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什麼不殺小波依?康熙拿下小波依後為什麼不殺了他?
2023-03-31 12:11:45 3
很多看過一些清宮劇的人,應該對鰲拜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是清朝初期的一位很有名的權臣,在康熙剛剛繼位的時候,鰲拜可以說是一手遮天權傾朝野,然而最終他還是被康熙扳倒。
看過《鹿鼎記》的朋友都知道,韋小寶和康熙合理擒下大權臣鰲拜,這一段非常精彩,而鰲拜不僅權利大,武功高強,是韋小寶拿下的第一個大boss。
年少康熙剛剛登基後,鰲拜便被授予輔政大臣,看到皇帝年幼,鰲拜便開始結黨營私,把持朝政。鰲拜的前半生可謂是戰功赫赫,並被稱為「滿清第一勇士」。鰲拜最早是跟著皇太極的,深受皇太極信任,又為皇太極立下了無數的功勳。後來滿清入關之後,又跟著多爾袞多次平定內亂。
順治帝死後,功勳卓著的鰲拜便被授以「四大輔臣」輔佐康熙,這時候的鰲拜雖說有權但是依舊維護清王朝康熙的統治。康熙幼年便登上大位,這時候朝局動蕩,許多地方出現了起義,鰲拜開始四處鎮壓起義,可謂是盡心盡力。
康熙在位的第八年,設計擒拿了鰲拜,擒拿之後便列出了其三十六條罪狀,這時候有人質疑了?被列出如此多的罪狀怎麼沒有處死呢?並且鰲拜被拿下後一直被關押,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並沒有喪命。康熙列出鰲拜如此多的罪狀,為何不把他殺死呢?是不敢嗎?
然而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康熙晚年的時候還親自為鰲拜平了反,到兒子雍正繼位後,更是加封鰲拜為國公。兩代君王都如此重視鰲拜,充分的說明了,鰲拜沒有反叛之心。康熙為何要費盡心力的除掉鰲拜呢?那就只能歸結於帝王心術,「功高蓋主」後不得不「卸磨殺驢」。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帝王,每一代帝王在臨死前都會留下顧命大臣,然而繼任的皇帝只有除掉了顧命大臣才算真正的掌權。鰲拜是以武將出身,順治之所以把他留給康熙,其實就是給康熙「練手」的,所以鰲拜倒臺也就是一場權利的交割遊戲。所以到最後,康熙認為自己太過於不地道了,所以就在晚年為其平反。而縱觀鰲拜一生,戰功赫赫,為清王朝立下了很多汗馬功勞。雍正上臺後,歌頌康熙功德的時候並沒有提及擒拿鰲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