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有情人終成兄妹,有科學依據嗎?

2023-03-31 13:15:12

文|劉第一一

決定兩性之間吸引力的因素不僅是相似性,而且是某些特徵的互補(如支配和服從的互補)。然而,總的來說,如果一個人長得像另一個人,很容易對另一個人產生感情。

「知道」(nz_zhidao)跟你說話,夫妻有什麼事。

(張智霖袁詠儀。集成電路照片/地圖)

不久前,香港演員張智霖在微博上剃光頭後自拍。

除了強烈譴責這位70歲不油膩、不戴口罩的老人之外,網民們還尖銳地指出支林的哥哥和他的妻子袁詠儀有很高的相似性,特別是兩對可以誘捕蒼蠅的歐式美食大對,它們太相似了。

我們當然可以爭吵。支林和晶晶除了眼睛不同外,沒有什麼相似之處。我們應該知道,在中國的娛樂圈裡,大多數人對這對夫婦還是很清楚的。

比如,張晉和蔡少芬夫婦、黃渤夫婦、郭德綱和王輝夫婦,還有許多新生代明星夫婦也是一個多一個樣子,誰不服誰。

當我們懷疑他們是否是失散已久的兄妹,並開始想起樸贊鬱的《老男孩》中的奇怪場景時,我們可能會問:人類傾向於選擇看起來像自己的異性作為配偶嗎?事實上,科學家們早就提出了這個看似自由而無用的問題,並開始了他們有趣的研究。

你和我一樣,我會嫁給你。

在遙遠的印第安納波利斯,一位名叫賈斯汀·萊米勒的社會心理學家從心理學的角度清楚地解釋了這個問題:

人類自然會喜歡他們「認識」的人或事物,即使他們(潛意識)沒有意識到他們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熟悉他們。

這種所謂的「熟悉」實際上意味著「相似」。例如,我非常熟悉我的臉,因為我經常照鏡子。如果你長得像我,那麼我也會很熟悉你的臉,很容易自然地愛上你。

當然,決定兩性之間吸引力的因素不僅是相似性,而且某些特徵的互補(如支配和服從的互補)也是非常重要的,但總的來說,很容易對彼此有感情。

2013年的一項實驗研究支持了萊莫爾的理論。這個實驗的對象是超過N對年輕夫婦。研究人員給每個人看了他或她的另一半和其他人的組合照片,包括參與者的臉和隨機選擇的臉,並要求他們對每張張和成照片的吸引力指數進行評分。結果顯示,幾乎每個參與者都認為最吸引人的臉是另一半和他自己的合成照片。

這不是終點,還有更神奇的研究。科學家們又給一群年輕人看了合成照片,但這次,他們把合成選項中的「自己」改成了「自己的父母」。最終的結果是,兒子喜歡合成母親的照片,女兒喜歡合成父親的照片。

作為對這一充滿俄狄浦斯風味的科學發現的回應,萊莫爾平靜地評論道:「孩子們認為父母有性吸引力,這聽起來令人毛骨悚然,但這是自然的,是一個完全潛意識的過程。人類只是喜歡它,因為他們熟悉它。」

無論如何,研究人員並沒有就此止步。他們再次將目光投向混血兒群體。經過粗略的處理後,他們又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混血兒更傾向於和長得像他們父母的人在一起,男孩和孩子也是如此。

所有上述理論和實驗都屬於心理學研究。一些更難的核心學者對此並不滿意。他們希望找到實用的基因證據,為這一理論打下堅實的基礎。

2014年,一群社會學家和行為科學家聯合開展了一項研究,調查人們與具有相似基因型的對象結婚的可能性。他們對825對出生於1920年至1970年的夫婦(其中約60%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進行了測序,並比較了170萬個反映個體差異的單核苷酸多態性。

最後的結論是,丈夫和妻子之間的遺傳相似性確實高於兩個隨機匹配的個體。換句話說,人們更願意和基因相似的人結婚。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可能是人類本能地保護基因的一種方式。

史丹福大學的學者本·多明戈(Ben Domingue)認為,基因相似的配偶(和朋友)經常出現在同一個社會、文化或環境中,因此他們更有可能選擇彼此作為伴侶。

(張晉,蔡少芬家族。集成電路照片/地圖)

為什麼夫妻越來越像對方

說了這麼多,我們基本上理解了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人類是否更願意選擇看起來像自己的異性作為他們的配偶。答案是肯定的。馮的夫妻和趙的有著科學的DNA基礎。然而,夫妻關係實際上有另一種含義,即配偶雙方將生活在一起,變得越來越像對方,無論是在外貌、身體狀況還是氣質上。這有科學依據嗎?

早在1987年,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就開始研究已婚夫婦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相似的現象。他們認為婚姻創造了一個共同的環境,夫妻將不可避免地一起面對許多事情,這將帶給他們相同的情感體驗,並自然地產生相似的面部表情變化。從長遠來看,雙方的臉很容易被塑造成相似的皺紋、面部曲線和表情。

另一方面,生活在一起的夫婦也可能由於飲食和睡眠等密切的生活習慣而形成類似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在2016年的一項研究中,密西根大學的香農·梅希亞和其他人研究了近1600對已婚夫婦的身體狀況。結果顯示,每對夫婦在腎功能、膽固醇水平和握力方面有驚人的相似性。

然而,有趣的是,這1600對夫婦是由結婚20年和50年的兩類夫婦組成的。然而,在一起時間較短的年輕夫婦比年長夫婦更相似。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原因還沒有確定。

此外,一些科學家說,長期的菌群交換會促進夫妻雙方細菌微生態環境的融合,知道接吻10秒鐘可以交換8000萬個菌群。生活在人體內的微生物高度影響我們的身體狀態、行為模式和性格。它們變得相似,所以主人自然會有內在的氣質品味。

還有一種心理上的「變色龍效應」,也值得一提。這意味著我們在與他人接觸時會刻意模仿對方的非語言行為。長期相互模仿無疑是形成夫妻關係的一大推動力。

同类文章
 1999年被貶下凡的神仙現在如何了, 被貶下凡的神仙都有誰?

1999年被貶下凡的神仙現在如何了, 被貶下凡的神仙都有誰?

什麼樣的神仙會被貶下凡?神仙世界和我們的制度差不多,頂多是因為法術,多了一點生活上的方便。那些不服從管理,犯了事情的,或者塵緣未了,需要再歷劫難的,或者下界需要一個代表性人才的。此時,天庭就會安排神仙下凡。有的是奉命解救世人,有的則是純粹的磨練。一般來說,他們都具有特殊的才能,可以在某一個行業成為佼
 揭秘1998年長江走蛟化龍,渾身黝黑髮亮,頭上有紅色的角!

揭秘1998年長江走蛟化龍,渾身黝黑髮亮,頭上有紅色的角!

說到餃子,許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但蛇應該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傳說蛇在成蛟生活了500年,龍在龍的體內生活了1000年。一般來說,在餃子上行走時,伴隨著具有巨大破壞力的自然現象,如狂風、暴雨和洶湧的河流。當在餃子上行走時,餃子不會飛起來,而是會用大河跑到海裡。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強烈衝擊會引起巨大的波浪和
 打生樁是什麼意思?,殘忍的風俗習慣

打生樁是什麼意思?,殘忍的風俗習慣

在古時候,民間是有著很多恐懼殘忍的封建習俗存在,而今日我們要講到的打生樁便是其間一件。 那麼大家知道這個打生樁是什麼意思嗎?其實便是古代時期修建上的一種用「兒童來祭祀」的辦法,在古時候是真實存在過的,並且這種辦法聽說還是」修建開山祖師」魯班所發明創造出來的,下面我們就一同來具體了解一 下!」打生樁」
 何超瓊有孩子嗎,沒有孩子就離婚了

何超瓊有孩子嗎,沒有孩子就離婚了

何超瓊是澳門賭王何鴻燊與藍瓊瓔所生的女兒,在美國聖克萊大學畢業的何超瓊,具有超卓的市場管理才華,在三十多歲的時分,何超瓊現已接管了多個公司,並且成為了董事的何超瓊,也展現出超卓的投資眼光,所以何超瓊才會被譽為賭王何鴻燊的接班人,高品位高人氣的何超瓊,現已是超越了許多女明星的存在了,當年何超瓊與前夫許
 奇趣大物理

奇趣大物理

《奇趣大物理》是一本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的書籍。開    本16開出版社未來出版社作    者湯姆·亞當斯/文 託馬斯·弗林薩姆/圖書    名奇趣大物理出版時間2012-6-1裝    幀精裝目錄1基本信息2編輯導讀3內容簡介4作者簡介5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基本信息奇趣大物理奇趣大物理叢書名:奇趣大物理
 粉色沙灘在哪裡? 為什麼是粉色

粉色沙灘在哪裡? 為什麼是粉色

一說到夏天許多人的腦海裡便浮現出自己面朝大海吹著海風聞著海水的鹹味肌膚觸及海水時冰涼舒服的感覺,湛藍的大海和銀色的沙灘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可是你知道沙灘還有粉色的嗎?現在51區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粉色沙灘。粉色沙灘在哪裡粉色沙灘地處於巴哈馬群島上的哈勃島,它的長約三英裡,海水至清且沙子十分柔軟令人心曠
 奇聞趣事

奇聞趣事

奇聞趣事通常是指驚奇動聽的本身就有趣的或者人們感興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人們對奇怪的事或有趣的事物都有一種好奇心理。在報紙上、電視中等我們經常可以聽到見到各種各樣聞所未聞的有趣的或者人們感興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情,習慣歸類為奇聞趣事。類型趣味的事拼音qí wén qù shì含義有趣味的事目錄1釋義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

《世界奇聞怪事大全集》是2011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志晶。本書講述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件。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頁數255 頁開本大16開裝幀平裝ISBN9787546344973目錄1內容簡介2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世界各地千奇百怪的事
 程連蘇怎麼死的?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嗎?

程連蘇怎麼死的?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嗎?

美國魔術師程連蘇怎麼死的?是因為徒手抓子彈失誤嗎?子彈的威力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徒手抓子彈就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可就有這樣一位美國魔術師程連蘇將徒手抓子彈作為自己的拿手好戲,51區小編帶你一起揭秘歷史上程連蘇徒手抓子彈的奧秘。 程連蘇徒手抓子彈是障眼法?在程連蘇的魔術表演過程中,具有助手假裝成
 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

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

基本信息書名驚奇目擊者:探尋驚人的天外奇聞作者安洪民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公司,晨光出版社出版時間2011年1月1日定價18.8 元開本16 開ISBN9787541436222目錄1內容簡介2圖書目錄摺疊編輯本段內容簡介人類從未停止過對未知世界的探索,而對外太空的好奇更是可以追溯到人類最初的探尋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