它那淡淡的清香常常使我陶醉。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堅強的生命,歡迎閱讀。  1堅強的生命  樹,砍斷枝條還能再生;草,燒了還能再長。懸崖上的一顆松樹茁壯的生長著
學雷鋒感悟作文

學雷鋒感悟作文

  讓我們學雷鋒,做雷鋒,讓我們把雷鋒這種「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精神作為一種精神財富流傳後世,讓他成為祖國——這個五彩繽紛的百花園中,一道獨特的、永存的,風景線!下面一起隨小編來欣賞關於「學雷鋒」的作文吧。  學雷鋒感悟作文1:  小時候老師就叫我們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那時的我,只會照本宣
以堅持為話題的作文3篇

以堅持為話題的作文3篇

  堅持,才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以堅持為話題的作文3篇,歡迎閱讀。  【篇一:妥協中堅持本心】  妥協,是一種智慧,在逆境中不死磕,不強上,在退讓中另尋他路,在忍耐中積蓄力量,堅守本心,讓妥協不再成為懦弱的表現。  江河選擇了妥協大地,所以變
道德模範個人事跡作文

道德模範個人事跡作文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準,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道德模範個人事跡作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道德模範個人事跡作文篇一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大公無私、樂於奉獻的道德模範。這個城市有了他們才更加美麗,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人們洗
學習雷鋒的精神作文

學習雷鋒的精神作文

  寫作是作為人類凝聚思想,表達情感,加工與傳遞的知識的基本手段。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相關內容,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學習雷鋒的精神作文一  雷鋒叔叔那默默奉獻、忘我勞動、盡職守、艱苦奮鬥、生活簡樸的精神,在我們心中永放光芒!我記得雷鋒叔叔又這樣的名言: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
700字成長勵志作文

700字成長勵志作文

  成長是一個慢慢成熟的過程。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經歷,有開心、痛苦、得到、失去。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成長勵志類作文,希望你喜歡。  700字成長勵志作文1  十五個春秋冬夏,濃縮了人生精華。當我回過頭品味所走過的那串串腳印時,心中便感慨萬千。  成長的腳印裡飽含了親情的關愛。難忘
關於寫堅強作文

關於寫堅強作文

  堅強,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每個人都能完美地達到的,在哭泣時、在受傷時、在委屈時、在遇到困難時我們總需要一劑良藥來修補,跌倒了,再在原地爬起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堅強作文,歡迎閱讀。  【篇一:堅強作文】  童年就像一艘小船,隨著人生的流水向東漂,一去不復返。船上,有幸福,有歡樂,
細節決定成敗400字作文

細節決定成敗400字作文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節決定成敗。讓我們捕捉細節,感悟細節,從而成就人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細節決定成敗400字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細節決定成敗作文400字1:  在我成長的旅途中,是多麼希望自己能夠乘著夢想的帆船,駛向成功的彼岸。你知道人的成功在於什麼嗎?就是在於——細節。
承擔責任高中作文800字

承擔責任高中作文800字

  責任意識是一種自覺意識,也是一種傳統美德。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承擔責任高中作文800字,一起來看一下吧。  承擔責任高中作文800字篇一  責任不是強加的,責任是發自於內心的,就是所謂的責任感。  責任的存在,是因為人所處的環境所需要。這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也就是說是社會和父母的責任培養了自
人生感悟的高中生作文

人生感悟的高中生作文

  人的一生也可以是那一杯香醇的酒,慢慢地享受,細細地品味,自然也可以韻出生命的味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生感悟高中作文,歡迎參考!  人生感悟高中作文篇一  在人生道路上,時不時的會出現一些困難,關鍵是我們怎樣對待它。  對待生活中的困難有許多方法。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方法,少數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