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球是什麼?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超級大)
2024-05-08 21:53:13 2
的浩瀚無邊是你永遠都無法想像的,所以科學家們也一直致力於的各種研究,下面小編要說的是一種人造天體理論戴森球,很多人都不知道戴森球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用來包裹恆星開採恆星能的人造天體,不過這只是存在於設想中的一種人造型結構,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戴森球是什麼
戴森球是什麼呢? 戴森球是一種設想中的巨型人造結構,由弗裡曼·戴森先生提出。這樣一個「球體」是由環繞太陽的衛星所構成,完全包圍恆星並且獲得其絕大多數或全部的能量輸出。戴森認為這樣的結構是在宇宙中長期存在並且能源需求不斷上升的文明的邏輯必然,並且他建議搜尋這樣的人造天體結構以便找到外星超級文明。
戴森球是一種設想中的巨型人造結構,直徑2億km不等,超級大,完全包圍恆星並獲得其絕大多數的能量輸出,目前我們太陽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陽輻射能量的大約 1/10^9。關於戴森球暫時還只是一個幻想的理論,人類還沒有能力去構建這樣一個龐大的結構,所以一切都只是存在於設想構造之中,並非是像原生黑洞那樣,是實際存在的。
二、戴森球理論的起源
普林斯頓高等學術研究所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的弗裡·戴森1959年,就提出「戴森球」的說法,即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對能量的需求十分驚人,那麼他們可能用一個行星系中其他行星製成一個包圍中心恆星的殼,充分利用絕大部分的光子。「戴森球」會發出巨大的紅外輻射,使星球的外觀發出非常多的紅外線。
戴森的觀點在當時聽起來十分有趣,有人甚至認為關於「戴森球」的想法純粹是異想天開。但自從天文學家對類日恆星進行研究之後,就發現,它們的確發散出很多的紅外輻射。紅外線雷射是銀河系中發送信號或是設立信號燈的首選途徑。研究者說,原因就在於這種光可以穿透阻礙可視光的星際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