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開學第一課徵文
2024-11-28 21:03:08
漫漫長徵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戰士站起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作文,歡迎大家借鑑!
【開學第一課作文1】
長徵,一部讀不完的書。
當數萬紅軍踏上徵途,近代逐個正處於生死存亡的歷史關口。紅軍長徵以慷慨悲壯的血戰,絕處逢身的轉折,感懷溫暖的情誼,悲喜傳奇的記錄將長徵這部驚心動魄的壯麗詩篇呈現在讀者眼前。
直到今天,紅軍戰士那「拋頭顱,撒熱血」的壯志情懷,還讓我們記憶猶新。紅軍跋山涉水、爬冰臥雪、草根果腹、皮帶充飢、血戰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轉戰烏蒙山、強渡嘉陵江、激戰獨樹鎮都撒滿了紅軍戰士的遍地熱血。
長徵時期,發生了一個又一個動人、感人的故事,我較為了解的一個故事叫《一袋乾糧》。它講述了一個13歲的小紅軍小蘭在隨部隊一起前進的時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乾糧,卻在過一座橋時為照顧一位傷員不慎把自己的那袋掉入河中衝走了。她為了大家有足夠的乾糧吃,堅持沒告訴他們。為了裝成沒事發生一樣,她拔了許多野菜塞進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體就不行了,在護士長發現她吃野菜和挎包中的「乾糧」的事後,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於是大家每人分了一點乾糧給她讓她體會到了家的溫暖……故事雖小,內涵不小。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卻能夠反映紅軍戰士們的優秀品質——不怕苦、堅強、無私、熱心……一個小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們偉大的紅軍整支隊伍的品質了。
作為少先隊員的我們不得不被紅軍頑強的毅力,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打動。然而我們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我們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創造的業績中了,而是要自強、自立,創造二十一世紀的偉業。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夠做到的!
我們從紅軍長徵中收穫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那麼,我們我們就要將這些品德付諸與祖國的建設中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前途命運緊密地聯繫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我們的過家將成為世界的強國,我們的民族將成為宇宙的驕子,讓我們攜起手來,書寫嶄新的歷史,奏響未來更有力的強音!
【開學第一課作文2】
「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八九點鐘的太陽,期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1957年11月2日,毛澤東第二次訪問蘇聯,在莫斯科看望留學生時,道出了這句深情的囑託。每次讀這句話,我的心都會為之一振,多麼激情澎湃,多麼振奮人心!在沒有觀看《旗幟》這部紀錄片之前,我並不了解這句話的時代背景,這天,透過該片講述的真實歷史事件,幫忙我從歷史時代和時勢環境認識和明白這句話,並進一步加深了我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和了解,更加懂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更加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觀看《旗幟》是一次學習黨史的契機,是一次對信念的洗禮,是一次激起昂揚鬥志的疾風暴雨。片中的每一幅珍重的照片和充滿激情的話語,如此震撼心靈,先輩們豪邁的英雄氣概、務實的模範作風和高昂的工作態度,一代代薪火相傳,他們為祖國、為黨、為人民奉獻終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勵著我。
紀錄片中,在與敵人鬥爭困難重重的危情時刻、在建設初期貧困邊遠的山間鄉村、在西方封鎖科學攻堅的關鍵領域、在百廢待興建設祖國的每時每刻,都有共產黨員走在前、衝在前、奉獻在前。
雖然在客運崗位工作不到一年,可我身邊的共產黨員,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在他們身上,時時刻刻都體現著一位共產黨員作為榜樣的力量與感召力。
記得2010年5月23日凌晨2點,上海南開往桂林的k859次列車因山體滑坡導致列車脫軌,危難險境,方顯英雄本色;烈火赤焰,始見黃金本真。粟韋樂,南寧客運段一名普通列車員,一個共產黨員,對面突如其來的災難,他沉著冷靜,砸窗疏導旅客,不顧血染著雙手,忍著劇痛毅然站在救援一線,這一站就是一個多小時。粟韋樂與同事用雙手,救出數10名旅客,救援隊伍到來後,已經是精疲力竭、渾身發軟的粟韋樂又堅持和他們一道搶救旅客。他用忘我救人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詮釋了一名鐵路職工的高尚風節。他是我學習的榜樣,也是我心中一面鮮明的旗幟。
當然,他只是八千萬共產黨員中的一個縮影,他即普通卻又不普通,普通的是他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一個平凡、樸實的鐵路職工;不普通的是,他的心中銘刻著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使命,他的雙手,始終是人民群眾賴以信任與依靠的堅實臂膀。
《旗幟》雖然只有短短十集,卻給我留下了永久的烙印。我要學習先輩的精神品質,以優秀的共產黨員為榜樣,扎紮實實幹好本職工作。————
一名合格的軍人務必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為了加強國防生軍政素質培養,使畢業國防生早點適應部隊任職需要,提高國防軍人形象,打牢軍政素質基礎,更好完成由青年學生向合格軍人主角的轉變,在我們選配辦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如期地開展了關於政治理論的學習。
軍政理論學習的第一堂課是觀看《旗幟》。《旗幟》是中央電視臺攝製的紀念建黨90周年獻禮片,該片全面回顧總結了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曆程、光輝成就和寶貴經驗。我們連觀看的是《開天闢地》、《浴血奮鬥》這兩篇。
《開天闢地》這一篇主要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必然性、成立過程及重大好處。近代中國歷經屈辱,先進中國人進行著不懈探索和抗爭,但始終沒有找到一條正確的救國道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戶外相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浴血奮鬥》這一篇主要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新民主主義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構成了毛澤東思想,找到了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最後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其實,這兩節視頻的資料我們在初高中課本中都以前學過,那些歷史我們都耳熟能詳。但是此刻透過軍政理論的視頻教學,喚起不僅僅僅是那些塵封在大腦裡的知識,更是中國人一路走來風雨兼程的記憶。翻開中國近代史的長卷,曲曲折折地寫著兩個大字——屈辱。經過鴉片戰爭的炮火、甲午海戰的硝煙、八國聯軍的踐踏、各路軍閥的紛爭,我們的祖國母親,忍受著一次次的重創,已被蹂躪得滿目瘡痍。有壓迫就必定有反抗,虎門硝煙的火焰、太平軍的吶喊、戊戌變法的宣言、黃花崗烈士的赤誠、武昌起義的隆隆炮聲,無一不昭示著革命先烈對壓迫人民的反動勢力抗爭。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應對,這些抗爭,無一不是以慘痛的失敗告終。《南京條約》屈辱地籤訂,太平天國被無情地絞殺,洋務戶外無奈地破產,戊戌六君子被斬首街頭,八國聯軍在故宮的寶座上作威作福,辛亥革命的果實也被盜取……在內憂外患之下,中國人一時迷失了方向,不知何去何從。
這時,一個值得被永載史冊的聲音從嘉興南湖上傳來——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從此,中國有了太陽,人民有了光明!是她領導我們打土豪、分田地,是她帶領我們趕走了日本侵略者,是她引導我們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是她令我們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新中國,讓我們中華兒女真正地站了起來,自己當家做了主人!人民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過上了好日子。
作為一個大學生,我更深知黨的建設的重要性。如今,我們偉大的祖國正逐步騰飛,每一個成功都昭示著她光明的未來。我堅信,在我們黨的英明領導下,人民的生活定會蒸蒸日上,祖國母親的明天定會更完美!
【開學第一課作文3】
是什麼力量,讓我們為之動容?是什麼精神,讓我們自豪回首?是什麼努力,讓我們感到無限的驕傲?是他——那偉大的壯舉,光輝的歷程!
距長徵結束已經已經整整70周年了,我們懷著夢想,懷著希望的一代人知道,是長徵給了我們學習、遊戲的機會,沒有長徵的勝利,又何來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和美滿!每一個中華人民,都會為長徵而感到自豪。因為這樂觀堅定而又豪邁的精神,已經深深地扎在了我們的心中!
滾雪山,過草地,渡金沙,戰鐵索,這麼多故事,哪個故事不流傳在大街小巷?紅軍不畏艱險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我們小學生的學習上,同樣也需要長徵知難而進的精神,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我們必須努力去克服,而不是欺軟怕硬。想一想長徵的那些老前輩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換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不好好地珍惜,又如何能對得起他們?自從知道長徵精神70周年後,我開始發奮地努力,不再像以前一樣遇到小小的困難就退縮:那次我正在做數學題,結果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奧數題,難就不說了,還劇複雜,算了幾次結果都不一樣,當時我就是很喪氣,一下子吃癟了,心想:這道題簡直不是人做的,還是跳過吧!就這樣,我放棄了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當時已經被困難衝昏了頭腦,什麼長徵不長徵的精神全都忘了,殊不知紅軍在遇到困難時根本沒有「跳過」的機會,只能亮劍,向困難發起挑戰,最終還是勝利了,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天。
由此可見長徵精神是多麼的可貴,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群體,一個團結、互助的群體。回想當時的放棄,真不知道有多麼的慚愧,紅軍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去學習,去自豪的。當義勇軍進行曲結束時,我會昂頭挺胸,自豪地看著國旗,因為長徵精神,會在我的心中永存,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