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為大!現實版「女兒國」就藏在世界這七個角落
2023-04-01 05:04:14
從隱藏的山脈到東非的孤島和野生草原,「女兒國」或「母系氏族」這些詞總能給人以無限神秘的遐想,成為某種讓世界獨立的烏託邦意圖。古代傳說總是在現實中留下痕跡。無論是神秘的東方還是遙遠的拉丁美洲,這些自穿梭歷史以來就存在的由女性主宰的「女兒國」總是傳達著一種溫柔而強大的力量。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讓我們開始「母系氏族」的探險之旅。
印度尼西亞米南卡保
資料來源:統計資料庫
在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島的巴東高地,一個母系氏族米南卡保已經生活了好幾代。根據傳說,米南卡保的祖先來自中國雲南,於公元前500年遷移到蘇門答臘島。在米南卡保和其他民族的衝突中,雙方通過鬥牛來決定結果。米南卡保人用一把鋒利的刀送來了一頭飢餓的小牛犢,輕鬆地打敗了對方的大牛。從那時起,這個民族就把牛視為神聖。在米南卡堡村,你不僅可以看到大樓的喇叭形屋頂,還可以觀看牛群賽跑。
來源:Pinterest
所謂的母系繼承意味著每個家庭單位都以母親為中心,財產和土地也由母親傳給女兒。像大多數印度尼西亞居民一樣,伊斯蘭教也是米南卡保的宗教。在這裡,宗教和政治事務主要由男子處理(當然,相當多的婦女也在這些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村裡的每個部落都有一個男性領袖,叫做「彭古魯」,他代表村裡的管理機構。已婚夫婦和妻子的家人住在一起。有趣的是,丈夫只在晚上回家,白天照顧母親和姐妹。在這裡,尊重婦女和男女平等的傳統代代相傳。雖然兩者扮演的社會角色略有不同,但女性的地位和價值已經得到充分肯定。
哥斯大黎加布裡布裡
哥斯大黎加布裡亞人的文化傳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母系傳統之一。雖然布裡布裡安人是哥斯大黎加最大的土著群體,但這個群體在文化和地理上與哥斯大黎加其他地區不同。布裡布裡村莊隱藏在巴拿馬邊境附近的塔拉曼查多山脈中,那裡的可可成為他們生活的中心,既是收入來源,也是精神意義。
資料來源:統計資料庫
根據傳說,科科樹曾經是一個女人,後來被眾神變成了一株植物。因此,布裡布裡婦女的職責之一是為各種儀式準備可可,包括在分娩後用水和可可籽混合物浸泡母親和新生兒。在布裡布裡,聰明的女性通過可可和香蕉生意以及大部分家庭收入成為「一家之主」,而男性則扮演巫師或葬禮祭品的角色。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和旅遊業的發展,布裡布裡的土著社區也抓住了這個機會:2017年,塔拉曼·布裡旅遊指南協會被正式承認為哥斯大黎加第一家土著旅行社。
肯亞烏莫卡
與其他母系氏族的悠久歷史和文化積累不同,肯亞的烏瑪加村只有30年的歷史。但是這裡的人們相信,只要村莊存在一天,女人就能統治它。烏瑪加村的另一個特點是它建立了一個全女性的社會。這個被收購的「女兒國」是由肯亞中北部的桑布魯族婦女雷傑巴·洛洛索利(Recebba Lolosoli)創建的,她希望為遭受家庭暴力、性虐待和逃避包辦婚姻的婦女提供一個安全的房間。
資料來源:統計資料庫
雖然男子可以進入該村,但烏瑪加村沒有正式的男性居民。在傳統的桑布魯文化中,女性被認為是「劣等的」。然而,在這裡,女性居民選擇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增強自己的能力。例如,大多數桑布魯婦女被禁止擁有土地和財產,而烏瑪加婦女通過歡迎遊客和出售珠寶獲得經濟獨立。
紐幾內亞納戈維西
來源:Pinterest
納戈維西部落是紐幾內亞西部布幹維爾島和紐幾內亞南部的三個部落之一。這裡的人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經營家庭花園是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賦予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婦女在家庭和社會地位上的雙重權力。納格維西人的社交活動都在花園周圍。雖然沒有嚴格的婚姻關係,但幫助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婦女在戶外工作的男人被視為她的丈夫。如果雙方不同意或分手,男人可以拒絕女人花園裡的食物,或者女人可以拒絕給男人花園裡的食物。
雖然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社會體系中,男女之間的勞動分工很明顯,但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更喜歡建立一個母系社會。這裡的花園和其他家庭財產由母親傳給女兒,女兒負責下一代的養家餬口者。此外,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婦女還控制著貝殼貨幣。布幹維爾島南部的其他兩個部落沒有賦予納戈爾諾-卡拉巴赫部落婦女權力。
巴拿馬,古納
居住在巴拿馬和哥倫比亞的土著民族古納人在政治上和社會上都獨立於任何一個州。庫尼亞拉群島的居民對性別的概念有著更加前衛的理解。這裡的人們承認第三種性別的存在,即「男人和女人」。儘管如此,婦女在古納人的文化和社會中受到尊重。他們通過向遊客出售刺繡品和其他手工藝品,或者經營小商店和小吃攤,成為家庭的經濟支柱。
資料來源:統計資料庫
在古納人的文化傳統中,女人從出生到成年再到婚禮的每個階段都是值得慶祝的重要活動。在古納婚禮上,新郎將被「綁架」,然後新婚夫婦將與新娘的家人安頓下來。妻子和她的家庭擁有家庭的決策權。儘管婦女很少在社會中擔任政治職務,但從社會態度來看,貢納婦女無疑是傳統母權制的中堅力量。
印度喀什
在阿薩姆谷以南的梅加拉亞邦,被稱為「雲的居所」,那裡住著印度「女兒國」的居民喀什。在女性地位低於男性的印度社會,喀什社區就像一條乾淨的小溪。這裡的孩子不僅跟隨母親的姓氏,而且最小的女兒繼承房子和最大份額的財產。相反,如果兒子想離開,他需要「把自己從房子裡清理出去」。此外,女兒可以選擇她的追求者,而不是由父母安排結婚。
資料來源:統計資料庫
凱西對女性的崇拜似乎已經到了「重男輕女」的另一個極端——據說,如果一個嬰兒出生時是個女孩,她的家人會高興地慶祝;如果是男孩,看來他們將不得不忍受不到女人的家庭地位。雖然女性在家庭中很受重視,但喀什男性擁有政治權力。然而,許多喀什人已經開始抗議其文化的母系基礎,認為這也是一種性別歧視,並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男性。這些喀什男人也提出了同樣的論點:他們不想貶低女性,只是讓男性受到平等對待。
瀘沽湖摩梭
資料來源:顏路拍攝的瀘沽湖風景區
說到「女兒國」,住在瀘沽湖附近的摩梭人離我們不遠。我相信每一個去過麗江的遊客都被摩梭人詩意居所的浪漫所吸引。在摩梭人的古老傳統中,他們被視為13歲的成年人。女人穿裙子,男人穿褲子,這也意味著他們有「行走婚姻」的資格(儘管年輕人通常要到16或20歲才開始他們的第一次行走婚姻)。
資料來源:謝寶賢拍攝的瀘沽湖風景區
走婚習俗是摩梭文化,尤其是永寧的摩梭。會唱歌和跳舞的摩梭人會在篝火和舞步中向他們的愛人表達他們的心聲。「阿朱」深夜潛入「阿霞」的花樓,天亮前離開。摩梭人天性自由,不受傳統婚姻關係的束縛。他們所有的後代都是由他們的母親撫養長大的,他們可以在分手後彼此離開。這正是摩梭人世代相傳的母權制家庭形式。摩梭婦女在家庭中有很高的地位,家庭成員的血統被視為母親一方。母親擁有「經濟權力」,像叔叔這樣有能力的男性成員負責儀式。家庭中合理的分工和極高的家庭觀念使母系氏族充滿了和平的氣氛。它被譽為「東方母系文化家園的最後一朵紅玫瑰」。
資料來源:全球旅遊周刊dor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