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祭奠作文
2024-02-27 04:49:15
站在盧溝橋上望著天空中高懸的明月,讓多少古今中外的遷客騷人留下多少遐想。盧溝橋這座建於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及一一八九年從那時起,「盧溝曉月」就成為千年北京的燕京八景之一。
「盧溝曉月」因為清代兩代帝王的御筆題字,讓這座古橋多了一絲皇家的威嚴與氣勢。橫跨於永定河上的盧溝橋既是讓人流連忘的風景名勝更是成為從南方進入北京重要通道。
在清代,這裡既有熙熙攘攘進出北京的商隊和進城的人群,也有來往於橋上的文人墨客。既有望著天空中那輪明月感慨萬千的遷客騷人也有爬在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御筆題字的石碑前三跪九叩的的各地官員。踏上盧溝橋一定會被橋上的各種千奇百怪形態各異的獅子所吸引,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也數不清。聽著老北京人唱著這首歌去數橋欄杆上的石獅子的確也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清代愛新覺羅玄燁,這位康熙大帝也許受到了盧溝曉月這道風景名勝的吸引,一六九八年重修以後為了讓人記住這段歷史就在橋的西頭給自己立了一個功德碑,而風流倜儻乾隆皇帝來這裡遊玩的時候看到他爺爺的題字受到了啟發於是這位乾隆皇帝也就在他爺爺題字的功德碑對面給豎起了一個寫著「盧溝曉月」的石碑了。
來北京的人們可能更多的是去八達嶺長城觀光或者是在故宮感受皇家的威嚴與氣勢,要麼就在頤和園去領略皇家園林獨特的風光。現在的人們可能已經忘記了永定河上盧溝曉月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思緒與感受。
站在盧溝橋上遙望懸掛在空中的明月,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文人墨客更多的是對世事滄桑給這個世界留下巨大變遷的感嘆。白髮蒼蒼的老人更多的是去追憶青春年少時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給人留下的沒好回憶。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更多的是對橋欄杆上情態各異的獅子產生更多的遐想。
站在夜色輪罩下的橋上,附近抗日戰爭紀念館廣場上那些休閒的人們隨著動聽的音樂在翩翩起舞,盧溝橋上,望著靜靜的河水中那輪倒掛在水中的明月享受著一份寧靜真的讓人感受到了盧溝曉月不一樣的風情。
站在盧溝橋上望著深夜高懸夜空的明月,橋邊高大的宛平縣古城牆讓人瞬間有了穿越時空的感覺,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隆隆的炮聲似乎從那個時代來到了今天,盧溝橋上石獅子上,欄杆上的累累彈痕,宛平縣古城牆上子彈留下的一個個彈孔,炮彈爆炸後留下的豁口。這一切就象是兩位老人在給人講述那段讓所有國人難以忘記的苦難歷史。
正是宛平縣城外面的這座盧溝橋,這裡曾經是七七事變爆發的地方也是全面抗戰打響第一槍的地方。也就是這裡,讓人知道了一支永載史冊的部隊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也知道了為了抵抗侵略保家衛國壯烈殉國的兩位名垂青史的軍人趙登禹和佟麟閣將軍,更是讓人知道了這支部隊還有一支讓敵人談之色變的二十九軍大刀隊。
正是這個地方,最著名的盧溝曉月的風景名勝地,站在橋上望著夜空中的明月,望著橋邊高大的城牆,那些為國奮戰血灑疆場的身影仿佛又出現在眼前。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當時在宛平城外舉行挑釁性軍事演習的日軍,以一名士兵在宛平城失蹤要求進城進行搜查,當日軍的無理要求遭到宛平守軍拒絕以後悍然對駐守宛平縣城的守軍發動了進攻,正是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這天宛平縣城頭和盧溝橋上的槍聲標誌著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因為珍愛和平,我們回首戰爭。」這句名言無時無刻不再提醒我們不讓忘記那段歷史,不要忘記當年日軍發起的全面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亞洲人民帶來的深刻苦難,盧溝橋,這位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見證了當年為了抗擊侵略抵禦外辱的熱血男兒血灑疆場的場面,也見證了日軍的鐵蹄從她身上踏過燒殺掠奪的悲慘場景。日軍的殺戮沒有讓人們屈服,反而更多的激起了全民族奮起抗爭的決心。盧溝橋正是這裡歷史老人見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全民族那段無比悲壯的歷史。
如今的盧溝橋經過幾十年的風雨歲月,讓她重新了煥發起了青春也讓她看到了一個偉大民族重新崛起的時刻。盧溝橋作為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最主要的場所之一無時無刻不再講述那段歷史。告訴所有來這裡的人們不要忘記那些為了國家為了民族血灑疆場的人們,不要忘記那支讓侵華日軍聞之喪膽的軍隊。
今年,二零一五年八月十五日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及中國人民紀念抗戰戰爭勝利結束七十周年。作為一處燕京八景的風景名勝,她又重新煥發出充滿活力的青春。作為一個飽經歷史滄桑的老人,她依然在向世人講述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當年的硝煙已經不在響起,當年的吶喊廝殺已經成為過去,當年那些熱血男兒或是已經化作耀眼的星辰閃爍在美麗的夜空。或者是已經成為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許他們無法再次來到這裡,來到曾經戰鬥過的地方,但是,當所有參加過抗戰的老兵重新從這座橋上走過的時候一定會想起那段給他們留下無比深刻的而且是難忘的歷史記憶。
走在盧溝橋上,望著高懸在夜空的明月,望著高大的宛平縣城的古城牆,此時此刻的仿佛又看到了那些正在戰鬥的身影。雙手撫摸著橋欄杆和城牆上的累累彈痕,此時此刻更多的是對那些抗戰老兵的無比敬重,對那段歷史的深刻回憶。當年的那些抗戰老兵也許有的已經離開了人世,也許有些人正在海峽那邊隔海嚮往,也許有些老人正在來到這裡的路上。
站在重新煥發出青春的這座千年古橋上,望著月朗星稀的永定河、望著那座高大的城牆、我想所有來到這裡人們不再是對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曉月的留戀而是都想起那段歷史都會想起那些奮起抵抗外敵入侵的身影。過去的歲月已經不在,那些戰鬥的場景已經不再重現,但是,對於那些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的那些老兵,我們仍然不會忘記他們,站在盧溝橋上,沉靜在對過去的追憶,雙手撫摸著這座古橋,然後舉起右手對那些老兵敬上一個莊重的軍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