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炎怎麼得的
2023-03-31 16:02:15 4
文章目錄一、急性胃炎怎麼得的二、急性胃炎的症狀三、急性胃炎病發時要該怎麼應對急性胃炎怎麼得的1、導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病毒感染
經常導致腸胃炎的病毒包括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腺病毒和星狀病毒。輪狀病毒是導致兒童腸胃炎的主要原因,而且遍及全球,不分貧富。70%兒童腸胃炎都是因為受到病毒侵襲,但大部份成年人則因為曾經接觸過輪狀病毒,所以有免疫能力。
2、導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細菌感染
兒童的腸胃炎之中,細菌感染佔15%;最常見的細菌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志賀菌和空腸彎曲菌。
一般此原因感染腸胃炎的兒童是由於進食被細菌汙染了的食物而發病的。曾被發現帶菌的蔬果和食物包括未煮熟的鮮肉、雞、海產、蛋、成長中的芽菜、未經消毒的牛奶、軟乾酪、果菜的榨汁。
3、導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寄生蟲感染
多種原生動物可導致腸胃炎。最常見的是藍氏賈第鞭毛蟲,而阿米巴變形蟲和隱孢子蟲感染也有報導。作為一類病原,它們約佔兒童腸胃炎成因的10%。
4、導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傳染
傳染會通過飲用被汙染的水,或者共同使用一些私人物品而發生。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沒有正確消毒的奶瓶餵奶也可使嬰兒發生感染。
5、導致急性胃炎的原因之非感染性
非傳染性的腸胃炎也有很多因素造成。一些較常見的原因包括: 藥物(如非甾類抗感染藥),食物(如乳糖——在那些無法耐受餓的人群中)和麩質(在那些患有乳糜瀉的人群中)。
6、其他引起胃炎的原因
胃黏膜長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門脈高壓症的病人,胃黏膜長期處於淤血、缺氧,引起營養障礙導致胃炎。
急性胃炎如治療不當,遷延不愈可轉變為慢性胃炎。
胃酸缺乏,細菌容易在胃內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營養缺乏,內分泌功能障礙、免疫功能異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消化道彎曲桿菌感染等都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發病因素。
細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於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細菌或毒素不斷地被吞入胃內;或胃內缺乏胃酸,細菌易在胃內繁殖,長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急性胃炎的症狀1、上腹痛正中偏左或臍周壓痛,呈陣發性加重或持續性鈍痛,伴腹部飽脹、不適。少數病人出現劇痛。
2、噁心、嘔吐嘔吐物為未消化的食物,吐後感覺舒服,也有的病人直至嘔吐出黃色膽汁或胃酸。
3、腹瀉伴發腸炎者出現腹瀉,隨胃部症狀好轉而停止,可為稀便和水樣便。
4、脫水由於反覆嘔吐和腹瀉,失水過多引起,皮膚彈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症狀,嚴重者血壓下降,四肢發涼。
5、嘔血與便血少數病人嘔吐物中帶血絲或呈咖啡色,大便發黑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說明胃黏膜有出血情況。
6、常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狀。
7、體徵不明顯,上腹及臍周有壓痛,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腸鳴音多亢進。
8、起病急,噁心、嘔吐頻繁,劇烈腹痛,頻繁腹瀉,多為水樣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9、此外,頭痛、發熱、寒顫和肌肉痛也是常見症狀,少數嚴重病例,由於頻繁嘔吐及腹瀉,可出現脫水。
急性胃炎病發時要該怎麼應對1、臥床休息,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藥物。
2、鼓勵飲水,由於嘔吐腹瀉失水過多,病人在儘可能情況下多飲水,補充丟失水分。以糖鹽水為好(白開水中加少量糖和鹽而成)。不要飲含糖多的飲料,以免產酸過多加重腹痛。
3、止痛。應用顛茄片、阿託品、654-2等藥均可。還可局部熱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伴腹瀉、發燒者可適當應用黃連素、氟哌酸等抗菌藥物。病情較輕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對胃的刺激。
5、嘔吐腹瀉嚴重,脫水明顯,應及時送醫院靜脈輸液治療,一般1-2天內很快恢復。
6、預防為主,節制飲酒,勿暴飲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損傷胃黏膜的藥物。急性單純性胃炎要及時治療,愈後防止復發,以免轉為慢性胃炎,遷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