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向喬家借十萬兩白銀 喬致庸僅要四個字(福種琅環)
2024-04-30 00:46:14
慈禧在當年西逃的時候向喬家借了10萬兩的白銀,但是喬致庸卻不要賞賜,這也是聰明的一種表現。慈禧在當年西陶是近代以來中國愛國抗爭戰敗的一個原因。在歷史之中,慈禧則是屬於封建王朝的皇太后掌權人,後來被外國列強逼迫逃亡到西安,證明了當時政府的無能,導致後期外國勢力對於中國的侵略和瓜分。
在清沫的時候,最有影響力的一個人則是慈禧太后,但是在當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清王朝無法抵抗,慈禧太后則是沒有能力,而且沒有氣節留守在北京城和百姓們共進退,反而是帶著光緒帝等人選擇逃跑,最終逃到了西安。
這次逃亡經歷有70多天逃到哪裡就進行搜刮,給中國百姓帶來了苦難,清末封建統治者則是最為懦弱無能的統治者,而慈禧眾人選擇不顧百姓,津冀魯地區的人民卻選擇奮勇抗敵去面對八國聯軍,還發起了農民運動。
在這次洗頭的過程之中,慈谿是經歷了眾多的地區,在山西、太原一帶的時候待的時間是較為長的,因為當地的發展情況是較好的,有這喬家大院,是當時晉商的中心。慈禧路過此地時並沒選擇搜刮一番,晉商在封建統治階段是屬於附庸者,需要去處理自身經濟發展和政治的關係。當時喬致庸則是晉商的代表人物,十分的聰明,明白和清政府是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存在、明白在向上位者要賞賜時該怎麼去要。
當時的慈禧太后等人囊中十分羞澀,喬致庸十分明白,主動就獻上了102,000的白銀,這是屬於雪中送炭。作為一個商人,能夠讓一國的統治者倩自己的一個人情,體現出來了智慧。後來慈禧要提出賞賜喬致庸,拒絕了加官拒絕,而只是索取了4個題字福種琅環,能給慈禧錢財也能讓慈禧把人情還清,得到的要比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