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近獨立思考時代高中生作文
2024-10-31 12:51:10
高考第一天,文風浩蕩。雖說高考作文每年都被公眾揪著不放,零分作文、微博作文、名家作文遍地開花,但熱鬧歸熱鬧,要真正讓高考作文從紙面走進現實,體現一個時代的價值訴求,從而真正讓考生學會用自己的獨立思考重新認知社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正因為如此,廣東省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你想生活的時代》,便收穫了不少掌聲。同樣,來自湖北省的考題《書信可不可以替代》、山東省的《以孫中山箴言自擬題目》、浙江省的《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都讓年輕人從「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校園,拉回到了自己身處的廣闊時代,用歷史的眼光和思辨的思維,對社會發展、改革、人生價值等命題進行深入而獨立的思考。而各種更為開放的材料作文,比如重慶的材料作文《拯救冷庫工人》,則打破了過往「主題先行」的條條框框,讓考生充分展開想像的翅膀,自由發揮,展示才能。
正如羅素所說:「參差多態乃幸福之源」。作文命題的「參差多態」不僅體現在方式更加靈活多樣,類型更加「百花齊放」,更體現在作文對各種獨立思想與價值的包容。放眼今年的作文命題,都是想讓考生觸摸時代脈搏,自由開放地表達對社會、時代與人生的思考。
現在處於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事務紛繁龐雜,個人天地更是難以避免地裹挾於時代洪流中,一個人只有懷抱自由與開放的心靈,誠懇地忠於自己的思想,才能體驗思維的樂趣,用獨特的眼光認識世界,反思人生。「一個人只要堅持和忠於自己的內心,他就能夠找到在這個複雜社會中的自由之路」,誠哉斯言。
對於寫作,英國著名作家喬治·歐威爾曾專門著章解釋:「我為什麼寫作」。而作為納入考試選拔的一種寫作方式,高考作文恐怕同樣需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文以載道」,怎樣在時代的潮流中,更獨立地做一名思想者,從而在真實的生活中,既能享受生活與工作,展現個體價值,又能承載公民責任,而不是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恐怕是作家需要思考的命題,更是即將步入成人社會的每位考生,需要對自己的未來人生好好回答的問題。
不過,值得強調的是,在當下,「獨立思考」仍然是應試教育中的稀缺因子。「自由」對學習乃至人生有多重要?「創造性思維」在人生開拓中佔有怎樣重要的位置?「獨立思考」是不是學習和踏入社會的必要因素?面對這些問題,很多學生之所以不敢也不能大聲說出來,原因在於,應試教育之下,學生們的學習與思維往往陷入「人云亦云」的共性窠臼,而失去了獨立思考的個性。
這種情境下,高考作文能夠走出共性,讓考生置身於時代洪流中,更加獨立自由地去思索歷史、社會與未來,這才是高考作文在思想價值上的重大進步。「我們的全部尊嚴在於思想」,也只有在時代中獨立自由思考的人,才能在重新發現社會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尊嚴、權利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