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襲擊澳洲城市,會引發新型冠狀病毒嗎?
2023-04-01 02:58:14 1
的溫室效應是21世紀最嚴重的災難之一,引發了持續的蝴蝶效應。厄爾尼諾是它的傑作之一。2019年7月,太陽的直射點很難移動,南半球進入夏季。澳大利亞從未預料到加劇的溫室效應和頻繁的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澳大利亞發生嚴重的山火。火勢迅猛。山火一燃燒就持續了四個月。在此期間,大火摧毀了大量的山林,奪走了無數的動物,許多人失去了家園,流離失所。幸運的是,2020年2月初澳大利亞下雨了大雨傾盆而下,山火得到有效控制,最終被撲滅。然而,在災難中倖存下來的澳大利亞人並不快樂,因為一種無聊的生物入侵了他們的領土。
這是一隻蝙蝠據《每日郵報》報導,1月30日,約25萬隻蝙蝠衝入澳大利亞布裡斯班。蝙蝠在城市中橫衝直撞,嚇得當地居民不敢出門。有人說這些蝙蝠非常大,翅膀展開,長約兩米。此外,它們性格兇猛,一口就能咬掉一個人的脖子,這非常可怕。
此外,幾乎與此同時,我國湖北省爆發了新的冠狀病毒。專家將它命名為Co VID-2019這種病毒傳染性很強,傳播很快。最長潛伏期為24天。截至2月20日,中國感染人數超過7萬。當時,每個人都處於危險之中,並響應國家號召,呆在家裡睡覺,為抗擊疫情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這次新冠狀病毒的原宿主可能是蝙蝠,中途宿主是穿山甲鱗片,然後傳播給人類這項調查的結果一公布,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關於蝙蝠的討論也逐漸增多。
在當今信息豐富的世界,中國新病毒流行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世界各地。聽到這個消息後,遭受蝙蝠折磨的澳大利亞居民表達了極大的擔憂:澳大利亞會不會爆發COVID——2019年病毒?畢竟,蝙蝠是自然界的「毒梟」,身上攜帶至少80種致命病毒。
在這方面,專家給出的意見是,只要人體不攜帶病毒,澳大利亞就不應該有COVID—2019,因為兩地的蝙蝠是不同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互相了解。
首先,在中國被懷疑是Co VID-2019原宿主的蝙蝠很可能是正在研究中的菊頭蝠,目前還不能完全確定。由於該病毒是2003年非典流感病毒的冠狀病毒,後者的原宿主是菊頭蝠。這個結果是10年後獲得的,是科學的。真相需要時間去挖掘和耐心等待。
在澳大利亞奔跑的蝙蝠是眼鏡狐蝠,也叫狗頭蝙蝠,因為它的頭看起來像狗。這隻蝙蝠主要以水果和蔬菜為食。上述關於它能咬人脖子的說法純屬謠言。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蝙蝠不屬於同一個物種,所以很難感染新的冠狀病毒。
蝙蝠可以被稱為世界上分布最廣的生物,除了在環境惡劣的極地地區,它們隨處可見。因此,我們必須小心蝙蝠,不要被它們傷害,更不要說傷害它們,並生活在和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