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建成全國首家省級GIS雲服務平臺
2024-01-27 07:10:15 2
泡泡網資訊頻道12月10日 近日,我國首家基於私有雲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搭建而成的省級公共服務平臺——江蘇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政務版)正式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鑑定,中國工程院劉先林院士、南京大學李滿春教授等專家參加了驗收鑑定會。專家組認為,項目實現了GIS雲服務平臺——「測繪?雲」,提供了虛擬數據中心、GIS伺服器、空間資料庫等多層次、全方位、立體的雲端服務,創新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模式平臺,成果總體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示範應用領域廣泛。為了切實轉變基礎地理信息服務方式,推動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更好地統籌地理信息資源的利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依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測繪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7]30號)和《全國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綱要》,制定了《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專項規劃(2009—2015年)》。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局作為國家第一批分平臺建設試點單位,於 2011年完成了公眾版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江蘇」的建設。之後,在2012年3月,該局又與全球最大的GIS技術與服務提供商Esri公司合作,啟動了基於主流GIS應用平臺ArcGIS的「江蘇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政務版)」(以下簡稱「政務版平臺」)建設。
政務版平臺建設的總體目標為:依託江蘇省最新的基礎測繪成果,有效整合公安、民政、公路、水利、交通等部門的權威行業數據資源,搭建面向政務應用的省級公共服務平臺,探索平臺的服務模式和應用模式,引領各政府部門、各委辦局開展深度應用,大力推進江蘇省空間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服務保障能力。在建設過程中,充分總結省內相關單位已建的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及國內其他省已建的公共服務平臺成功經驗及教訓基礎上,充分調研和分析各委辦局應用需求,圍繞「數據最新鮮活、平臺最實用、技術非常先進」的目標,遵循國家相關標準規範、依託技術創新和數據優勢,打造一個全新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記者從驗收鑑定會上了解到,新建成的政務版平臺在數據、平臺架構以及服務模式等方面均有創新。首先,平臺以最新的1:1萬基礎測繪數據為基礎,基於共建共享協議搜集了多個廳局權威專題數據,並依託天地圖主節點和江蘇節點數據融合項目,整合了覆蓋江蘇全省的多個解析度衛星及航空影像圖、江蘇省地勢、地貌圖、水系圖、交通圖等多類數據,打造最新、最權威、多時相、多角度反映江蘇省情省貌的公共服務平臺數據集,具有現勢、統一、權威、詳盡等特點。
在架構方面,政務版平臺基於虛擬化和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以及Esri公司的ArcGIS平臺軟體打造了雲架構,具有穩定、彈性、靈活、集約、安全、開放等特點,可為政府部門提供彈性的、高可靠性的不間斷地理信息服務。
此外,該平臺還帶來了服務模式方面的創新。它基於「測繪?雲」平臺「四層一端」服務架構體系,可為組織和用戶提供全方位的、立體的、多層次的雲租用服務,是一種全新的、按需的、安全的、可配置的GIS服務應用模式和GIS系統建設方式。所謂「測繪?雲」,指的是在江蘇電子政務內網搭建的一個由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等構成的基礎資源池,實現由GIS桌面、空間資料庫、GIS伺服器等構成的強大GIS計算能力。而「四層一端」則指的是虛擬數據中心等四個服務層和雲服務管理端。
為了形象地說明「雲服務租用」模式較之「傳統自主建設」模式所具有的一鍵申請、全程租用、無縫覆蓋、靈活拓展、綠色經濟等優越性,現場的技術人員還向驗收組領導與專家演示了如何便捷地在政務版平臺上通過「一站式雲」服務租用構建混合GIS平臺站點。該演示以某個廳局需要構建一個支撐日常業務的地理信息系統為例,在傳統應用場景下,該廳局需要搭建一個機房環境(如果用到保密的基礎地理信息還需建設保密機房),需要購買幾臺伺服器、GIS平臺軟體、資料庫軟體等等,費用大、項目周期長且需要專業人才配合。而基於江蘇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測繪?雲」提供的「四層一端」服務,可以較低成本、快速搭建,無需操心數據保密、機房維護、專業人才缺失等問題。一個通過「傳統自主建設」可能需要花費幾百萬,耗時大半年的項目,通過「雲服務租用」模式,只需支付少額設備使用費,數小時內就能建立起來。
今後,政務版平臺將為政府重大決策、電子政務建設、應急指揮等提供統一、權威的空間定位基礎,對促進江蘇省信息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通過地理信息在線服務將從根本上改變當前的地理信息服務模式,形成國家、省、市三級協同式地理信息網絡服務體系,為政府、專業部門等提供權威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務,有效緩解地理信息服務需求矛盾,大幅提升江蘇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