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奶奶的作文800字
2024-05-09 21:07:06
篇一:奶奶,我對不起你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做些錯事,有時還會一錯再錯。不說別人,我就做過這樣見不得人的事。
去年春節,我的好友小鵬和小聰來我家玩,我看到他倆手裡新版變形金剛一會兒變車模,一會兒變航模,一會兒變人模……心裡痒痒的,好想自己也擁有一個。我向他倆一打聽,也不過二十多元。突然,我想起早晨陪奶奶買菜時,她把剩下的三十元錢放進衣袋裡,回家換衣服幹活時沒拿出來。於是,我讓朋友在外面等著,自己悄悄地溜進奶奶的房間碰碰運氣,我一摸,錢果然還在,二話沒說拿了錢就跑。,沒過多久,我們三人來到玩具店,一進門就看中那款玩具,跟店主一番討價還價後,終於成交了。玩具一到手,我就迫不及待地與他倆PK,大家玩得很開心,感覺從未有過。我不想回家給奶奶露破綻,乾脆一不做,二不休,最後在一家燒烤店把買玩具剩下的錢都全部花光,而後將玩具變得很小很小藏在衣袋裡,裝著若無其事樣子回家。還沒進家門,奶奶就氣呼呼地責問我有沒有偷她的錢。我先是一驚,而後慌慌張張地對她說:「我沒有拿!我為什麼要拿你的錢?」奶奶沒等我說完,氣得抓起地上的小木棍,二話不說就向我的屁股示威。我一邊躲一邊辯:「奶奶,你別冤枉好人,你可能放錯地方了。」奶奶雖然上了年紀,聽力、記性不好,但眼力還不錯,她聽我這麼一說,還真相信了,開始徒勞的尋找。
第二天,爸爸玩牌嫌我煩,隨手給了我一些錢打發我買吃的玩的,我一數足足有三十元。我本來還很得意,可一想到昨天不光彩的一幕,我就高興不起來了。於是,我把錢又偷偷地還給了奶奶,放進她另外的衣袋!果然不出我所料,奶奶發現後就拿著這些錢微笑著對我說:「乖孫子,昨天是我錯怪你了,你把錢拿去,這錢就算是我對你的補償。今後,你要什麼好吃好玩的,要跟我說一聲,奶奶會答應的。」聽完奶奶的話,我開始感到一絲高興,還給奶奶的錢又回到我手裡,好像「瞞」過了奶奶的火眼金睛;望著她那雙樹根般的雙手,聽著她那句意味深長的話,可我始終沒有勇氣向她坦白,感到很慚愧。
這件事雖然過去幾年了,但每當我想起疼愛我的奶奶常常被我忽悠卻毫不計較,我真想對她大聲說:「奶奶,我對不起你!」
篇二:我的奶奶有神功
我的奶奶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可她卻狂熱地「崇拜」著唐僧,於是,她便苦練「嘮叨神功」,現在,她的神功早已修煉成功。而我——最大的「受益者」便整天都被奶奶的嘮叨聲所淹沒……
早晨起來,我正悠哉遊哉在吃著早餐,奶奶便開始「發功」了:「你還慢慢在摸,等下要遲到啦,你看人家樓下的小妹妹早就背書包走了」,見我筷子老挑瘦肉,就把那盤肉挪到我面前,「好吃吧?好吃就多吃點!你奶奶的廚藝可不是吹的…..」「吃慢點,慢點,別噎著,噎著可難受了,有一次我呀……」我究竟是要慢吃還是快吃啊?我趕緊吃完了飯,以為這樣就可逃出奶奶的「話籮筐」,可奶奶絲毫沒有「收功」的意思:「吃完了啊?去擦擦嘴,乾乾淨淨的人家看到才會給人好形象,有個好形象,才……」我連忙回答了幾聲「知道了」,便飛似在逃出了奶奶嘮叨聲的「十面埋伏」。
放學了,我跟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本滿心歡喜,可以馬上飽餐一頓,卻又遭到奶奶的「攻擊」:「你怎麼這麼晚才回來?臉上這麼髒,哎喲,你看你這雙手,髒得!嘖嘖嘖,是不是又和同學在路上去瘋了?我給你說多少遍了……」「哦哦哦,知道了」,真鬱悶,一回家就要聽您的嘮叨,我極其不滿的嘟噥著,奶奶卻不高興了:「你看你什麼態度?你說過要尊重大人,不要一說你就老是頂嘴,不許……」奶奶又開始運用她的「嘮叨神功」了,而這次,她只是發了「六成功力」,一句句如同火山噴發般從她嘴裡噴湧而出……
拿出書本,我正專心致志在寫著作業,奶奶又氣沉丹田,發出了她的蓋世神功——「嘮叨神功」:「腰背要坐直,筆捏長一點,腦袋不要偏起,可保持良好的寫字習慣,你看某某某,就是小時候……」「哦,明白了,你不要再說了!聽得我耳朵都起老繭了!」奶奶這次可是真的發怒了。她運用了「十功力」:「我這是為你好,難道你想變成個駝背嗎?況且,你嘴巴還惡,還嫌我囉嗦,你硬是想氣……」見奶奶真上火了,我趕忙認錯「行行行,我馬上改馬上改」,奶奶見我挺直了腰板真的在認真寫字,又樂呵呵的進廚房給我做好吃的去了。我如釋重負,終於我的耳朵可暫停享嘮叨的「煎熬」。
看完電視,我伸伸懶腰就進房間躺下了,奶奶緊跟了進來:「哪個娃兒不洗澡就睡了?不怕……」我趕緊翻身起來去了衝涼房……
啊,奶奶,您的「嘮叨神功」可是讓我受盡「煎熬」啊,我的壞習慣我改,請您以後儘量地少發功,再少發功,我怕了,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我實在受不了你「神功」的頻頻攻擊了。
篇三:奶奶教我做饅頭
我今年已經十一歲了,經歷了許許多多的事情,就像海灘上五彩斑斕的貝殼一樣。時常在我的腦海裡閃爍.
記得三年前的一天,我在家突然想起了經常吃的饅頭,它是如何從麵粉變成"小胖子"的呢?於是,我就跑去問奶奶「奶奶,您可不可以抽出點時間教教我做美味的饅頭呢?」奶奶回答「當然可以|。不過家裡還缺酵母。 」
很快,我就把材料買回了家。奶奶已經把麵粉和盆準備好了。洗完手後,奶奶就開始教和面了:
先把麵粉和酵母按比例倒進盆裡,再向盆裡慢慢地倒一些水,開始和面了。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子,捲起袖子,有模有樣地幹了起來。麵粉揉實後,又將大大的麵團搓成長條狀。最後切成一個一個的小鏝頭。
奶奶將切好的小饅頭排放在蒸籠裡蒸。我好奇地問奶奶:「饅頭要蒸多長時間才能熟呢?」奶奶回答「急火大約蒸15分鐘就好了」。我焦急地等待著,不時地看看手錶,好不容易等到了15分鐘,就迫不急待地央求奶奶快點揭開鍋蓋。哇!太神奇了,原來的小麵團全變成了一個個熱氣騰騰,白白胖胖的,香氣撲鼻的饅頭了。
現在,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三年了,但它一直在我的腦海裡迴蕩,尤其是饅頭出鍋那一刻帶來的驚喜,讓我真正體會到自己動手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