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猜燈謎作文500字【初中精選】
2024-10-24 10:37:11
導語:「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元宵節的優秀作文,歡迎查閱。
篇一: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武林舊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於燈,映於燭,列於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歷代人們除遊燈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廁神、過橋摸釘走百病等習俗,有擊太平鼓、秧歌、高蹺、舞龍、舞獅等遊戲。
傳統社會的元宵節是城鄉重視的民俗大節,在城市元宵喧鬧尤為熱烈,它體現了中國民眾特有的狂歡精神。傳統元宵所承載的節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們逐漸失去了共同的精神興趣,複雜的節俗已經簡化為「吃元宵」的食俗。
篇二:元宵節猜燈謎
今年的正月十五日,也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我們班舉行了一個既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元宵節猜燈謎的活動。
早在放假之前,老師就叮囑我們開學一定要帶燈謎。還必須要是拿彩紙來做的。
很快,一個寒假眨眼間就匆匆忙忙的過去了,就到了開學那天——剛好也就是元宵節。
才是早上有些同學已經迫不及待,蠢蠢欲動了,著急想去猜燈謎。更是在吃午飯時,同學們心急如焚,不停去問老師:「什麼時候猜燈謎啊?中午睡覺時,我猜同學們的心情肯定是十五個吊桶大水——七上八下的。
下午,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班門口,頓時就愣住了:幾乎是全班的同學都圍在牆邊,你推我搡,卻都沒影響各自專注一心的態度。有的望著燈謎仔細思考,有的和同學在一起探討,有的同學踱步思考極為苦惱……在這熱鬧的場面裡,我慶幸我帶了相機,第一時間把這熱鬧的時刻記錄了下來。不過我也在猜燈謎,首先我看見了李思卓的燈謎:「石頭旁邊有塊皮(打一字)」,我馬上想到,這絕對是拼字的一個燈謎。我首先想,石頭就是「石」,那麼就是「石」字旁邊有一個「皮」字,絕對就是「破」字了。我一問李思卓,果然沒錯!還有一個是鄧紫荊的燈謎:「所有的甲魚穿金衣(打一電影名)」,我想到,這絕對是用意思理解的燈謎。「甲魚穿金衣?」那就是金顏色的啊,所以我立即想到:滿城盡帶黃金甲,一問鄧紫荊,果然又對了!
可是,快樂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活動快結束了,同學們都興高採烈地舉著戰利品回班了,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真是一次熱鬧的活動啊!
篇三:猜燈謎鬧元宵
今天是元宵節,聽說凌江名庭6樓舉行猜燈謎活動,媽媽就早早地燒好晚飯,準備讓我去大顯身手了。
活動開始,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走進大廳,每個人臉上都信心百倍的樣子,當然我也不例外,我快速地拿出一目十行的功夫,生怕一眨眼就被別人搶了先,拿著我認為是比較簡單的燈謎不放,可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答案,旁邊的人是拿走了一條條謎語,我急得滿頭大汗,可是越緊張腦中就越沒思路,最後我只能象一隻戰敗的公雞敗下陣來。唉,只能怪自己知識面太窄了。沒幾分鐘,大廳裡的燈謎已經所剩無幾,看來今天是一無所獲了,正想打道回府時,聽到媽媽對著我喊:「康康,這裡還有一張字謎,你看看會不會?」真的,在一個最不顯眼的地方,還掛著一張燈謎呢,不過我現在可是一點信心都沒有。我漫不經心地一看,只見謎面是一個「炭」字,打一成語。呵呵,我腦中靈光一現,小樣的,終於抓到一個我會的了,這不剛好在發下的《語文知識大全》中看到過嗎,我馬上拿下紙條三步並做二步地去領獎了,「小朋友,恭喜你答對了。」聽阿姨這麼一說,我馬上猜測到底能得到啥獎品,洗潔精,餐巾紙,桌球。。。。。。「小朋友,不好意思,獎品已經領完了,這樣吧阿姨獎你一把瓜子。」這,這跟我想像中的差距也太大了吧,唉,不過瓜子就瓜子,至少這個也是通過我的勞動所得的,嘿,還別說,我真沒吃過這麼香的瓜子。
元宵活動結束了,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回家了。
篇四:猜燈謎
春節一到,紅色一下子就籠罩了整個城市,大街小巷看上去全都著了火似的。於是今天我們在作文班裡猜燈謎。
老師把六個人六個人的分成四組,我心想老師的盒子裡裝了什麼東西呀?於是,同學們一個個猜,同學們一個個急的抓耳撓腮,突然,吳柯靜站起來說:「是燈籠。」老師一拿出來我們都驚呆了,原來真是燈籠,我心裡悄悄的說:「吳柯靜就是吳柯靜,真厲害。」
接著老師讓選自己組的組長,我們選了任旭陽,然後老師又讓組長上講臺隨便抽了一個燈謎,我對任旭陽說:「選二選二呀!」組長聽了我的話選了二,任旭陽沮喪著臉回到座位上,我問難不難呀?他說難死了,都怪你讓我選二。我問他謎面是什麼?他說:「站在太陽上打一個字。我們猜了好多,甚至在本上寫,也猜不出來,老師說剩幾十秒了,我急的上躥下跳抓耳撓腮,最好我們說了炎熱的炎字,老師搖搖頭,我們激動的心情好像一下子從天堂掉進了地獄,結果第二組說了是音樂的音字,老師一點頭我們驚呆了。
到了公布答案時我們得了0分,他們埋怨我,說都怪你,都怪你。第三組也是0分,我們真是非常失落,希望再比一次,第二組和第四組各得了2分,他們高興的好像一下子飛上了天堂,蹦蹦跳跳的。
通過這次猜燈謎,我知道了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篇五:元宵節猜燈謎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玩。
大街上車水馬龍,到處張燈結彩。市中心周圍四條寬闊的馬路上燈火通明,使整個城市籠罩在燈的海洋裡,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我們一家來到商之都門口,那裡圍著一群人,裡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洩不通。人群中還搭建了一個露天舞臺,上面有8個小孩在吹氣球看誰先吹炸。別看那些小孩十分瘦小,樣子有些弱不禁風,但吹起氣球來還是能露一手。在一旁的主持人手裡拿著麥克風不停的吶喊加油,使全場的氣氛推向高潮。
我們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大廳內。大廳裡的大牌子引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湊上前一看原來是猜燈謎,猜到了就到總服務太兌現。我看了渾身都是精神,連忙拉著父母上二樓。到了二樓抬頭看天花板,哇好多的燈籠,有些燈籠下面還掛著紅色的紙條,那上面寫的便是謎面。有的是打一個成語,有的則是一個字,有的則是一名球星的姓名,有的還是一本書名、一道菜名。形式各種各樣,讓人傷透腦筋。到了賣內衣的地方有一個謎面讓我一看就知道謎底:水上健兒(打一成語)我猜的是如魚得水,因為這則謎語曾在電視上播過。正當我興奮的準備到總服務臺報謎底時,爸爸的一句話讓我猶豫不決:「肯定不對,『如魚得水』和『水上健兒』有什麼關係?」我想是啊,可我明明記得是對的呀,對,要相信自己。
篇六:元宵猜燈謎
打開我的記憶寶庫,令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是今年的元宵猜燈謎.。
那天晚上,我吃過晚飯,劉依洋來叫我去會所參加小區的猜燈謎晚會。沿路我看見小區的男女老少成群結隊地向會場湧去,我和劉依洋也隨著人流來到了晚會現場,剛一踏進大門,我就看見會場裡人頭攢動,人山人海,會場上方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紙,上面寫著一條條的謎語,有的人對著那些五花八門的謎語歪頭沉思,有的人不時在自己帶來的本子上塗塗寫寫,有的人拿著自己的手機在上網查閱.
這時雷力滿臉喜悅地向我跑過來說:「肖俊濤,我拿了兩個獎品了。」我和劉依洋也激動起來,躍躍欲試,我們在一條條的謎語中間穿梭著,尋找著自己能猜出的謎語,突然我的眼前一亮,看到了一條簡單的謎語「牛過獨木橋」,我一看十分眼熟,心想:一個牛,獨木橋就可以想像是一,牛加一不就是生字嗎!我興奮地跳了起來,馬上把答案寫在了本子上,像泥鰍般的從人群裡鑽了出來,興衝衝地拿給工作人員看,工作人員向我豎起大姆指並撕給了我一張獎券。劉依洋看到了,也不甘示弱,在謎語中搜索起來,只見她站在一條謎語底下託著下巴思考著,我走過去一看,上面寫著「二點水打一字」,我說:「二點水不是偏旁嗎?怎麼會是一個字呢?」劉依洋一副茅塞頓開的樣子,在紙上寫了一個字,便一溜煙地跑開了,不一會兒拿了一個洗潔精回來了。我急忙問她:「是什麼字呀!」她歡快地說:「二點是二點水偏旁,加上一個水不就是冰嗎!」我恍然大悟。
我用獎券兌換了一瓶洗手液,我還得到了一盒牙膏,劉依洋也頗有收穫。
晚上十點鐘,在一陣陣的歡笑聲中晚會結束了,大家依依不捨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