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是誰發明的:孔子等人(春秋末期教育家、思想家等)
2024-05-15 14:00:14 1
在現代,孩子們到了六歲之後每天就要去上學,就算沒到六歲也可以去幼兒園學習玩耍。其中大一點的孩子們還好,能夠自己上學和回家,但是那些小孩子則不行,小孩子在不認路的情況下就需要被大人接送,還是十分麻煩的,那麼上學這件事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上學是誰發明的
上學這種事應該是從古代的私塾演變而來,不過古代的私塾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去學習的。那些奴僕或者窮到交不起學費的人就不能去私塾學習,和現代的九年義務教育有很大的差異。而上學也與科舉制度息息相關,在朝廷推行了科舉制後,不少有才華的寒門學子就開始通過學習考上朝廷,被皇帝等人賞識,也就在朝廷有了一定的立足之地。
在中國最早把教育推向民眾的應該是孔子,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之風,據說他門下有弟子三千,孔子一直帶領一部分弟子週遊十四年,在晚年還修訂了六經,孔子去世後其弟子還將孔子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撰成了《論語》一書,成為了儒家的經典。
不過也有說法認為董仲舒也是上學的發明人之一,董仲舒十分熱愛讀書,在30歲之後就開始大量招收學生,為學生們傳授儒學,他還經常叫自己的學生向其他人傳授課程。董仲舒為漢王朝培養了許多的人才,後來更是在漢景帝時期當上了博士,專門掌管經學講授的事宜。
上學的意義
小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最為精力充沛的時候,學習也更快,而上學能讓小孩子學習到許多的知識,也能鍛鍊和同學老師交流的能力。不過在本質上學習給了自己更多可能,也能獲得更多的知識點和成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