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詩詞十大代表作 書琵琶背上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排名第二
2023-04-01 17:08:59 2
李煜為五代十國南唐末代君主,雖不是一位好帝王,卻是一位好詞人,被稱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詞在中國詞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李煜著名詩詞多數在亡國之後所作,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等。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說起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經典名作,想必很多人同小編一樣想到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名詞。這首詞又名《虞美人·感舊》,選自《南唐二主詞》,是李後主的絕筆,也是一曲生命的哀歌。當時李煜幽囚汴京已近三年,七月七日生日當晚,在寓所命故妓作樂唱此詞。他這首情緒激昂的填詞,引起了宋太宗趙光義的勃然大怒,便賜牽機藥將他毒死了,終千古詞帝的一生終於落下帷幕。這首詞抒寫了懷念故國之情,哀嘆亡國之痛的情懷,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能在廣泛的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在詞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是南唐後主李煜著名詩詞代表作之一,也是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之作。這首詞是李煜被擄之後所寫,閱歷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經受了國破家亡的痛苦折磨,以一個喪國的君主而言,內心的苦楚與悵惘,時時刻刻如影隨形,尤其是在蕭瑟的秋夜,反映出詞人內心深處很多不能傾訴的孤寂與悽婉。李煜的詞以被俘為界,分為前後兩期,這首《相見歡》便是後期詞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3、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經典詞作,是李煜去世前不久所寫。這首詞基調低沉悲愴,是一支宛轉悽苦的哀歌,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此詞以白描手法訴說內心的極度痛苦,具有撼動讀者心靈的驚人藝術魅力,在詞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為李煜詩詞代表作。
4、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李煜著名的詩詞有哪些?在李煜詞集中,《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這首也是廣為流傳的千古名詞,被稱為他的「自供狀」。這首詞作於李煜降宋之後的幾年,記錄了當時向敵方投降成為亡國之君的情景和感受,可以說是一位喪國之君內心的痛苦自白。此詞上片寫繁華,下片寫亡國,由建國寫到亡國,極盛轉而極衰,極喜而後極悲,看似只是平平無奇的寫實,卻飽含了對故國的留戀與亡國的悔恨之意。
5、書琵琶背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一生所作詩詞不少,其所作詩雖不及詞那麼出名,但也有不少佳作,如《書琵琶背》就是李煜著名的詩之一。這是一首悼亡詩,是李煜為悼念亡妻昭惠皇后周娥皇而作的,表達了詩人對亡妻的無限思念之情。大周后娥皇是一位善彈琵琶的女子,唐元宗李璟賞其藝曾賜予她一把琵琶,這把琵琶後成為了周后生前心愛之物,周后臨終前將琵琶送給丈夫李煜當做絕別之物,李煜對這個琵琶珍重異常,常睹物思人,便寫下了這篇經典名作。
6、望江南·多少恨
《望江南·多少恨》又名《望江南詞二首·多少恨》,是南唐後主李煜創作的組詞作品《望江南》中第一首。全詞僅五句二十七字,但卻內容豐富、寓意深刻。此詞從表面看,回憶江南舊遊,似乎所寫的就是對往昔繁華的眷戀,實際上詞人要表達的是現實處境的無限悽涼和哀情。這首李煜的詞,語白意真,直敘深情,可以說是一首情辭俱佳的小詞。
7、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南唐後主李煜的作品《烏夜啼·昨夜風兼雨》,是他被俘成為亡國之君後所寫。詞的上片,主要寫詞人的悽苦境遇和無奈情態;詞的下片以抒情為主,抒發詞人的切膚之痛和人生感慨。這首詞寫盡後主李煜降宋後生活實況和囚居心境,他把自己的人生感慨明白寫出,語言直白,簡潔質樸,情感真實,雖然思想情調不高,但藝術價值不低。
8、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是五代南唐詞人李煜後期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作於李煜國亡家破,身為囚虜之後。這首詞的上片寫詞人感懷亡國的愁恨和夢回故國的痛苦,下片續寫詞人往日成空、人生如夢的感傷和悲哀。全詞以「夢」為中心,集中寫「空」,筆意直白,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摯切,為李煜著名的十首詩詞之一。
9、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
《蝶戀花·遙夜亭皋閒信步》南唐著名詞人李煜創作的一首詞,從抒寫感情的手法看,很有可能為李煜中後期的作品,當是其感傷春景之作。詞的上片寫主人公信步閒情、傷春感懷的情形,下片寫主人公感慨春去、無以自慰的悲愁情懷。全詞多用白描手法,信筆畫之,信手拈之,但一切景語皆為情語,這是李煜詞作的基本風格。
10、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千古詞帝李煜的代表作品《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是他被囚於汴京期間所作。這首詞一改他過去詞作的淫豔輕浮,寫盡了一個從天堂墮落地獄之人的撕裂體驗,釋放出他的詞作風格即將發生巨變的明確信號。這首詞寫出當前的孤寂,與往日的繁華相對,不過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詞中有眼前景,有象徵景,有想像景,把他的悽涼之感,亡國之痛,故國之思,寄寓其中,突出地表現了詞人善於捕捉形象的藝術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