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觀察為話題的作文:描寫觀察螞蟻的
2024-05-03 04:52:06 1
篇一:觀察螞蟻
今天放學,我要和李思蒙、李家蕙一起去俱樂部那兒觀察螞蟻。
開始觀察螞蟻了,我們看到一隻螞蟻發現了一隻大蟲子,我說:「快搬呀!」可螞蟻卻回到洞裡了,我們很失望,過了一會兒,我們高興起來,那隻螞蟻帶了很多螞蟻一起來搬大蟲子,他們剛抬起來向洞走,我們三個一起小聲喊:「螞蟻加油!螞蟻加油······。」突然,李家蕙叫了起來:「看,螞蟻快到了!」她這麼一叫,我和李思蒙的視線一下子轉移到了螞蟻身上,我們現在更緊的盯著螞蟻的一舉一動,螞蟻剛一進洞,我們就歡呼起來了。小螞蟻真團結呀!
觀察螞蟻真是有趣以後我一定要多觀察一些昆蟲、小動物。
篇二:觀察螞蟻
今天中午我去觀察螞蟻,它從洞穴裡出來時,我看見了十幾隻螞蟻,接著這些螞蟻們向一叢草裡走去。到了終點,我一看,不就是一個小黑點嗎?我再定神一看,哦!原來是一隻比較小得死蟋蟀。那群螞蟻的力量還真不小,他們把死蟋蟀往前移了兩步,但蟋蟀跟螞蟻比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它們就搬不動了。有一隻螞蟻好像想出了辦法,回到了洞穴裡叫一些身體比較大一點的螞蟻,這幾隻螞蟻可能就是它們裡面的「大力士」吧?還真是!這幾隻螞蟻一來,就把死蟋蟀很快搬回了洞穴。
螞蟻雖然小的不起眼,但它們一起團結起來就能把很重的東西搬回家,所以我們一定不要瞧不起它。
篇三:觀察螞蟻
今天下午我和朋友下去玩,玩了一會我就說:「我們來觀察螞蟻吧。」他說:「好」。我們開始觀察起來。
我們看見了一隻黑螞蟻,我並把它抓了起來,放到了我的手上,螞蟻在我手上一動不動,像是在媽媽的懷裡,我看了一會它動了,它在我的手上爬來爬去好想在大森林裡迷了路,我仔細觀察看見它的兩個觸角,我就在想這兩個觸角是幹什麼用的呢。我就把我的百科全書打開了,查找螞蟻方面,他介紹螞蟻的觸角是用來傳播的比如螞蟻要去搬食物搬不了那麼多螞蟻就會用觸角傳播,別的螞蟻就來幫忙了。
觀察螞蟻真有意思我以後要多觀察多思考。
篇四:觀察螞蟻
今天,我在院子裡觀察螞蟻。
要引出螞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左思又想,上看下看,無意中,我在地上發現了一隻帶有「香味」的蜘蛛,我把只把那帶有「香味」的蜘蛛拖到螞蟻洞口,一隻螞蟻似乎聞到「香味」就出來搬食物,我把握機會觀察螞蟻,發現螞蟻有三個結,三節都是橢圓型的。它有六條腿,頭上有兩隻觸角,總回用觸角碰對方我想:他們一定是在談話。那隻弱小的螞蟻用了吃奶的力氣也搬不動。忽然,他轉個身怕回洞裡去了,「難道它要放棄?」媽媽對我說:「它回去搬救兵。」果然,從洞口出來好幾個螞蟻大將來搬蜘蛛,每隻螞蟻都好像再說:「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它們齊心合力,終於把蜘蛛搬回了家。
這次觀察螞蟻,讓我懂得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篇五:觀察螞蟻
我對螞蟻很好奇,有很多疑問,我想知道螞蟻究竟喜歡吃什麼食物,於是我叫上爸爸媽媽來協助我觀察螞蟻。
我和爸爸去找螞蟻洞以及觀察螞蟻,媽媽準備材料。
中午,我和爸爸出發了,到了柴火間前面那塊空地,發現了第一群螞蟻,我判斷它的巢穴一定在柴火間那裡。果然,我看見它們的大部隊都把一隻死蒼蠅往柴火間裡抬,於是我們發現了螞蟻的巢穴。
我們叫媽媽把材料拿下來後,爸爸以為材料表裡有碎肉屑,就去肉鋪拿了碎肉屑,結果實驗失敗了。
我們不氣餒,又開始了第二次實驗,這次我們把材料準備好了,也十拿九穩、胸有成竹了,所以,實驗成功了,結果表明:螞蟻喜歡吃甜食類,不喜歡吃鹽之類的。
從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做事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保證十拿九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