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哪五毒,五毒之首又是什麼?
2023-04-01 22:53:29 1
「端午節」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晉的「風土人情」中:「仲夏端午節是指五月五日,與夏至相同
199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它也被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包括春節、和中秋節。端午節不僅在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而且在世界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使在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在端午節這天舉行慶祝活動。在民間,有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習俗,如包粽子、掛茵陳、划龍舟和吃黃武等。在農村,一直有「端午節,天氣炎熱;五毒醒而擾」這個諺語,在一些地方也有類似的說法,如「端午節要五毒」那麼,這些諺語中提到的五種毒藥是什麼?為什麼農村有避五毒的習俗?
五毒是五種生物,其中之一是「冤枉的」在古代民間,傳說中的「五毒」實際上是五種生物,它們分別是毒蛇、蜈蚣、蠍子、蟾蜍和壁虎蠍子
蠍子
蠍子是五毒之首,是民間有名的毒蟲。這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更常見。它是一種完全食肉的動物,也有日夜睡覺的生活習慣。一般來說,它喜歡在潮溼黑暗的地方活動,主要是社交活動。
在蠍子的尾巴上有一根毒針,可以分泌毒液,殺死大多數昆蟲。然而,它只會給人類帶來像燃燒一樣劇烈的疼痛,不會致命。
蜈蚣在農村也很常見,尤其是在一些老房子的陰暗角落同樣,它也是一種白天睡覺,晚上出來的動物。它通常在晚上8點以後出來尋找食物。蜈蚣像蠍子一樣分泌毒液,但是它的毒性不如蠍子,因為毒液的量對蠍子來說是不夠的,所以被蜈蚣蟄只會引起腫脹和疼痛。
毒蛇
毒蛇實際上並不指任何特定種類的蛇,所有的蛇都包括在內夏天,一些蛇爬進農民的家裡尋找食物。至於這些進入房子的蛇,農民一般會把它們趕走,不會傷害它們。然而,這些毒蛇的種類和毒性不同。蟾蜍
與其他四種毒物相比,蟾蜍毒性非常強,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值得一提的是,蟾蜍是繁殖能力最強的五毒之一,所以人們可以說蟾蜍是深惡痛絕。癩蛤蟆沒有成為五毒之首的原因可能與癩蛤蟆的神話有關。眾所周知,壁虎無毒,以害蟲為食。因此,它是一種有益的昆蟲,被列為五大毒藥之一。這是一種極大的不公正,這也反映了古代人對事物缺乏了解。
在以前的民間,人們普遍認為壁虎是劇毒的,不僅它的尿液有毒,而且它的斷尾也會逃到人的耳朵裡,一旦進入人的耳朵裡,它就會變成聾子。事實上,這些都是錯誤的陳述。在中國,大多數壁虎都是無毒的,它們折斷的尾巴不會刺入人的耳朵。
五月初五驅走毒蟲
用五種毒藥,總有一天會驅走毒蟲。在古代,五月五日被定為驅除瘟疫和毒蟲的日子。根據漢族民間習俗,五毒從每年夏曆五月初一的中午開始產生。因此,人們通常在中午前在牆角和暗處撒石灰、噴雄黃酒、燒藥煙,以消除五毒,排除有毒氣體。除了
,還有一些地方吃五毒糕。它們被命名的原因不是因為這些蛋糕真的有毒,而是因為它們被描繪成「五毒」的形象吃五藥餅的原因是讓它不傷害世界,並祈求健康的美好意義。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驅五毒」呢?5月
是「毒月」,而「祛五毒」是端午節的初衷。
之所以在端午節驅除五毒,是因為每年農曆五月,瘴氣和瘟疫會突然增多,瘟疫開始蔓延。因此,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和「毒月」
,也如梁宗德勤的《荊楚舊日五月》所記載,五月不僅是一個毒月,而且五月也被認為是最邪惡的月份。傳說在5月5日,惡靈掌權,五毒合一,有許多禁忌。除了避免「鋪床、推薦座位和蓋房子」之外,還有一句諺語「不要在五月養孩子」,也就是說,不要養五月出生的孩子。
歌謠也說:「端午節,天氣炎熱,把「五毒」喚醒,不安寧
199端午節,五月五日,被古人認為是「九毒」之首。因此,許多驅魔、消毒和防疫的特殊習俗在人們中間流傳開來。端午節開「五毒」,是為了提醒人們注意防病避開「五毒」是端午節的初衷。端午節在初夏。天氣炎熱、多雨和潮溼,導致蚊子滋生,這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人們還將艾葉編織成老虎的形狀,據說這是因為老虎可以威懾數百種昆蟲,驅邪和預防瘟疫。總而言之,所謂的五毒是五種生物,驅除五毒仍然是迷信。事實上,可能會導致瘟疫和其他事情。最根本的原因是農曆五月天氣炎熱,蚊子增多。此外,古代人不注重衛生,這導致了各種致病菌的滋生,這很容易導致疾病。因此,人們認為可能是不吉利的。
參考資料:荊楚老的時候,他記錄了五月和當地的情況。
張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果有侵權,請聯繫並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