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萬頁細菌戰密檔被公布:為了冤魂,也為普通人

2023-04-01 19:39:33 2

「FARMERS、WOMEN AND CHILDREN WERE USED FOR BAKER WILLIAM EXPERIMENTAL PURPOSES……」

二戰時期一份1947年美國法務局回復戰役部的電文裡,出現了一個語焉不詳的姓名:BAKER WILLIAM。這明顯是一個軍事舉動,據稱曾將我國農民,婦女、孩子,以及在奉天被俘的美國武士捲入其間。

現在,雷亮幾乎一眼就能讀解這個加密的詞彙。只是簡單替換了首字母相同的兩個單詞——BW,Biological Warfare,細菌戰。

三年裡,她現已看了上萬遍。

在國家圖書館民國時期文獻維護作業辦公室(簡稱民保辦)裡,關於細菌戰的檔案,列印出了滿滿幾大箱,悉數是外文的,英文為主。印在A4紙上的這些檔案,大多都蓋著「TOP SECRET」(最高秘要)或「CONFIDENCIAL」(秘要)的戳,不過後來又被划去,現已解了密。

紅色筆跡圈出了一些單詞,有些是檔案中的要害信息,有些是重複出現人名、地名和組織的名稱,被一一編上號碼。

將近10年,民保辦從海外各國的收藏組織中,搜集關於抗戰的海量一手檔案,拍成相片帶回國。近幾年,他們的一項使命,是專門收拾出其間關於細菌戰的檔案,經過收拾、翻譯、標引,最終悉數在網上發布,總共一萬多頁。

這個「日本細菌戰資源庫」本年9月2日正式上線。作為抗戰史中研討資料稀缺的範疇,關於細菌戰的一手資料,從此大大豐富。

「糖大叔」

細菌戰自身便是絕密舉動,許多史實又被隱秘了下來。日本人對細菌戰有很強的隱蔽意識,許多重要戰犯在檔案中都用化名替代。這些史料一收拾,便是三年。

檔案裡處處隱藏著暗語,BAKER WILLIAM只是很簡單的一個。

「UNCLE SUGAR」——糖大叔,同樣看首字母,代表美國。「狐狸,兔子,大象」,在另一份文件中,出現了這樣的句子,就幾乎無法解讀了。

雷亮是國家圖書館民保辦副主任,她說,「解密」的難點之一,是有的資料難以斷定價值。由於部分要害信息,例如戰役查詢中的一些姓名,當時就已被嚴嚴實實塗抹掉。

「比方TOJO這個姓名,有可能指石井四郎給自己起的假名Tojo Hajime,也有可能指Tojo Hideki,東條英機。不同身份的價值不同,到底是誰,只能儘量去尋覓蛛絲馬跡。」雷亮說。

關於細菌戰的資料一向不多,尤其稀缺海外的一手資料。細菌戰自身具有隱蔽性,許多史實又被隱秘。團隊遇到了數不清的難點:日本人檔案裡的許多重要戰犯都用化名替代,需求儘量與真名對應。而在美國查詢員查詢檔案中,許多日本人名運用音譯,同一個人會有不同姓名。有關細菌戰的一兩百個要害地名、組織名,有些也現已不再運用。

零散在海外公藏組織的史料,有望部分地湊集起前史的拼圖,儘管拼圖現已殘缺不勝。一萬多頁從海外帶回的檔案,一開始情況十分差,許多塵封數十年無人問津,缺頁、破損、含糊、歸檔次第紊亂,問題舉目皆是。

他們與學界專家溝通,發現學者們花費許多時間在原始史料的開掘和收拾上。他們決定幫學者們把這事先做了,將搜集回來的史料進行研討、收拾,民保辦主任馬靜描述是「甘為人梯」,「 我們辛苦一次,把專家學者從基礎史料收拾中解放出來,專注去做更加深化的研討。」

這一收拾,便是三年。

1947年美國法務局一份回復戰役部的電文裡,出現了BAKER WILLIAM,系細菌戰一詞的暗語。

密檔破譯者

一支不算巨大的隊伍所涵蓋的專業,遠遠超出了圖書館學自身。細菌戰是需求拓荒的範疇,他們遇到了分外多的生疏信息,有種「自食其力」的感覺。

如今在國家圖書館,這樣的小團隊現已不算少數了,它們遠遠超出了圖書館學自身。細菌戰密檔的幕後成員,儘管隊伍並不「巨大」,但包括前史、外語、生物、自動化等專業,基本涵蓋細菌戰研討和資源庫建造的各個方向。

五年前,國圖上線了第一個日本戰役罪過史料資源庫,涵蓋國圖從海外搜集的4.9萬頁東京審判庭審記載,各1200頁中英文判定書,4949份證詞、證據文件,以及384張庭審現場前史相片。「東京審判資源庫」團隊,奠定了細菌戰資源庫的「班底」。

細菌戰資料收拾需求不斷重複重來,收拾完第一遍以後,他們確定下一些人名、地名、組織等要害詞,然後重來一遍,符號出要害詞的方位。過程中,每非必須彌補一些要害詞,就再重來一遍。

「來回翻了8萬遍不止。」許多檔案被翻得折了角,回過頭看,團隊成員覺得有點難以置信。

最費力的部分,總是晚上帶回家去做,比方難啃的文獻考據和翻譯,需求大塊兒的個人時間。很長一段時期,他們每天揣著一沓資料回家,吃完飯,看會兒新聞,稍作歇息,就拿出來看,「跟沒結業一樣,晚上也要做作業,沒有上班下班。」

由所以研討並不充分的範疇,他們遇到的生疏信息分外多,有種「自食其力」的感覺。不過空白地帶越多,開闢含義也越大,做完這些作業,要害詞才幹準確標引出來,資料庫的索引功能才得以實現。

抗戰史料的收拾,歸於國家圖書館革新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維護計劃的一部分。這一從2012年啟動的計劃,由國家圖書館牽頭,聯合全國圖書館、檔案館等公藏單位,對全國甚至全球民國文獻進行收拾和提醒。民國文獻數量遠超全國古籍總量,但底數不清、維護不行、損壞嚴重、運用不足等問題嚴重,對學術研討的效果有限。

據國圖民保辦研討館員韓華介紹,到本年,革新文獻與民國時期文獻出書已立項294個項目,出書7300多冊。其間,抗戰文獻已出書34項,共1727冊。數位化存儲和資料庫建造,讓這些史料被更快捷和廣泛地運用。

和曾經比較,圖書館人的學術素養和專業範疇都有很大變化,數位化水平的提高,也能讓海量的資料以資料庫的方式出現。他們也有時不我與的緊迫感,做完這個之後,還想儘快把更多海外搜集的檔案收拾出來,有的難度更大。

前史的拼圖

不同當事人的檔案相互印證,前史的拼圖顯現出來。用作封面的檔案來自一位一般日本國民。這份檔案被細菌戰資源團隊認為有特別的含義。

71年前,蘇聯在伯力審判軍事法庭判定書中寫道:「在進行運用細菌武器的罪惡實驗時,殺害過成千數我國公民和蘇聯公民,在我國和平居民中心分布過各種烈性疫症。」

這是迄今關於細菌戰最詳實可信的查詢。

在國內抗戰史料研討中,細菌戰並不是一門「顯學」,資料相對匱乏,也適當生疏。

「破譯者」小團隊從東京審判,關注到伯力審判,繼而深化到細菌戰。跟著抗戰史料收拾作業的一步步深化,萬頁密檔連續「破譯」,前史的拼圖逐漸顯現出來。

來自不同當事人的檔案,在團隊成員的手裡相互印證。被他們「解密」的檔案中,有美國為了獲取細菌戰實驗資料,與石井四郎等人達到買賣,用免予申述的條件,交換人體實驗和細菌武器研發資料;有檔案還顯示,美國阻撓我國、蘇聯檢察官的舉證和取證,從申述名單中抹去了日本細菌戰戰犯的姓名。

被細菌戰資源庫團隊認為「有特別含義」的一份檔案,來自一位日本國民。

1945年12月14日,日本共產黨曾向駐日盟軍最高統帥司令部法務局宣布舉報信,指控石井四郎在哈爾濱建有大型實驗基地,在我國軍民和美軍戰俘身上進行細菌武器實驗。

這以後,一些參與過侵華戰役的日本武士也提出了指控。原第100部隊獸醫西村武致信盟軍最高統帥總司令部,稱原日本陸軍獸醫山口本治、若松有次郎、保坂三人用牛瘟感染盟軍戰俘,並在第100部隊野外解剖場對戰俘進行解剖。

西村武這份檔案,最終被選作了檔案庫的封面。

為了冤魂,也為一般人

如果沒有人去研討這段前史,這件事就永久被遺忘了,那麼多受害者真的便是冤魂。期望能有更多一般人知道,當年的一幕幕,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自伯力審判之後的數十年,關於細菌戰的研討都未得到應有的重視。「如果沒有人去研討這段前史,這件事就永久被遺忘了,那麼多受害者真的便是冤魂,」團隊成員說,「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記得。」

他們認為,細菌戰是同類範疇中條件最複雜、收拾難度最大的一項。之所以啃這塊硬骨頭,是為了儘快提供更多史料,幫助學界更快地研討清楚日本細菌戰的事實。一起,期望通過發表檔案中的海量細節,引導大眾了解本相。

2011年一次溝通會上,劉桂生、陳鐵健、步平等幾位近代史研討專家就指出,做抗戰史資料,要考慮一般大眾的運用,不能關在象牙塔裡。這個理念貫穿資源庫建造的一直。細菌戰資源庫自準備之初,就奔著「好用」的目的——不僅面對專家學者,也面向一般大眾。

上線後,資源庫對全社會免費敞開。八個子庫在細菌戰資源庫裡分門別類,除了細菌戰檔案庫,還建了人物索引、地名索引、組織索引、疾病索引、相關陳述、伯力審判庭審記載、相關前史事件等子庫,方便讀者按圖索驥查找信息。

要害詞索引和中文摘要,是翻開資源庫的兩把鑰匙。他們為每一份檔案撰寫了一份摘要,幾十字到幾百字不等,要言不煩,準確歸納關鍵。有時還要彌補幾句,點明資料的價值。

一開始,有的摘要文本存在學術腔和翻譯腔,他們就打回來重新磨,相互徵詢,再磨。一位團隊成員拿給當中學老師的媽媽看,媽媽說能看懂,「老嫗能解」,才算過了。

有一份要害性的檔案,是1947年5月6日盟軍遠東司令部發送給美國戰役部的文件。摘要中提煉出三個關鍵:第一,人體實驗現已得到了證實;第二,已知日軍至少進行了3次針對我國軍隊的細菌戰實戰測試,也進行了針對植物的細菌戰研討;第三,主張將細菌戰信息保留在情報渠道,不要用作戰役罪的指控證據,日本人對蘇聯心懷恐懼,想與美國合作。

每份摘要都像對檔案的引薦。中蘇美日幾個國家是怎麼交涉討論,世界檢察局、法務局的查詢官和美國情報人員怎麼查詢,日本戰犯怎麼狡賴又供認,美國與日本怎麼暗通款曲達到買賣。他們想告訴更多的一般人,這一幕幕前史,到底是怎麼產生的。以史為鑑,才幹更好地面向未來;不讓悲劇重演,才是戰役最好的留念。

9月2日,在我國人民抗日戰役暨世界反法西斯戰役勝利75周年留念日前夕,「日本細菌戰資源庫」正式上線。一萬餘頁史料,面向世界宣布了它們的聲音: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據守和平。

同类文章
 汶川地震靈異事件 詭異半張藍臉和完好的佛像

汶川地震靈異事件 詭異半張藍臉和完好的佛像

四川的汶川地震是一次舉國悲傷的時刻,此次地震造成了房屋的嚴重損毀和大量的人員傷亡,在其中曾傳出詭異半張臉和完好的佛像,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汶川地震的靈異事件吧。詭異半張藍臉陳堅是地震之後一直被掩埋在廢墟之中,在被掩埋了60多個小時之後終於被救援人員給找到了,但當時被一塊重重的石板壓著動不了,但是意識
 上海林家宅37號靈異事件是真的嗎?結果比你想像的更恐怖!

上海林家宅37號靈異事件是真的嗎?結果比你想像的更恐怖!

說到上海發生的那些靈異事件,大家一定會想起上海浦東吸血鬼事件、上海延安路高架橋龍柱事件或上海十大靈異事件等等,在老一輩的上海人口中,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更為詭異的靈異事件,那就是上海林家宅37號事件。到了晚上,他們都不願意提到林家宅37號這個地名,更不願意去那附近,那到底林家宅37號曾經發生了什麼,上海

近代中國真實十大靈異事件(附視頻)

中國近代民間靈異傳說比較多而且版本還多樣化,真的是真假難辨,那麼這些傳說中的靈異事件是否都是真實的呢?比如故宮靈異事件、營口墜龍事件、成都殭屍、上海吸血鬼、重慶紅衣男孩、北京330(375)公交車……小編抽空將其整理成中國現代十大真實靈異事件薄。最後還是一句話,需要以科學的眼光去看待這些事件,關於鬼
 香港茶餐廳鬼叫餐 香港都默認的靈異事件

香港茶餐廳鬼叫餐 香港都默認的靈異事件

茶餐廳是香港一種較為普遍的餐館,提供給人們進行吃飯喝飲料的地方,而在1989年新界北的一家茶餐廳卻出現鬼叫餐的靈異事件,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這件事吧。新界北地理位置新界北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上水、粉嶺、沙頭角、打鼓嶺,新界北比較靠近深圳,山清水秀的,也有很多的村落,還是算較為繁華和交通利便的地方
 香港狐仙殺人事件 為何小孩會莫名死亡?

香港狐仙殺人事件 為何小孩會莫名死亡?

在中國古代狐狸一直被認為是一種邪物,在眾多的神話傳說也都將狐狸寓意為不吉祥的動物,而在80年代的香港曾出現過震驚全港的狐仙殺人事件,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什麼是狐仙?在漢民族的神話傳說中狐狸是能夠修煉成為狐仙的,而狐仙可以化為人形與人進行來往,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時期,對於女性的壓迫是很大的,這

中國第一鬼村河南焦作封門村

號稱中國第一鬼村的封門村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郊外的幽怪谷內,向北出沁陽城過沁河,向西北方到西向鎮,向北出鎮有一條上山的路,一條路就到了雲臺村!幽怪谷其中有個村莊「封門村」 封門決戶之意。即男人娶不得媳婦、女人不生孩子 。 最後全村遷移,溝溝有遺骨、彎彎有陰魂。所以稱為幽靈谷。村子陰深而立,上百間明

靠靈媒破案的美國加州埋屍案

2013河濱縣11歲男童從失蹤到挖出屍體,戲劇化過程更添勁爆:一名橙縣婦女跳出來聲稱,男童屍體是她憑"第六感"看到"異象"找到,警方是靠她提供的線索挖出屍體。一名警員已證實,確實是潘蜜拉(Pam Ragland)先找到男童屍體再通知警方,而且陳屍處曾被警方搜索過。如今這名婦女言之鑿鑿表示,她親眼看到

泰國網上流傳的鬧鬼靈異照片

泰國是個佛教國家,有信仰神,那麼必然靈異之類的傳聞也相對就會比較多,以下這些靈異照片是從泰國網上搜集而來。現今,基於發達的網際網路,我們跟過去相比更容易在照片上作假,如果人們拍到了一些無頭照片,那麼有可能是拍攝者為了尋找刺激或者用一些不地道的辦法使照片看起來像是靈異照片。因此,很多靈異照片,不管是好

網友自拍視頻出現讓人發毛的詭異女鬼笑聲

網友日前在臉書上一段朋友家自拍視頻,指他在朋友家探險,而朋友的兒子總是問:「爸爸,那是誰?」且頂樓鎖住的房門內桌子會自動翻轉,視頻最後,空氣裡突然出現詭異女笑聲,讓人發毛...

英國市政大廳靈異事件

英國市政大廳有鬼?去年7月愛爾蘭總統希金斯訪問英國,並在中部城市的市政大廳發表演說,一位攝影師卻拍到一個神秘的綠色鬼影。英國市政大廳有鬼?日前愛爾蘭總統希金斯(Michael D. Higgins)訪問英國,並在中部城市的市政大廳發表演說,一位攝影師卻拍到一個神秘的綠色身影在希金斯後方,這神秘物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