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取而代之 曹操卻並沒有這樣(明智之舉)
2024-04-29 15:28:10 1
曹操在當年明明是可以去做皇帝的,但卻沒有取而代之,反而讓兒子登位。在歷史人物之中,曹操這個人物則是具有爭議的,雖然是被稱作是一代梟雄,但人品方面卻很難被認可,性格也並不是特別的好,在當時的國家之中,曹操則是屬於說一不二的人物,雖然身份並不是最大的,但擁有的權利卻比漢獻帝還要厲害,掌握了當時所有的權。
雖然在當時的曹操是掌握了整個國家的所有權力,並且還能夠去做主管理國家,漢先帝也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曹操是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的,可是曹操並沒有這麼去做,反而是在自己去世之後把位置讓給了兒子,把漢獻帝趕下了臺,當年的曹操在世的時候,有很多的臣子都去讓曹操坐上地位,並且還聯合寫了一封信,但曹操看完之後並沒有去按照大臣所說做皇帝,也並沒有付出行動。
在當年,曹操有一個表弟知道眾大臣推舉曹操做皇帝之後就趕緊去找了曹操,並告訴他整件事情的利弊。如果是曹操做了皇帝過之後,劉備和孫權就有藉口去爭吵,對曹操非常的不利,當年的曹操聽說表弟的分析過之後,也自認為自身身體本身就不是特別的好,在做了皇帝之後也不會做太久的時間,反倒還會對自己產生不利,因此也沒有去做皇帝,後來確實曹操因為重病離開了人世。
曹操在當年肯定是有過要稱王稱帝的想法,只是當時的局勢並不允許曹操就這麼做,因此曹操也就沒有稱王。在當時曹操如果是能夠一同北方,肯定曹操是不會猶豫的,也會取代漢獻帝,只是當時的曹操是無法帶領國家走得更長,尤其是曹操十分的聰明,沒有去做皇帝也是較為正確的決定,讓兒子帶領國家能夠走得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