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 | 我國又添一項世界遺產 感受「花山巖畫」有多美!
2023-03-31 20:06:56 1
我國又有一處文化遺存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了!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我國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正式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實現中國巖畫申遺、廣西世界文化遺產這兩個「零的突破」。同時,它也成為成為我國第35項世界文化遺產、第49項世界遺產。
兩千多年前懸崖峭壁上的畫作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一幅巨大的捲軸在場地中央緩緩展開,出現在畫面上的,就是廣西花山巖畫。
花山,在當地壯語裡稱「芭萊」,即「有畫之山」。從戰國到東漢,歷時700多年,壯族先民駱越人,在如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境內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沿江兩岸200多公裡的懸崖峭壁上,留下了大量畫作。經過2000多年的風雨洗刷,仍有數千個圖像遺存至今,也讓花山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巖畫畫板」。最低的巖畫距江面約15米,最高的距江面約100米。
巖畫畫的是什麼?
左江花山巖畫雖然申遺成功,但仍有很多的「未解之謎」。
花山巖畫遙遠而神秘,被稱為「史前文明人類共同的母語」。對於尚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它是唯一可以展現當時社會生活的圖形語言。但同時,它也是需要破譯的「無字天書」。
花山巖畫的主題是「蹲式人形」,同時風格高度統一,在世界範圍內屬於獨創。蹲式人形圖像在巖畫中的比例高達82%,在世界巖畫中首屈一指。廣西崇左市寧明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朱秋萍介紹說,「先民要表達的可能是對青蛙的崇拜。青蛙在壯族人的心裡是一種繁殖能力強的有益的動物。」
雖然巖畫主要以人物為主,但也有很多器物,包括羊角鈕鍾、環首刀、筒骨、扁莖短劍等,甚至還有一些動物。從這些可以看出花山巖畫跟其它巖畫不一樣,表現的並不是生產生活的場景,而像壯族在逢年過節祭祀的場面,專家推斷花山巖畫記錄的是部落中的重大祭祀場景。
古人如何到懸崖上作畫的?
世界巖畫,按其繪製方式大致可分成兩類:鑿刻和塗繪。左江花山巖畫全為塗繪類巖畫,專家稱它是中國巖畫在美學上和創作技藝上的巔峰之作。可是,巖畫是怎麼塗繪到懸崖上的,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朱秋萍所長介紹說,花山巖畫所處的懸崖是負傾角向河面傾斜,如果從山頂吊繩下來,距離巖壁作畫點大概有十五到二十米的距離。這樣的情況下,古人是怎麼在高達百米的峭壁之上作畫的呢?
朱秋萍所長介紹說,之前有一種說法是洪水漲起來,古人坐船過來畫。但是目前我們查到的最高的洪水水位,距離最低的作畫點還有五到六米,最高的距離水面有60多米,所以坐船過來的作畫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歷經兩千年 巖畫為何色彩依舊絢爛如初?
現在唯一能確定答案的,是巖畫歷經2000年卻色彩依舊絢爛如初的謎底。專家介紹,巖畫的主要成分是赤鐵礦,在巖畫層的上面,還覆著一層草酸鈣的膜,它和顏料結合起來,硬度非常高,能保持幾千年顏色不褪。
△面朝左邊兩個懷孕的女性,右邊的女性頭髮很長,已經下垂到臀部以下,頭髮尾末梢還扎了一個蝴蝶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