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騙術真相,盤點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騙術(高達99%的人都上當)
2024-05-15 04:04:21 1
導語:現今生活中的各種騙術層出不窮,比如說街上討飯騙局、問路騙局以及替人取錢等五花八門的騙局事件,說起這些專門騙人使用的上當的小伎倆,我們真的是直咬牙切齒。接下來呢就由探秘志小編為大家盤點了以下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騙術,為大家揭秘2018最新騙術真相吧!感興趣的不妨一起往下看~~
2018最新各種騙術真相
一、兼職詐騙;
犯罪分子許諾在各種網絡平臺刷得消費記錄後,將返還本金並支付佣金。受害人在完成前幾單任務後都會很快收到回報,而當做更多的任務時,騙子就會消失。
騙術真相:求職者不要輕信網絡上「高佣金」「先墊付」等兼職工作,不要輕信沒有留固定電話和辦公地址的招聘廣告。
二、假冒公檢法詐騙;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檢察官」、「法官」等角色,謊稱受害人涉嫌洗錢、販毒等嚴重犯罪,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實為騙子持有的所謂「安全帳戶」。
騙術真相:警方不會通過電話做筆錄,逮捕證由警方在逮捕現場出示,不會通過傳真發放,更不會在網上查到。公檢法機關從未設立所謂的「安全帳戶」。
三、製作"公安局"APP詐騙;
與以往冒充公檢法人員的電信詐騙不同,這種新電信詐騙中騙子製作了一款足以亂真的「公安局智能警務系統」APP,誘騙被害人輸入銀行卡等信息騙取資金。
騙術真相:據警方介紹,騙子製作的釣魚APP具備「呼叫轉移」和「簡訊攔截」等功能,刻意屏蔽了警方與被害人之間的通信聯繫。同時,該APP基本將國內所有的主流銀行都囊括在內,不需要受騙人跨行轉帳或者自行網銀操作轉帳。一旦受騙人將銀行卡號、身份證、手機號、登錄密碼、交易密碼等輸入後,他的銀行帳戶就基本處於「裸奔」狀態了。
四、區塊鏈成傳銷詐騙;
近期,一張中國大媽在區塊鏈大會現場擺pose的照片在朋友圈裡走紅,網友們紛紛評論:大媽們已經被區塊鏈盯上。而今年以來,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著區塊鏈金融的旗號進行傳銷活動,成為傳銷的最新變種之一。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各種虛擬貨幣應運而生,魚龍混雜,其中有不少是騙局。搞虛擬貨幣的騙子,打著「虛擬貨幣」、「區塊鏈」等名義開展傳銷騙局,主要是抓住了普通投資者不懂虛擬貨幣、區塊鏈,卻又希望趕上虛擬貨幣投資熱潮的心理。其騙局往往設置複雜,投資者很容易上當。而且,在上當後其投資很難收回。
騙術真相:專家提醒,各種虛擬貨幣平臺普遍宣傳「區塊鏈」、「去中心化」等技術,有的還以國際組織、跨國金融集團命名,極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投資,最好不要涉足不熟悉的投資領域。
五、撿到彩票刮出特等獎詐騙;
在路上走著,忽然撿到一張「特等獎彩票」,是不是天上掉下了餡餅?對於這類虛假彩票詐騙案件,反詐騙專家分析指出,騙子四處散發那些所謂的「特等獎彩票」,以此引起人們注意,一旦有人被「大獎」衝昏頭腦而撥打了「兌獎」電話,便很有可能聽信騙子繳納「手續費」「獎金稅」等,造成經濟損失。除此之外,有些不法分子還會「做戲做全套」,事先創建虛假彩票網站,以此來打消用戶疑慮,從而誘騙更多人上當。
騙術真相:為避免上當受騙,反詐騙專家提出三點建議:一、不論是何種「大獎」從天而降,切勿被「巨額獎金」衝昏頭腦,保持警惕最重要;二、對方提出需預付「手續費」「獎金稅」等錢款時,需仔細甄別其言論的真實性,不要輕易轉帳或匯款;三、對於陌生電話,不可隨意撥打或接聽,在網上搜索信息時,不明連結或是有風險提示的連結不要輕易點擊。
六、考試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得考生信息,並有針對性地發送簡訊或郵件,聲稱「提供考題」「改分」「辦假證」等,引誘考生匯款。
騙術真相:漏題、改分、改檔案、偽造資格證等行為本身就是非法的,請堅持用自己的實力說話。
七、民族資產解凍詐騙;
犯罪分子先編造一個民族資產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後聲稱受國家委託對這些海外資產進行解凍,號召受害人繳納手續費或資料費,稱成功後每人可以拿到高額善款補助。犯罪分子還會編造所謂「養老」「扶貧」等噱頭來吸引投資實施詐騙。
騙術真相:此類詐騙的受害人多為中老年人。年輕人要多關愛長輩,及時傳達安全防範知識。此外,留意長輩的網絡支付情況,保障財產安全,及時止損。
八、冒充熟人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得受害人熟悉的親友的手機號碼、社交帳號密碼,並掌握受害人的社會關係,從而騙取受害人信任,進而編造「發生意外急需用錢」「資金周轉」「代繳話費」等理由,誘使受害人轉帳。
騙術真相:凡是親友間涉及借款、匯款等問題,一定要通過撥打對方常用號碼,或者視頻聊天等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後再做決定。
九、謊稱弄丟快遞要求加微信詐騙;
近日,一種新的冒充快遞公司工作人員詐騙的騙術出現,警方已發出預警。民警表示,詐騙分子的作案方式首先是冒充快遞公司員工自稱把受害人的快遞弄丟了,打算全額賠款給受害人。然後,讓受害人添加微信。
騙術真相:在微信中,先是誘導受害人進行網絡借款,然後向受害人發送帶有木馬病毒的連結、二維碼讓其連接,使受害人手機中病毒從而詐騙被害人錢財。此類手法比較新穎,被害人較難辨別,請大家注意防範。
十、校園貸詐騙;
校園貸詐騙的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用「免抵押、低利息」為誘餌誘導學生貸款,並要求繳納貸款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等費用;二是聲稱能通過培訓提高綜合技能,誘導學生貸款支付學費;三是與兼職詐騙結合,要求學生貸款購買手機等產品做「銷售代理」。這些貸款的利息和滯納金很高,學生如不能如期還款,將迅速背上難以承受的債務壓力。
騙術真相:學生在申請借款或分期購物時,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備還款能力。對於關乎自身信息、財產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證,不要輕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詞,輕易透露個人信息,甚至將身份證借與他人使用。發現危險,及時報警。
十一、領紅包詐騙;
「千萬現金紅包全網送!」「點點手指頭轉發就可以拿走現金大獎!」「某某企業十周年,老闆任性送錢了!」……各種誇張標題的「微信紅包」在微信群中流行開來。
這種紅包與普通紅包不同,打開後並非是現金紅包,而是一個網頁連結。網頁顯示要收紅包首先需要在多個微信群中分享該紅包連結,為了顯示紅包的「真實性」,網頁下方還往往附帶著「某某網友已成功提現××元」的字樣。
騙術真相:實際上這種外鏈紅包多為營銷廣告,目的就是為了誘導用戶轉發紅包自帶的網頁連結,用戶可直接選擇舉報。不僅收紅包有風險,發紅包的也要小心!發30返60、發500返1000,在群裡發紅包還能獲得雙倍返還,這樣的「好事」要小心其中暗藏陷阱。此類返利的行為最近在QQ群,微信群非常流行,一些詐騙分子通過建立所謂的紅包群,其實群裡面10個人9個託。
十二、好友微信借錢發語音詐騙;
這種通過發送語音來博取信任進而「借錢」是一種新型騙術,已在全國多地悄然出現。警方提醒市民,遇到微信好友借錢,最好能通過電話或視頻進行確認。
騙術真相: 對於這種新型騙術,民警表示,由於語音聽起來是事主本人的聲音,所以同事、朋友很可能被騙。在日常生活中,與陌生人應減少語音交流,避免對方有可乘之機,例如將語音通過截取或者轉錄,變成一些可以被其所利用的形式。此外,也不要在網絡上隨意加陌生人為好友,更不要在與陌生人的聊天中透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和聲音。
十三、引誘裸聊敲詐勒索;
犯罪分子非法獲得被害人信息後,通過社交軟體建立聯繫,一步步引誘受害人進行「裸聊」,從而獲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視頻,以此敲詐受害人。
騙術真相:應遠離網絡不良行為,不向陌生人洩露身份和家庭情況等敏感信息。
十四、利用偽基站發送木馬連結詐騙;
犯罪分子使用偽基站,冒用銀行、運營商等客服電話號碼發送簡訊給受害人,以帳戶積分兌換獎品等為由誘導受害人點擊簡訊中的木馬連結。用戶一旦點擊,犯罪分子就能在後臺獲取用戶的銀行帳戶信息和密碼,進而盜取其帳戶資金。
騙術真相:當收到「銀行卡密碼升級」「積分兌換」「中獎」等方面含有連結的簡訊時,要通過銀行、運營商的官方網站或客服電話進行核實,不要輕易點擊簡訊中的連結。
十五、投資返利詐騙。
此類騙局通常標榜具有海外背景,從事的行業能賺取巨額利潤,投資者將會獲得高額投資回報。投資初期,犯罪分子會按時返利,讓投資者嘗到甜頭,繼續追加投資後,投資者將會血本無歸。
騙術真相:投資理財前,要對所投資的項目進行了解,多諮詢評估。特別要警惕網絡上各類標榜「低投入、高收益、無風險」的投資理財項目,謹防被騙。
結語:看完上述小編為大家揭秘的2018最新騙術真相,相信大家對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騙術都有所了解了吧!如今生活中的騙術是越來越多了,不僅有青少年也有中老年人,小編在這裡呼籲大家對於陌生人一定要謹慎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