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明明數量不少 為什麼是瀕危物種 (國寶大熊貓)
2024-05-06 20:09:10 1
作為我國的國寶大熊貓,之所以成為瀕危物種,主要是大熊貓的繁殖能力特別的低。話說大熊貓生活在8,000萬年前,這種種族現如今在逐步的減少。由於大熊貓的平均壽命只有18年,如果我們將大熊貓圈養,那麼大熊貓可以生活30年左右。在選擇圈養大熊貓的時候應該將雌性的大熊貓養到4歲左右,雄性的大熊貓需要在6歲左右。
養育大熊貓
通常選擇圈養大熊貓的時候,野外的大熊貓圈養可能要稍微晚一點點。因為這類大熊貓性成熟之後,每年發情一次,發情期只有2~3天。可能是大熊貓屬於相對獨居的動物,交配完成之後,雌性的大熊貓和雄性的大熊貓將會分開。當然大熊貓的幼崽大部分都是早產兒,再加上體重特別的低,導致了大熊貓幼崽的存活率比較低。
野外的棲息地受到了破壞
可能人類盲目地開採山林,讓大熊貓的棲息地受到了影響。再加上各個棲息地區形成了孤島,導致總群慢慢的分割,再加上大熊貓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產生了近親繁殖。面對種群退化的問題,大熊貓的棲息地已經被破壞,導致了大熊貓可以吃的食物也越來越少。可能大熊貓所能吃的竹子不多,這樣就會導致大熊貓生存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過多的捕捉
其實從1963年到現如今,寶興縣捕捉大熊貓達到了113隻,都是為了國內外展出。而現如今的大熊貓總成增長的特別的慢,要是大量的捕捉大熊貓,可能大熊貓在比較好的保護環境下,它想要恢復到之前的狀態也需要幾十年。只是現如今人們對大熊貓的保護意識在逐步的增強,再加上我國的法律已經立法保護,所以很多人不再打大熊貓的主意,但不代表大熊貓還能夠恢復到之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