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是什麼單位?光速是時間還是距離,光速是怎麼定義?
2023-03-31 10:48:18 1
光速是什麼單位?
簡略來說,光速是指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所以光速應該表示的是速度單位,既不是時刻單位也不是間隔單位,依據相對論,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自然界中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可到達每秒299792458米,也便是大約每秒30萬千米,這是一個界說值。
依據相對論,物體的質量會跟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當物體接近光速時,則會出現物體質量到達無限大的情況,所以一般認為有質量的物體是永遠無法到達光速的,而光之所以能夠以光速運動,則是由於光子的質量簡直為零,所以始終能以光速運動著,光速就成了人類已知的最快速度。
光速是怎樣界說的?
最早的一次光速測算,是17世紀伽利略在間隔較遠的山頭,經過燈火測驗測算出的。直到1676年丹麥的天文學家奧勞斯·羅默進一步使用木星、衛星在木星上的投影周期變化來預算光速,終於到了1983年,在第十七屆世界計量大會上,才正式確認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得出精確值。
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嗎?
自從20世紀初以來,人們受限於相對論中說到的光速極限論,導致科學家始終深信沒有物質能夠突破光速,但是就在之後的一些試驗中,發現了許多相關的超光速現象,比方量子羈絆,貝勒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傑拉德·克利弗爾就曾表示「量子羈絆」的速度至少是光速的1萬倍,由於在量子羈絆現象中,信息傳播速度似乎比光速還要更快。
結語:光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咱們平常所說的光速便是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是速度單位,並非時刻和間隔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