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選拔神童 唐宋時期的童子科制度(制度完善)
2024-05-06 19:35:08
最早選拔神童,只看一些兒童是否有異於常人的行為,隨著制度逐漸完善,宋朝時期才有了童子科制度。在古代人的平均壽命非常低,因此也導致有很多當新騎士的年紀比現在提前了很多童子舉也叫童子科,是在古代的時候一種人才選拔的制度,平均壽命比較短,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特別的大。
最早期的神童
神童在最早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但當時和天才並沒有任何的關係,原始社會的時候神童則是一些和鬼神關係較為近的兒童。在智力方面有著較為突出的表現。因此在封建時期的人就覺得是受到了鬼神的影響,一旦發現有一些小孩的行為異於常人,會被定義為神童,更加像靈童在當時被人教育之後,專門負責傳遞人與鬼神的消息。直到隨著社會發展鬼神給人的震懾力,不再那麼強烈,神童的含義也發生了改變。
童子科的出現
神童多數都是一些智力較為聰明的孩童,也就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也擁有了一些特權,出現了童子科專門選拔人才在漢代,12~16歲的人才能參加。漢朝也是比較重視孝道,推崇儒學的。童子科的選拔大多都是道德標準,不注重才學,意義並不大。像童子科的選拔,大多都是提前培養一些較為聰明的青少年,為下一代的官員主力培養。
逐漸完善的制度
一旦是被選拔出來的人才就會被格外的重視,在今後也會受到重用。在漢唐之間,童子科的命運是比較慘的。當時的國家政權不統一,除了童子科在一些政治方面也受到了破壞,直到宋朝時期才逐漸發生改變,童子科也逐漸的完善這和當時的科舉制度有著很大的關係。
最早期的科舉制也都只注重德行方面,到後期才發現並不有利於選拔,人才才做出了改變,更加注重,才識變得更加的完善,需要去學的東西更多,內容也會更加複雜一些。在隨著唐朝末年,政府的統治力度下降之後,童子科也出現了較多舞弊現象,人才選拔及其混亂,一直到宋朝統一政權之後,童子科才受到了重視,認為是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