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待日本態度問題」出發
2024-02-19 22:47:16 1
在對待日本問題方面,歷史書上稱中日之間一衣帶水,千百年來為友好鄰邦。或許是編者由於種種原因而改變至此,但事實如何,還有待討論,就此打住,不作議論。
據我觀察,對待日本的態度可粗略統計為四種人:
1)討厭日本人。這類人多數為中老年人與其他涉世不深的年輕人與孩童。這一類人往往對提本人存在偏見,無法原諒日本人在中國的種種暴行。一看到「日本」兒子便馬上想到「小日本」三個字。面對部分日本人對中國友好的行為嗤之以鼻。有些嚴重的甚至一心希望日本成為階下囚。
往往這類人缺乏理性的判別能力,特別是敏感話題。一想到自己敏感的東西就頭腦發昏,把他們的一切都與南京大屠殺等罪行聯繫起來。輕的說他們有問題,重的說他們應株連九族。事實上這類人往往比較愛國,並同樣以此愛國,但他們大部分由於缺乏理性教育與認知,他們同時也是比較自私自負的一類人。往往會剛愎自用,不但對待日本人如此,只要有任何東西損害其利益,立馬對這個東西產生不滿厭惡的心情。永遠不會真正的深思熟慮。
2)喜歡日本人。他們大多數為青年女性,由於受到日本動漫與日本帥哥的影響而導致全方面的傾向。在這裡我稱其為「品牌效應」(本人編撰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所謂」品牌效應「就是只不看內容,只看品牌。通俗點就是這這類人要看某個節目,他們不看節目內容,只要節目中有自己喜歡的主持或明星就喜歡上了這檔節目。這就是「品牌效應」。同樣,喜歡日本的這類人實際上並不了解日本,而且大部分都沒去過日本。從客觀的角度來講他就是是「愛屋及烏」。喜歡日本所產的動漫與明星就覺得整個日本都是動漫的天堂,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帥哥美女。
這聽起來似乎很傻但這就是娛樂圈的「魅力」。往往這類人都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對於喜愛日本明星的人就是追星族。對於「追星族」的定義與概念我在這裡就不再多說了,凡是能夠理性看待這篇文章看待我的「不理性」的人都應對其有所了解。但對於動漫迷們喜愛動漫本身沒有問題,個人喜好而已。但我所說的這一類人卻很有問題。他們同樣多為女性,並且有很多在青春期中,但他們很多都不是壞小孩,有部分也是「好好學生」,夠得上是「品學兼優」的所謂的優秀分子。而這類人其實在某些方面已有「啃老族」與「好過族」的特徵了。有些為人老實卻相當膚淺,這稱為書呆。也有的看似比較叛逆但同樣膚淺,我稱其為傻帽。(註:書呆、傻帽等僅為修飾用語並無貶低之意)而其他的就屬於追星族了。凡是娛樂消遣低俗的玩意都能使他狂熱地痴迷。比如當代流行的「言情小說」、「韓劇」等等之類的「肥皂泡沫型」電視劇。當然把他們當成消遣我個人認為沒有問題,在這裡我指的是那些沉迷於此,以至於希望自己也化身其中的那一類人。
3)無視日本人。無視在這裡只沒感覺,如果解釋為看不起,那一屬於第一種了。這類人對日本人如何完全沒有任何看法,日本的生死存亡與自己沒有關係,無視日本的一切。
明白人其實用不著解釋就知道他們是屬於那種類型的人了。當然他們也不會是隱士。因為他們沒有憤世嫉俗不必隱居。在這裡就忽略而過了。
4)平等日本人。這類人大都具有較強的理性分析能力,關鍵是這類人學會從日本的角度看待中國,就是「換位思考」。如果有人做到了這點並以此感觸生活那他就會驚奇地發現世俗許多所謂的煩惱憂愁都只是自己的一時偏見。當然能夠平等對待日本並非僅僅理性者所能,也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長輩的教導或通過博覽群書所得到理解到的。
這類人大都具有較高的修養和自我辨別能力。如果能認知到這點,實屬不易。因為能夠平等對待日本,從本質上講,他們也就能平帶對待生活的一切。然而儘管平等對待日本人,但是個人理解不可能相同,但毋庸置疑的一點是這類人如果你問他對日本人看法怎麼樣他是肯定不會跟你說喜歡或者討厭的。
或許有人會問我我屬於哪一類,作為90後的初中生,能認知到這點更加不易。但我並非自吹自擂,在我周圍所認識的同學屬於第一與第二中的多數,而許多我接觸過的青年也同樣。
因此我在這裡不得不質疑,是什麼使一個連90後初中生都想到的問題卻迷惑了一大批青年人甚至是所謂的高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