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體驗問問魔鏡 最值得買的智能後視鏡

2023-08-01 20:07:49

    我是一個有「帶電設備潔癖」的人,這是科技媒體人的常見病,具體表現就是自己常用的一切帶電的設備,比如手機、電腦、pad、甚至汽車,凡是能「設置」的,都必須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無比細緻的設定,並且不允許出現任何不好的以及不符合自己習慣的使用體驗。這個病也給我帶來過一些困擾,比如和同事借來新發布的某款手機希望體驗一下,花了好幾個小時設置手機、下載軟體、設置軟體……完成這一切後,第二天早上告我手機要還了……好悲催。

    正因如此,之前有過一些車載智能設備的體驗機會,比如各種車機、HUD等等,但凡需要專門安裝的,我基本都拒絕了,因為我只要有一絲絲不確定它能給我帶來良好的使用體驗,我是不會放心別人來拆我車的,萬一後悔了咋辦。但這次出門問問發布智能後視鏡:問問魔鏡,我甚至很主動的向出門問問的朋友申請來了這個率先體驗產品的機會,因為我覺得它真的是一款可以提升我的駕駛體驗的好產品。

我能在安裝詳細體驗之前做出如此判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我用過出門問問的兩代Ticwatch智能手錶,對它的產品體驗、語音識別等方面有著非常不錯的印象。
2、在問問魔鏡的發布會上有機會對該產品進行了初步體驗,感覺各方面都符合我的預期,沒有什麼讓我特別接受不了的槽點。
3、問問魔鏡支持原車後視鏡的無損換裝,且外觀設計低調美觀不突兀,不像很多產品是綁在之前的車內後視鏡上的,裝上之後會有比較濃重的後裝山寨感。

出門問問是個什麼公司?

    出門問問是Google在中國投資的惟一一家人工智慧公司,最專注於語音語義識別、圖像識別分析等技術,在去年和今年推出過兩代Ticwatch智能手錶,在全球市場均有非常不錯的表現,銷量超過18萬隻,個人感覺在產品邏輯、使用體驗等方面,甚至優於很多國際大廠的安卓智能手錶,做為初創公司來講已經是很亮眼的表現了。

    通過幾次和出門問問的接觸,我覺得這是一家絕對技術驅動型公司,實體的硬體產品只是為了最大程度的展現和承載自己的技術。無論是智能手錶還是智能後視鏡,這種賣給個人的消費品的銷量肯定不是出門問問最終極的追求。對於其他競爭對手而言,很不幸出門問問的技術看起來很不錯,更不幸的是它們的產品看起來也挺過硬的。

智能後視鏡是一個好的產品形態嗎?

    車載智能設備,無非就是找個能放屏幕的地方,那麼現在看來無非就3種:車機、HUD、後視鏡。車機的成本太高,先不說系統層面,匹配車型都十分的困難,不同車型的屏幕尺寸、位置、外框模具都不一樣,而且安裝困難、生產成本也更高昂,之前那些做智能車機的初創公司,雖然有使用體驗不錯的,但礙於產品形態,基本沒有活下來的。而HUD呢,屏幕小精度低,無法顯示太過複雜的內容,而且產品本身集成度較低,粘在儀錶板上大多都會顯得非常難看,從調性上看就輸了。

智能車機和HUD我覺得都不是最優的後裝車載智能設備的產品形態

    而車載後視鏡則是一個相對摺中的選擇了,適配不同車型頂多需要不同的底座支架,可以兼顧行車記錄儀等功能,產品集成度更高,安裝位置也不會對駕駛有什麼安全方面的影響,而且現在已經有聯發科推出MT8665這樣的專門解決方案,產品開發的門檻被進一步降低。

聯發科MT8665解決方案

    不過後視鏡車載智能設備也有一些弊端,由於尺寸所限,屏幕不可能做的太大,且位置較高,觸屏操作需要抬手等等,因此完全使用觸控螢幕操作是不現實的,語音控制就成為了最合適的解決方案。要知道語音操作是一個更適合私密環境下使用的功能,雖然iPhone的Siri很強大,但在辦公室、公交車上這樣的開放環境下使用多少還是有些彆扭,所以你很少看到有人在公共環境使用手機語音。而車內則是一個私密的多的個人環境,使用語音並不會讓人覺得有主觀上的不適,所以只要語音識別做得好,那麼智能後視鏡的使用體驗就能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保證。

外觀設計和安裝

↑ 問問魔鏡採用膠囊式的包裝,挺新穎的,大的膠囊是後視鏡本身,小的是問問魔眼,問問魔眼是問問魔鏡的一個選配件,單獨的前視攝像頭可以實現車道偏離報警、前車碰撞預警、前車啟動提醒等智能駕駛的功能。

↑ 問問魔鏡需要拆下原車後視鏡安裝,不同車型適配不同的後視鏡支架。

↑ 問問魔鏡本身,比一般的車內後視鏡要大一些,但並沒有大的很過分,整體都是塑料材質,但做工還是比較不錯的,拿在手上有分量,一圈銀色的裝飾提升了檔次感,下方的按鍵和紅外線傳感器也並沒有顯得很突兀,是很容易被大眾接受的造型。在噴塗工藝方面,據稱使用的是頗為高端的「手感漆」,不過說實話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 問問魔鏡下方中央是電源鍵,短按可以關閉屏幕,長按則是開關機。兩邊的開孔兼具散熱和麥克風收音的作用。

↑ 問問魔鏡背部,比較密集的布置了行車記錄儀攝像頭、喇叭、麥克風及散熱接口等,這一面在安裝好之後我們是基本看不見的,不過即使這樣問問魔鏡也並沒有設計的很凌亂,兼顧了一些對稱的美觀。

↑ 問問魔鏡和供電、問問魔鏡以及可以另外再選配的倒車後視攝像頭,都通過不同的接口連接,有防呆設計,肯定不會插錯。

↑ 在問問魔鏡頂部設計有與問問魔眼連接的mini USB接口,以及行車記錄儀TF卡插槽、sim卡插槽,以及可以用來通過轉接線實現U盤連接的micro USB接口,這些接口和插槽都有保護蓋覆蓋。

↑ 問問魔眼本身,它帶有一個單獨的喇叭,一些預警報警提示音都是從這個自帶的喇叭發聲的,下方的按鍵可以進行音量調節。

↑ 問問魔眼通過3M膠粘貼在前風擋上,裡面的鏡頭可以調整角度,以適應傾斜度不同的風擋。

↑ 問問魔鏡側方的撥杆就是用來調節前視攝像頭角度的。

↑ 另一側則是連接問問魔鏡的mini USB口以及散熱口。

↑ 問問魔鏡裡配備的安裝線束,問問魔鏡是直接從汽車保險盒的ACC取電的,並自帶降壓線,點火自動通電熄火自動斷電,並不能通過點菸器的12V電源取電,並且隱藏式的布線存在一定的門檻,因此除非是精通汽車的專業人士,否則不能自行安裝。

↑ OBD模塊,配合問問魔眼使用讀取行車數據信息。

↑ 不過對於專門的汽車裝飾美容店或修理廠來說,這點兒工作就是小case了,基本隨便哪個小工或者學徒都能搞定。可能不同的人差別就是在活兒幹的漂亮不漂亮上,我這個人比較摳細節,對隱藏走線的要求比較嚴格,一直盯著工人在幹活兒,就是為了能很好的把線藏起來,做到完全的無損安裝。

↑ OBD模塊需要插在車輛的OBD插口上。

↑ 整個安裝過程1個小時之內可以搞定,線材完全藏好之後,問問魔鏡和整車的觀感還是比較協調的,完全沒有違和感,不像個後裝設備,這點我還是比較滿意的。

↑ 問問魔鏡的大小比起原本的車內後視鏡要大一些,因此視野也大一點。沒有點亮屏幕的時候,它就是一個普通的後視鏡,觀察後方的效果很好,且有一定的防眩目功能,夜晚體現的比較明顯。

↑ 但點亮屏幕之後,顯示的內容或多或少的會對後方觀察造成影響,白天還好,晚上則基本無法通過後視鏡觀察後方了。

↑ 問問魔眼需要安裝在風擋玻璃中線偏右的位置,靠上一點安裝從駕駛位完全看不到魔眼本體,被問問魔鏡完全擋住。問問魔鏡後方還是會有一小段線材裸露在外,剩下的大把線都被我塞到了頂棚裡,說實話這些線材不少,如果我的車頂棚再緊一些,可能都塞不進去了。

↑ 圖中右邊的插頭是問問魔眼的直頭mini USB接頭,可以看到已經頂到我的頂棚了,如果再想往上掰後視鏡已經做不到。恰好這是我能用到後視鏡觀察後方的合適位置,如果還需調整的話,就尷尬了。建議問問魔鏡將這根線換成彎頭的,會改善很多。

整體界面

↑ 問問魔鏡的屏幕尺寸大小為7.84英寸,解析度1280×400,雖然達不到視網膜級別,但由於觀看距離比起手機要遠一些,因此從觀感上講清晰度還是不錯的。它的主要顯示界面分為4部分,問問魔鏡使用的就是一個深度定製的安卓界面:

1、常駐快捷操作,包括返回按鍵、語音激活按鍵、音樂界面喚醒按鍵
2、常駐位置信息/導航信息界面,在沒有進行導航時,這裡顯示指南針和當前位置,導航進行時,則會顯示行駛方向、距離、到達時間等最基本的導航信息
3、App操作區域,除了高德地圖導航會全屏顯示之外,其餘的所有操作都是在這個區域進行的。可以看到在每個標籤下方都有獨立的快捷方式,可以對最常用的操作提升效率。
4、狀態欄,顯示信號強度、藍牙開關、FM開關、OBD連接狀態等信息,與智慧型手機狀態欄相同

↑ 在屏幕右側的狀態欄從右往左划動,就可以呼出快捷操作面板,包括亮度、音量、以及一些快捷方式的開關,邏輯上和智慧型手機是相同的。

↑ 如果沒有進行導航,屏幕會自動休眠,用來盡心盡力的完成一個後視鏡的最基本工作。顯示屏的亮度也可以根據環境自動調節,使用下來在夜晚能準確的降低屏幕亮度,但白天有時候不能自動將亮度調到最高,和後視鏡有些幹擾,不過這都是軟體升級層面就能解決的小問題。

↑ 問問魔鏡帶有微光模式,算是可以兼顧顯示與後視鏡的功能,但在晚上,由於屏幕並非OLED,微光模式也有背光點亮,還是會對後視鏡效果有輕微的幹擾,所以我選擇的是徹底關閉顯示屏而非微光模式。

↑ 問問魔鏡主要的操作模式還是語音而不是觸控螢幕,畢竟觸控螢幕在駕駛時是不夠安全的。問問魔鏡可以依靠「你好問問」來呼出語音助手,或者直接說出「上一首」「下一首」這樣的指令直接進行操作,也就是說它的語音系統是隨時處於待命狀態的。為了防止乘客對話或者收音機出現關鍵詞誤操作出發語音控制,問問魔鏡可以設置只接收主駕位置的語音指令,還是比較貼心的。經過實際測試,開啟「主駕收聲」後,確實是在其餘的幾個位置,除非很大聲音的喊出「你好問問」,否則都不會觸發語音助手,而主駕駛位置只要自然音量輕輕的說出語音指令,都能正確完成操作,還是挺黑科技的感覺。

↑ 問問魔鏡兩側有兩列藍色的幽幽的LED燈,叫做「閃閃」,當語音助手被喚起時,閃閃會同步呼吸閃爍,給你更強的交互體驗。同時閃閃在配合問問魔眼實現智能駕駛提醒時,也能同步閃爍。

↑ 這是問問魔鏡裡列出的一些語音操作指令,可以看到基本全面覆蓋了從設置、導航、音樂等各個方面的操作。我說出門問問的語音識別是很強大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其對自然語義的理解,上面這些只是示例,你不必完全的按照同樣的詞彙及語序來發出語音指令,正常人怎麼說話,你就怎麼跟問問魔鏡說話,它基本都能準確的理解你的意思,並且還能根據上下文來進行連續的語音操作,這聽起來似乎沒什麼難的,但其實要實現真的不容易。我不知道您之前用沒用過其它的語音操作為主的產品,比如兒童機器人之類,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做的不好的,用起來的體驗簡直渣到不行。那麼問問魔鏡的表現到底怎麼樣呢?答案是很令我滿意,下文中有語音操作的視頻您可以直接觀看。

導航界面及語音操作

↑ 問問魔鏡使用的是定製版的高德地圖,常規功能和手機及車機版的沒有什麼區別,日常導航非常好用,可以實現路況顯示、躲避擁堵等導航功能。

↑ 支持下載高德離線地圖

↑ 導航數據包也可以下載,與手機版的高德地圖完全一樣,離線地圖和導航數據包都存儲到本地後,導航就十分省流量了,基本只是供路況信息查看就好。

↑ 高德地圖的設置界面,包括郭德綱語音、林志玲語音也可以下載選擇。

娛樂功能及其他操作、手勢操作

↑ 網易雲音樂界面

↑ 喜馬拉雅界面

↑ 考拉FM界面

↑ 問問魔鏡支持FM信號發射,這時只需要將車上的收音機調整到相應的頻率,就能收聽問問魔鏡的網絡音樂了,當然手機通過藍牙可問問魔鏡相連後,手機裡的音頻也可以再次通過問問魔鏡的FM發射到汽車音響播放。如果你的車配置較低,不支持藍牙不支持AUX,那麼通過問問魔鏡的藍牙和FM發射功能,也算是繞了一個大彎兒讓你的車載音響支持藍牙了。

↑ 問問魔鏡的按鍵左邊有一個紅外感應器,可以感應手勢,支持手搖喚醒語音助手、左右擺手切歌以及遮擋手勢拍照。在實際使用中,由於問問魔鏡可以靠語音完成幾乎所有常用操作,而且很方便,所以我幾乎沒有用到過手勢功能。尤其是手勢拍照,在抬手操作觸控螢幕時總會被認為是要拍照,所以我就乾脆關掉了問問魔鏡的手勢功能。

魔眼及行車記錄儀

↑ 問問魔眼在主界面有單獨的標籤,可見權重還是很高的。它可以實現車道偏離報警、前車碰撞預警、前車啟動提醒等智能駕駛的功能,屬於主動安全系統的一部分。

↑ 問問魔鏡採用一顆44°的窄視角攝像頭,基本和人眼的視角相同。將問問魔鏡貼在風擋玻璃之後,我已經將攝像頭的角度調到最大,才能滿足合適的取景區域,如果風擋更為傾斜的話,可能攝像頭就會朝天照了,建議之後的產品出門問問可以進一步加大魔鏡的攝像頭調整角度,以適應更多的車型。

↑ 前車碰撞預警和車道偏離提醒可以進行靈敏度的設置。如果系統檢測到有危險情況可能發生,就會通過問問魔眼的揚聲器,搭配問問魔鏡的「閃閃」功能,一起發出提醒。

↑ 由於行車過程中不好拍照,這裡借用一張問問魔鏡發布會上的照片。問問魔眼可以識別車道線信息,以及前車與你的距離,並通過距離變化計算出相對速度,從而實現碰撞預警、前車起步提醒等功能。

↑ 不過在使用的過程中我發現,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情況下,問問魔眼的識別程度相當高,基本不會出現誤報漏報的情況,但到晚上光線不足的條件下,問問魔眼的識別程度就有所降低了。

↑ 問問魔鏡的行車記錄儀鏡頭,使用的是一顆150°廣角的鏡頭,有f2.0的光圈,因此夜晚拍攝效果也不錯。上圖為我在地庫拍攝的一張行車記錄儀的畫面,光線很暗,但整體依然比較清晰。

↑ 問問魔鏡自帶降壓線,可以實現停車監控,同時其他的一些基本的檢測到碰撞視頻加鎖等功能也都具備。由於問問魔鏡可以實現和微信的聯動,它拍攝的照片可以直接發送到微信,十分方便。如果進一步選配,還能安裝後視倒車攝像頭。

↑ 想觀看之前拍攝的視頻,除了可以在本機上觸屏操作之外,問問魔鏡也支持wifi連接手機無線傳輸及查看,在發生事故取證時還是非常方便的。

↑ 手機端通過wifi連接讀取行車記錄儀顯示的畫面

↑ 行車記錄儀實拍畫質

微信及Ticwatch手錶聯動

↑ 問問魔鏡與手機聯動交互的方式並不是App,而是通過微信服務號。只要關注了問問魔鏡的公眾號並進行綁定,就可以使用了。

↑ 問問魔鏡服務號的主要功能分為三大塊,快捷方式簡潔明了,純傻瓜使用。

↑ 在微信裡設置好家和公司的地址,就可以直接在問問魔鏡裡對其使用「回家」「去公司」這樣的語音指令了。注意哦,必須在微信裡設置,就算你在高德地圖中註冊用戶且設置了公司和家庭地址也是沒用的,問問魔鏡語音無法調用高德地圖的註冊用戶信息。

↑ 行車軌跡功能,無論是否使用導航,只要問問魔鏡通電,就會記錄每次形式的時間和路徑,並在每次行程結束之後都可以通過手機查詢。所以這個功能最好不要讓老婆知道,要不然你每天開車去了哪兒,都逃不過她的眼睛……

↑ 在每次停車熄火之後,問問魔鏡都會向你的手機推送一條信息,包含停車的實時位置和行車記錄儀拍攝的照片,這對於沒有固定車位的朋友,或者在機場這樣的大型地庫停車找車,是非常好用的功能,必須表揚一下。

↑ 如果你在手機上設置好導航目的地,可以自動發送到問問魔鏡,上車點火之後就會自動開始導航,非常方便。

↑ 問問魔鏡還可以和Ticwatch手錶進行聯動,不過由於手頭沒有手錶所以未能體驗。不過從發布會上的演示來看,有一定的可玩性,顯得十分高科技,但究竟能不能很好的提升操作效率,還有待觀察。

使用體驗總結

    我用了問問魔鏡大概一周多的時間,相比之前有機會接觸到的其它車載智能設備,它給了我很不錯的使用體驗,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短板,也沒有視頻播放這種影響駕駛安全的花裡胡哨的沒用功能。問問魔鏡確實是一款實際的從駕駛者角度出發的智能產品。

    問問魔鏡是一款你可以完全使用語音功能順暢進行絕大部分日常操作的產品,它觸發語句+操作指令的喚醒形式、應用中無需觸發詞的順暢的對話語義理解、在任何情況下(導航、音樂播放中)隨時待命的語音助手,是技術層面突破帶來的更好的使用體驗。

    而問問魔眼這樣的智能駕駛輔助設備,毫無疑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升駕駛安全性的,不過我認為這更多的是出門問問落在實體產品上的一次技術驗證,在積累了更多的數據以及實際應用場景之後,它的最終目標一定是和汽車主機廠進行合作的前裝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和電子輔助轉向、自動剎車等汽車基礎設施的配合,真正走向自動駕駛這條路。

    包括問問魔鏡本身,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門問問基於現有產品形式對智能語音車載系統的一次技術驗證,最終目標和智能駕駛輔助一樣,都是與車廠合作的前裝模式,toB可能才是真正的大市場,也是能徹底推動人們駕駛生活方式的最優途徑,出門問問應該是一個有這樣抱負的公司,不會僅僅是做好一款產品為了賣的好而已。

問問魔鏡的主要優勢:

1、設計做工比較出色,能與汽車內飾完美融合,沒有違和感
2、UI美觀,交互人性化,導航娛樂等最基本的功能可以做到85分以上的使用體驗
3、問問魔眼的輔助駕駛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形式安全性
4、全局語音控制非常好用,基本功能完全擺脫觸屏操作
5、行車記錄儀、微信互聯發送停車位置記錄行程信息等滿足痛點

問問魔鏡的可提升之處:

1、安裝依然具有門檻,一般用戶無法自行完成
2、如聽歌較多,需要流量支持,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顧及使用成本

值得購買嗎?

    問問魔鏡本身的價格是2499元,搭配問問魔眼的價格是799元,目前眾籌期間魔鏡+魔眼的套裝是1999元。這個價格不算便宜,但按照眾籌價格來說,結合它的使用體驗,我覺得是物有所值的。看看目前網絡上比較熱銷的智能後視鏡,從幾百元到三四千元都有,這樣看來眾籌期間的問問魔鏡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那麼誰更適合買它呢?如果你的車本身不帶有任何的主動駕駛輔助系統(主動巡航、車道保持等),也就是車內後視鏡附近沒有太多的攝像頭傳感器之類的,應該都能夠比較方便的安裝。如果你的車配置比較低,沒有藍牙、沒有導航,那麼使用問問魔鏡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你的駕車出行體驗,科技感滿滿。即便你的車帶導航,問問魔鏡高德地圖的導航體驗也能秒殺99%的車載自帶導航,價格可以接受的話,也值得安裝。

    問問魔鏡可以使用聯通、移動、電信網絡的4G卡,我使用一周多,用流量下載了高德地圖的離線地圖和導航資料包,一下400MB就幹掉了……所以建議大家最好還是能找個有無線網的地方,或者用優盤來進行離線地圖的更新。如果比較頻繁的使用行動網路聽歌的話,我覺得一個月2-3GB的流量是可以幹掉的,這時你就需要一張便宜的數據流量卡了,這部分使用成本,您還要衡量一下。

    最後總結一句,問問魔鏡是我目前接觸過的最值得購買的車載後裝智能設備。■

同类文章
採用四維圖資!朗視通A45升級版體驗

採用四維圖資!朗視通A45升級版體驗

  現在GPS市場中品牌可謂多如牛毛,對於消費者而言,如何能在諸多選擇中找到最好的,確實是一門藝術。不久之前小編曾經體驗過朗視通A45,覺得這款產品從外觀到配置都很不錯,但弱點就在於數據方面。好在最近朗視通正式和四維圖新合作,推出內置權威圖資的新A45,讓這款產品的性價比更加提升。目前這款產品已經抵
由外到內的不凡 美格GP110導航儀評測

由外到內的不凡 美格GP110導航儀評測

  在我剛接觸電腦的時候,就聽過美格(MAG)牌子的鼎鼎大名,購買一款美格的瓏管顯示器就成了我的夢想。雖然這個夢想最終未能實現,但美格這個牌子卻被許多人所記住。  現在桌面顯示器已經進入液晶時代,美格顯示器好像沒了以前那種風光,不過東方不亮西方亮,這個品牌卻開始涉足GPS行業,並且推出多款重量級產品
開創GPS應用 夢天遊303安全助手評測

開創GPS應用 夢天遊303安全助手評測

    國內消費者認識GPS多是從美國電影的情節中,而真正接觸則是車載GPS導航儀的興起。確實,導航是GPS技術民用的一個重要領域,是消費市場上的GPS產品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不過這並不是全部。在很多GPS應用比較成熟的國家,包括GPS追蹤器、報警裝置也是很一類很常見的產品。    國內市場上最早的G
千元價位超值選!依路行3505A入手感想

千元價位超值選!依路行3505A入手感想

  雖然現在4.3英寸屏幕機型銷售相當火爆,但小編覺得若從能耗和價格方面考慮的話,3.5寸機型可能更加實用一些——畢竟在開車的時候,語音提示起的作用遠大於屏幕提示。現在歐洲市場佔據大部分份額的還是3.5寸機型也說明了這一點。最近依路行3505A抵達泡泡網評測室,這就是一款實用至上的小屏機型,下面小編
國際GPS大牌主力機 麥哲倫8200C評測

國際GPS大牌主力機 麥哲倫8200C評測

    雖然有學者認為鄭和曾早於麥哲倫一個世紀完成了環球航海,並測繪出了完整的世界海圖,但麥哲倫依然是目前公認的首位完成環球航海挑戰的航海家。今天,即使小學生也會知道麥哲倫這個名字。的確,麥哲倫是現代文明啟蒙時期的最重要、對人類進步貢獻最大的人物之一。如今,麥哲倫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歷史任務,它更是人
藍牙免提+寬屏導航!麥哲倫8250C評測

藍牙免提+寬屏導航!麥哲倫8250C評測

    麥哲倫,美國專業消費電子產品、測繪產品、GIS和GPS導航定位產品的領導者,其生產手持GPS產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89年。RoadMate車載導航、explorist手持導航都是得到市場認可的產品。在國內玩家中熱炒的探險家系列、子午線系列都是都是銷魂尤物。    麥哲倫導航定位公司前身是美
5年免費地圖升級!紐曼S999評測手記

5年免費地圖升級!紐曼S999評測手記

  在MP3行業,紐曼是鼎鼎大名,而其顯然不滿足於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於是進軍更多的領域。我們還記得去年年初,紐曼天下通E666一上市就賣1999元,終結了GPS的暴利時代。從那以後紐曼也陸續推出了多款導航產品,銷量都還不錯。總的來看這些GPS還是繼承了紐曼MP3一貫的高性價比,適合手頭不是太富裕的

閃耀迷人 威仕特R1讓行車「媚視」無限

    隨著國內道路交通的不斷變化,以及汽車保有量的飛速增長,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繁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而當出現事故糾紛和蓄意碰瓷的情況時,當事者往往百口莫辯,而此時能及時記錄行車軌跡的行車記錄儀產品便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日前,國內知名預警儀品牌威仕特,與國際優異水晶品牌施華洛世奇合作打造了
周鴻禕費心了 360行車記錄儀今日預售

周鴻禕費心了 360行車記錄儀今日預售

    周鴻禕和雷軍的互撕,在老周淡然的微博回應下收場,誰輸誰贏咱先不多說,那最後一句話可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送你個360行車記錄儀。等會兒,360還出行車記錄儀了?我怎麼不知道?趕緊查查看。不少人是這麼想的吧,這就對啦,就跟這兒等著你呢。折騰半天推一把自家的新產品,老周你費心了。哦對了,360行
CES Asia 2016:360硬體端戰略路線圖公布

CES Asia 2016:360硬體端戰略路線圖公布

    泡泡網CES Asia 2016前方報導團隊發回最新消息:中國網際網路安全領軍者360正在為「安全第一」的基因注入新元素。在11日於上海開幕的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上,360公司旗下包括智慧型手機在內的主流智能硬體設備進行了展示。主打安全元素、深度融合人工智慧技術成果的其中,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