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冬至作文
2024-02-15 04:25:15 1
導語: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思。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冬至的作文,歡迎查閱與借鑑,謝謝!
篇一:幸福的冬至
冬至到,吃餃子,剛到家看到姥姥正在包餃子,可能是猜到我中午沒有吃上餃子吧,我趕快洗洗手來幫忙。
姥姥把麵團揉一揉,然後搓成粗細均勻的長條,又切成大小一樣的小麵團,撒上些麵粉,因為害怕我擀的麵皮不夠圓,姥姥又幫我把這些小麵團壓成圓圓的面片。擀餃子皮可是個技術活,用力太大,面片就會粘在擀麵杖上,還會厚薄不均。
我先把面片擀成橢圓形,再把它轉個圈,擀短的一面,如果覺得有地方厚了些,我還會再補一下,這樣圓圓的面片就大功告成。
接下來該包餃子了,這我還不太熟練,姥姥給我做了示範,我照著姥姥的樣子,把面片平攤在手上,挖了點餃子餡放上去,對摺餃子皮,輕輕把皮捏在一起,好,成功!
可我包的餃子真難看,肚子癟癟的趴在桌上。姥姥說這是因為我包的餡太少了,再包一個,多放些餡,這次的好看多了。
姥姥說冬至不吃餃子,耳朵會凍掉,我猜,一定是因為餃子的形狀像耳朵,又熱乎乎的,吃了餃子,耳朵就不冷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我可不想耳朵被凍掉,所以我要多吃點,吃著自己包的餃子真香呀!
篇二:幸福的冬至
今天是冬至,姥姥一大早就忙活開了,又是和面,又是調肉餡兒。媽媽昨天就說過,冬至必須吃餃子,可是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我起床後趁媽媽不注意,悄悄打開電腦,我要找找答案。我在百度裡點搜索「冬至的來歷」,一下子搜出來好多關於冬至的信息。一一讀過後我才知道,原來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啊!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醫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耳朵的人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餃子。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思。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我還學了一首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們家今天也吃著香噴噴的餃子。讓我也記住一下有關「嬌耳」的故事吧!
篇三:幸福的冬至
今天是冬至,媽媽帶我去小關廟那一塊的「羊肉湯集中地」吃羊肉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冬至要吃羊肉湯,反正有美味上門就吃嘛)。
那兒兩條街上都有五六家大型羊肉店。我們選中了一家「一品鮮羊肉湯鍋」,一斤羊肉50元!真是「敲棒棒」。(沒辦法,現在是「吃羊肉高峰期」,每家店都漲價得恐怖)那家店的店員忙得不亦樂乎,所有的位子都被預訂了,幸好我們來得早,佔了一個位子,後來要吃的人可是排長龍啊,他們可一直沒有位子。我們也是坐著舒舒服服地吃羊肉呢!
我們一邊吃,一邊看著絡繹不絕的客人進來,老闆索性在店堂裡大吼:「六點鐘以前必須吃完!不然就不賣了!」他是想儘快讓一下一批客人又進來吃——生意真好啊!
羊肉的味道真不錯。店面外有一個鐵架子,掛著一隻只宰好的大羊,它們不斷地切成一大堆肉片,煮好後放入我們的羊肉湯裡。(可憐的山羊們)再往湯碗裡加些調料,浸入熱騰騰的羊肉……美味啊
到了晚上,那個地方變成了熱火朝天的「羊肉城」,每個人都在興致勃勃地大吃羊肉,也有些人專門拿個鍋來打包外帶。不管怎麼說,我第一次過了一個真正的(吃了羊肉湯的)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