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4.23世界讀書日的由來作文
2024-02-16 20:55:15
第一篇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旨在讓各國政府與公眾更加重視圖書這一傳播知識、表達觀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時希望藉此鼓勵世人尤其是年輕人去發現閱讀的樂趣,增強對版權的保護意識,並對那些為促進人類的社會和文化進步做出不可替代貢獻的人表示敬意。選擇4月23日是因為這一天在世界文學領域具有紀念意義。世界文學巨匠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和加西拉索・德・拉・維加都是在1616年4月23日逝世的,許多著名作家如莫裡斯・德呂翁、弗拉基米爾・納博和曼努埃爾・梅希亞・瓦列霍等也都是在4月23日出生或辭世的。
從世界各地來看,讀書節已成為當代社會的文化景觀,而且是最近20年的新風潮。不過,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讀書節」,最早可追溯到1926年西班牙國王首次設立的「西班牙自由節」,並把偉大作家塞萬提斯的生日10月7日作為這個節日的慶祝日。
1930年慶祝活動移到4月23日――塞萬提斯的忌日,碰巧這一天也是加泰隆尼亞地區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的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加泰隆尼亞的婦女們就給丈夫或男朋友贈送一本書,男人們則會回贈一枝玫瑰花。由此相沿成習,如今每到這一天,書籍減價10%,玫瑰花的價格則陡然上漲。
世界讀書日就來源於此。巧合的是,這天是著名作家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3位著名文學大師的辭世紀念日,又是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法國作家莫裡斯・德魯昂、冰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拉克斯內斯等多位文學家的生日。巧合之外,則是人們對書籍的熱愛和對閱讀重要性的深層認識。主旋律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患病還是健康,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智慧財產權。
第二篇
4月23日是第20個「世界讀書日」,節日的初衷就是為了呼籲更多人去讀書,愛讀書,好讀書,要求人人讀書,讓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鼓勵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發現讀書的樂趣。20xx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這是繼20xx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倡導全民閱讀」後,再次將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在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書香社會」。
然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娛樂的多樣化和通訊工具的便捷化發展,人們的閱讀方式轉變為電子閱讀,紙質書籍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在全民讀書日到來之際,我們呼籲越來越多的市民拾起書籍,靜下心來,在知識的海洋遨遊。
讀書日的由來
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稱「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擇4月23日的靈感來自於一個美麗的傳說。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的忌日,也是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加泰隆尼亞的大眾節日「聖喬治節」。傳說中勇士喬治屠龍救公主,並獲得了公主回贈了禮物——一本書,象徵著知識與力量。每到這一天,女士們就贈送丈夫或男友一本書,男人們則回贈一枝玫瑰。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於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