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盤點被誤解的十大歷史常識 不可不知

2024-02-27 16:00:15

  我國的歷史十分的悠久,留傳的史跡也很多,但是由於時間太久,很多事都傳變了,古代有些歷史常識就是被誤解了意思,下面為您盤點被誤解的十大歷史常識,不可不知。


盤點被誤解的十大歷史常識 不可不知

  1 古代的和尚不吃「葷」真的指不吃肉嗎?

  這種看法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說法,現代漢語中,「葷菜」也代指肉類食品,其實,這種看法卻是一種由來已久的錯誤,實際上,不單是古代的和尚和道士不吃葷,連士大夫也不被主張吃「葷」。

  這種「葷」,您要以為是肉類,那就錯了。「葷」的偏方是草字頭,是一種植物。在周禮中,「葷」是特指一些類似於大蒜、蔥、薤、韭菜和芫荽(香菜)這樣的特殊的蔬菜,因為它們吃到嘴裡,嘴會產生異味,十分不雅,所以不被士大夫所喜愛和接受。

  後來,禮崩樂壞,士的地位下降了,成為信奉儒教的知識分子的代稱,因此不食「葷」也成了士人主張的一種君子之好。這下,您還會以為忌「葷」是指不吃肉嗎?呵呵。

  2 古代的正史全是為「帝王將相所立」的被篡改的假史嗎?

  這種看法盛行於一些偏激的憤青和歷史愛好者心目中,受魯迅先生的言論的影響,很多人產生了這種不被毛澤東所認同的歷史虛無主義的傾向。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古代的史官,最早設立於夏朝,到了商代,成為一個重要的職業,最早的歷史記錄是指奴隸制王朝對祭祀大事和國王國君出行的記錄,比如甲骨文,比如春秋時秦襄公的石鼓文(唐時發現於陝西扶風縣周原)。

  因為它是記錄性質的東西,所以都是據實書寫記錄。到了封建王朝建立後,尤其是漢武帝設立刺史一職加強封建王朝的監察工作後,史書成為了監察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的一個中央監察機制的重要工具。

  祖制中,皇帝也不能要求史官在自己去世之前公布對自己當朝時期的歷史記載,否則會被定下違反祖制的罪過,不能入太廟。

  其中,最為典型的,莫過於齊太史前赴後繼的故事。「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杼)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乃舍之。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聞既書矣,乃還。」(《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3 明代的「倭寇」是日本鬼子對中國的一次殘暴的侵略?

  關於這一問題,小寒的文字《管中窺豹—由明朝貢貿易衰落與海盜活動看王朝沉浮》中有著很詳細的交代,倭寇之患前期的確是日本的浪人、海盜和末路武士引起的,但是中後期,真正的倭寇卻大多是中國人自己,這些人被明朝政府稱之為假倭。

  正史記載抗倭名將俞大猷感嘆說假倭居然佔到了自己所殺倭寇的八成到九成,實在是中國人搶殺中國人,鐵板釘釘的人民內部矛盾。不過還有一些倭寇,實則是荷蘭人和葡萄牙的海盜。

  4 青銅器中的鼎,相當於現在的鍋?是拿來煮肉的嗎?

  記得小編在兒時上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裡面的注釋說鼎相當於現在的鍋,並且一般拿來煮肉。這個看法,相信很多人都曾見過,並且認為是真理,實際上這次小學課本編纂中一個很弱智的錯誤。

  鼎,在商周的青銅文化鼎盛時期是重要的禮器,卻不是拿來煮肉的鍋。在祭祀活動中,祭司們會把事先就煮熟的肉,放入鼎中,然後鼎下加添了香料的柴火,持續加熱,以幫助碎肉保持溫度,讓祖先和天神可以吃到熱乎乎的碎肉,保佑國家的風調雨順。

  人家肉都事先煮熟了,你能把鼎當成是做飯的鍋?在這麼一個小細節上都誤人子弟,更何況我們課本裡記載的其他內容呢?

  5 中國人不用西式刀叉吃中餐?

  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認為刀叉這個東西是西方人吃西餐時才用的東東,在近代以來西餐傳入中國後,拿刀叉吃飯牛盤和匹薩成為一種國人小市民眼中的時尚,讓人不得不感嘆「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圓」~其實用刀叉吃飯的國人如此崇洋媚外,卻忽略了一個歷史事實,那就是在古代中國人也拿刀叉吃過飯。

  在河南安陽陰虛以及陝西、河北的很多歷史遺存中,出土了一套叫「匕」的青銅器——沒錯,正是「匕首」的「匕」。這是一種貴族用的食器,外形像今天的刀叉,是用來將釜(鍋)中的肉切碎,然後插入自己的容器裡食用的。這正是刀叉的雛形。

  6 日本人居然吃生魚片?生吃?這是倭寇變態民族性的細節體現?

  很多人對日本人生吃魚而感到驚訝和不解,甚至將其視為小鬼子變態民族性的體現,但殊不知,生吃魚是中國古代的傳統美食——魚膾。不單是魚,很多肉類,古代人都有生吃的吃法,被成為「膾」。

  中國人自周朝就有吃生魚的歷史記載了,以新鮮的魚貝類生切成片,蘸調味料食用,因為曾經落後於商人的周人認為肉被做熟後,會失去生肉的鮮嫩,因此索性涼拌吃生。一直延續到後世,在唐代,魚膾由遣唐使帶入日本,成為今天的日本主食。

  7 相撲是日本人的傳統活動?

  身邊的很多人對肥油油的日本變態男玩相撲而唏噓不已,其實這種看似變態的體育活動是由隋唐時期傳入日本的。這種體育活動,盛行於古代中國的軍旅。

  尤其是邊關將士中,不單可以強身健體,也可以鍛鍊將士的士氣和好勝心,一般獲勝者可以被領兵將官賜美酒和肉類若干,大快朵頤。到了日本,它被改造成了變態老肥男的小丑般的無聊。

  8 古代的科舉制度真的是萬惡嗎?

  這種說法盛行於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影響了很多人,好吧,可是我不得不打擊一下你們——課本再一次說了謊。科舉制度產生於隋朝,發展和確立於唐朝。最初的科舉考試分為明經和進士兩個門類。

  進士科側重考察三點,分別是詩詞歌賦的創作、對儒家經典的個人解讀以及時務策。前兩者不必解釋,而時務策是指考官會出一些朝廷當下面臨的種種社會問題或者重大決策,讓應試者據此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者舉出一些地方治理的案例,讓應試者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述。

  這一制度在清末八股文時代仍然可見。並且,古代的讀書人在被授予進士後,並非直接獲得做官的資格,他們還要進入中央的翰林院作為翰林,成為朝廷的文秘人員,負責處理和起草一些文書典籍,鍛鍊其實踐經驗,之後達到要求後,才能被吏部授予實缺,外放地方做官。

  9 李廣真的因功高蓋主而不被漢武帝封侯?

  民間一般認為李廣對漢朝抵禦匈奴的貢獻很大,匈奴對其聞風喪膽,李廣功高蓋主,功勞超過漢武帝本人,因此武帝封無可封,只能壓制他,不給他封侯拜相,甚至將其害死!事實的真相果真如此?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如此狹隘?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杜撰出的誤區。

  李廣在漢景帝時期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小將,是秦國騎軍名將和奠基人李信的後人,在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中作戰勇猛,因此被舉薦,進入朝廷的視野。他一生的實授官位不過是太守,是地方的邊疆軍區的一個軍政官員。

  太守秩比兩千石,並非高級統帥,沒有資格被封侯,再者,李廣一生在與匈奴的交戰中雖然也有亮點,但是這無法掩蓋他敗多勝少的現實。

  10 古代的史官地位都很低嗎?只是一個掌管祭祀和寫史的皇帝的弄臣?

  這種說法實在是業餘,多的不說,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在唐代,宰相不只一個,而是多個,而一般如何區別哪一個是政事堂的首相?一般,如果皇帝要求一個宰相兼修國史的話,那說明這個宰相的地位和能力是眾相中最高的!

  由此可見修史的重要性。房玄齡身居首輔二十多年,堪稱唐初第一相,而唐初的國史主要由其牽頭編纂。史官的地位和記史的地位可見一斑!

聲明:《盤點被誤解的十大歷史常識 不可不知》一文由排行榜123網註冊用戶 地老天荒 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本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可在,或發郵件到[email protected]處理!
同类文章
歷史上後宮嬪妃最常用的十大「上位」手段排行榜

歷史上後宮嬪妃最常用的十大「上位」手段排行榜

    古代皇帝,傳聞後宮佳麗三千人。那麼這麼多的妃子,皇帝卻只有一個。縱觀中華上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為了能成功上位,後宮佳麗們無所不用其極。而她們主要上位手段有哪些呢?     1、靠背景     史書當中記載的歷朝歷代的嬪妃,細看之後會發現,大多數的嬪妃都是有著一個好的家族背景的。之所以出現

歷史上最失敗的十大軍事發明排行榜

    現今,越來越多的發明被應用到軍事領域,軍事發明的目的是更好的完成戰鬥任務或提高軍事實力。談到軍事發明,你可能會想到隱形、太空武器、雷射武器這樣高科技的東西。不過,也有一些軍事發明,壓根就是然並卵,下面為您盤點歷史上最失敗的十大軍事發明。   歷史上最失敗的十大軍事發明TOP10:飛行航母

世界十大最珍貴文物 漢穆拉比法典上榜,曾侯乙編鐘是稀世瑰寶

  導語:文物主要指的是那些有歷史有價值的單品,這些文物基本上都是被博物館收藏了,即便是出售也是天價,極其珍貴,下面就整理了世界十大最珍貴文物,一起來看看吧! 一、漢穆拉比法典   在世界十大最珍貴文物中漢穆拉比法典想必是無人不知了吧,畢竟各種歷史課本中都能了解到有關漢穆拉比法典的歷史,距今也有

中國軍事史上最驍勇善戰的軍隊排行榜 虎賁軍僅排第二

  中國上下五千年,軍事史說起來也是很長,其中就有一些流傳後世的精彩,因為中國歷史上不斷有民變和起事,有很多非常英勇的軍隊受到世人的敬仰,你知道中國最厲害的軍隊有哪些嗎?,下面排行榜123網就來為您盤點中國軍事史上最驍勇善戰的軍隊,其中新四軍排名第八,項家軍榮登第一。   中國軍事史上最驍勇善戰的

盤點上世紀間諜使用的十大奇葩工具 糞便能定位?

    在上個世紀,間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不同派系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間諜,為了記錄獲得的情報資料,往往都會使用一些非常特殊的工具,下面為您盤點上世紀間諜使用的十大奇葩工具。 1.外套相機     「阿賈克斯相機」是蘇聯克格勃上世紀七十年代使用的隱藏外套相機,鏡頭隱藏在雙排扣
山海經十大火屬性神獸,第四戰鬥力最強,第七是萬獸之祖

山海經十大火屬性神獸,第四戰鬥力最強,第七是萬獸之祖

  《山海經》是上古三大奇書之一,其中記載了很多神秘且兇猛的山海遠古異獸。本期一起來認識一下山海經裡的火屬性神獸。 山海經十大火屬性神獸 1. 朱雀   朱雀是古代神話的天之四靈之一,是,與青龍,白虎,玄武合成四方神,引導試著靈魂升天的神鳥,在古代被尊稱為鳥中之王,是祥瑞的象徵。 2. 鳳凰
西漢十大城市,第一建立時間最長,成都是天府之國

西漢十大城市,第一建立時間最長,成都是天府之國

  西漢是公元前202年到8年,是劉邦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的一統王朝。本期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西漢時期的十大城市。 西漢十大城市 1. 長安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有長治久安的意思。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首善之都,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建立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之一。 2. 洛陽   洛陽是西

四大惡人的化身:揭秘上古四大兇獸

  中國上古四大兇獸,分別是四名「大惡人」的化身,也就是指三苗、驩兜、鯀與共工,他們都因為反抗權力者而被殺,死後精神不滅,被當權者侮為「邪魔」,也就是四大魔獸,分別對應:饕餮(tāotiè),混沌,窮奇和檮杌(táowù)。   四大兇獸之饕餮   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

【組圖】山海經異獸排名,吃人異獸中畢方排名第十

  山海經是總所周知的,裡面記載了大量的奇珍異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讓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像力。山海經裡的神獸異獸很多,下面為你公布山海經異獸排名,看看這些食人帶來災禍的異獸。   說起山海經裡的十大神獸估計大家都不陌生,分別是以下幾種神獸:   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著作的上古十大神

上古十大殭屍王,將臣是唯一沒有魂魄的殭屍王(殭屍祖先)

  關於殭屍的我們已經看過不少了,關於殭屍的傳說從古至今流傳著的也有不少,我們都知道的殭屍是一種不死不活,可以說是一種「長生不死」的一種存在。那麼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殭屍嗎?如果有殭屍,那殭屍是怎麼形成的呢?下面將為你介紹上古十大殭屍王。 一、上古殭屍王的創造者:犼   犼,是上古殭屍的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