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食屍女妖(Aswang)之謎
2023-03-30 04:51:55 1
亞斯文(Aswang)
亞斯文(Aswang)又稱阿蘇黃(Asuwang)是菲律賓的一個傳說中的食屍鬼,它是吸血鬼和巫婆的結合體。這種靈異物通常都是女性,她們可以變成黑色的狗或者黑色的野豬。白天的時候,他們是人體,而且是看起來安靜害羞賢惠的女子,可是到了晚上他們就變成了惡魔,眼睛裡都充滿了血跡!
住在Tantangan的Barangay Cabuling 的菲律賓人,16歲的塔塔波拉斯和他14歲的弟弟米迦勒正在外面的稻田裡。那天晚上,他們決定睡在一個小小的臨時搭建的小屋裡看護農場的鴨子,因為在最近幾個星期裡一些鴨子神秘失蹤了。而他們的父母正睡在離稻田幾米遠的房子裡。
在半夢半醒的狀況下,塔塔隱約聽到屋外有些吱吱聲,他認為這沒什麼。這段時間他的弟弟睡著了。突然,塔塔驚醒,感覺到有些不對勁。
站在熟睡的米迦勒身上,塔塔看見一個巨大的,黑色的狗。它的眼睛是紅色的,在黑暗中發光。「狗」不理睬他,盯著熟睡在它前面的物體。它慢慢地開了口,靠近米迦勒的脖子。
2007年被拍到的Aswang
報紙報導的Aswang
塔塔,雖然害怕,但他仍舊抓起他已上膛的槍射擊在前方的野獸。野獸轉身就逃到黑暗的地方去了,米迦勒疼痛得尖叫著醒來,因為子彈擊中了他的右腿,而塔塔開始尖叫「Aswang,aswang」。鄰居聽見後立即衝向男孩們的位置,發現塔塔仍在喊「Aswang,aswang」,並且指著那塊黑暗的地區。麥克被立即被帶到南哥達巴託省醫院進行治療。村民們紛紛去了解發生了什麼。一些人相信真的出現了一頭Aswang,並且嘗試吃掉米迦勒,另一些人則持更多懷疑態度。
Aswang簡介
Aswang是菲律賓吸血鬼傳說故事出現的動物。西方關於Aswang的記錄可以追溯到16世紀西班牙早期殖民者。Aswang通常與魔女聯繫在以前,且幾乎一直都是女性。它們有時也被用來作為一個通用的術語,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女巫,manananggals,變形,獸化人,和怪物,儘管manananggals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特別的生物。他們經常被描述為一個有著巨大翅膀的怪物,你可以聽見當她在一定距離時,但她走得越近,他們就變得越安靜。
許多故事中Aswang被描述成有著紅色發光的眼睛。根據傳說他們是紅色的因為他們會整晚在房子和小屋子搜尋目標。一些地區說,Aswang以一個有著蓬亂的長頭髮,充血的眼睛,長長的指甲,及長黑舌的醜陋老女人的形象出現。她的腋窩含有油孔,這給了她力量飛行。許多描述中都給予了他們改變形狀變成動物的能力,就像上面的故事一樣。在菲律賓人口中,描述大多不一樣。Aswang有時還被說成是從對性的幻想中創造出來的。
Aswang食物
根據民間傳說,Aswang喜歡吃未出生胎兒和兒童,有利於肝臟和心臟。有些故事說他們有一個長proboscus是用來從孕婦肚子中吸取胎兒。有時Aswang會用其他屍體取代受害人的身體,甚至用棕櫚樹幹做出看起來像一個人的物體。這些「假」的人是活的,通常走到受害者的房子裡,使他們生病和死亡。
擺脫Aswang的辦法
如果你有很好的準備你可以一直說Aswang在你周圍。你需要一瓶專用油,用已提取的椰子肉和混合其他植物的紙漿做成。然後在油前特別祈禱。如果Aswang靠近了,油將開始出現沸騰的泡沫。一旦Aswang離開餓了,這種情況就會停止。但這唯一有用的就是告訴你它在附近。那你如何擺脫它如果它在你的房子裡?
最簡單的方法是向它撒鹽。鹽會引起Aswang的皮膚燒傷和水泡。這可以有效地促使它離開。如果你沒有鹽且你是男性,那麼你也可以使用刺激Aswang。他們也似乎是最怕有的對象。不得不考慮的是如果Aswang來了,這些人有沒有時間去產生這種解毒劑…有一個充滿了姜和硬幣的紅袋也可以避免Aswang攻擊。姜被認為可以驅趕他們而硬幣會增加你的體重,因此他們不能舉起你。在一些地區,你可以使用一個黃貂魚尾巴,銀刀或滿臉皺紋的老太婆和祖母們的圖像把他們嚇跑。
2007年1月5日清晨,48歲Estelita阿德拉達她發現了她的第八個孩子April Rose’s,已經死亡。April Rose’s是被Aswang咬傷後致病發熱而死去的!
菲律賓人所說的女妖Aswang也有點像美國的天蛾人。另外一種怪物?菲律賓人所說的女妖Aswang有沒有可能是鼯猴???但是貌似沒有Aswang那麼能飛!鼯猴(Cynocephalidae;flying lemurs) 皮翼目僅有的一科鼯猴科的通稱。因體側自頸部直至尾部具有大而薄的滑翔膜,狀似齧齒目的鼯鼠,面部又很像靈長目的狐猴而得名。
這是鼯猴(Cynocephalidae;flying lemurs),上面那張應該不是,鼯猴飛不了那麼高
鼯猴(Cynocephalidae;flying lemurs)
體長60~70釐米,體重1 ~2千克;四肢及尾均細長,尾長22~27釐米;腳寬扁,具5趾,趾端具尖而彎曲的爪;眼大;耳短,通常暴露,粉白色;身體毛色為褐或灰褐色,與樹皮的顏色類似。斑鼯猴的背部有白色斑點,毛皮柔軟,胸部有1對乳頭。有1屬2種:菲律賓鼯猴,散布於菲律賓的棉蘭老等島嶼;斑鼯猴,散布於馬來亞、蘇門答臘、爪哇。
鼯猴單個或成群棲息於寒帶森林的樹洞中,用爪鉤掛於洞壁。通常傍晚時分開端外出,拂曉前回洞。外出時,常常沿一條固定的道路向下滑翔。滑翔才能很強,每次滑翔136米遠僅降落10~12米,擅長爬樹,但速度不快,在空中上不能直立,只能遲緩挪動。吃嫩葉、莖、花,特別喜歡吃某些果實。當取食或爬樹時,將皮膜膨脹在前肢下,並可用前肢拉近樹條取食。孕期60天。春季生仔 ,極少2仔。幼仔出生時體長22.3~25.4釐米。出生後,或被置於洞內,或幼獸用嘴銜住母獸的乳頭或毛,攜帶外出。
鼯猴(Cynocephalidae;flying lemurs)
蝙蝠屬於翼手目的哺乳動物,其翼膜是由其2、3、4指之間延伸而出,銜接至後肢構成的。鼯鼠和鼯猴的翼膜都是由四肢與軀幹之間的皮膚衍生物銜接而成,指間並無翼膜掩蓋。鼯鼠與鼯猴並不能停止嚴厲意義上的翱翔,而僅僅是應用翼膜停止一定間隔的滑翔而已,翼手目的蝙蝠則可以停止真正意義上的「翱翔」,也是獨一退化出翱翔才能的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