蠱蟲飼養過程是怎樣的?它是真實存在的嗎?
2023-03-30 17:16:33 2
蠱蟲是湘西神秘傳說中的一個恐怖的東西,相傳蠱蟲的製作方法就是用各種毒性很強的毒蟲放在一個容器裡面,讓它們開始互相打鬥,最後活下來的那隻就能成為蠱蟲,而湘西的蠱蟲也是中國最神秘的東西之一,蠱蟲這種東西真的存在嗎?
蠱蟲是什麼?
蠱蟲,傳說中,蠱蟲的製作方法是將各種毒性強大的毒蟲放在一個密閉容器裡,讓它們在其中互相打鬥,最後剩下來的那一隻就被稱為——蠱。「蠱」字由皿蟲組成,本指生於器皿的蟲或器皿被蟲蛀壞。逐步引申,穀物腐敗所生的飛蛾以及通過其他物體變質而形成的蟲也被稱為「蠱」。蠱被稱為「蠱」。蠱被認為具有變幻莫測的性質和非同尋常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蠱」。
蠱蟲是怎麼養的?
在養蠱以前,要把正廳打掃得幹乾淨淨,全家老少都要洗過澡,誠心誠意在祖宗神位前焚香點燭,對天地鬼神默默地禱告。然後在正廳的中央,挖一個大坑,埋藏一個大缸下去,缸要選擇口小腹大的,才便於加蓋。而且口越小,越看不見缸中的情形,人們越容易對缸中的東西發生恐怖,因恐怖而發生敬畏。
缸的口須理得和土一樣平,等到夏曆五月五日(端陽),到田野裡任意捉十二種蠱蟲回來(不是端陽那天捉回來的爬蟲養不成蠱),放在缸中,然後把蓋子蓋住。這些爬蟲,通常是毒蛇、鱔魚、蜈蚣、青蛙、蠍、蚯蚓、大綠毛蟲、螳螂……總之會飛的生物一律不要,四腳會跑的生物也不要,只要一些有毒的蠱蟲。
這十二種蠱蟲放入缸內以後,主人全家大小,於每夜入睡以後禱告一次,每日人未起床以前禱告一次。連續禱告一年,不可一日間斷。而且養蠱和禱告的時候,絕不可讓外人知道。要是讓外人知道了,自己養的蠱蟲就會被巫師用妖法收去,為巫師使用,主人就會全家死盡。即使不被巫師收去,成蠱以後,也會加害主人。
一年之中那些蠱蟲在缸中互相吞噬,毒多的吃毒少的,強大的吃弱小的,最後只剩下一個,這個蠱蟲吃了其他十一隻以後,自己也就改變了形態和顏色。根據傳說的種類很多。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叫做「龍蠱」,形態與龍相似,大約是毒蛇、蜈蚣等長爬蟲所變成的。一種叫做金蠶蠱,大約是青蛙、蜥蜴等短體爬蟲所變成的。
一年之後蠱已養成,主人便把這個缸挖出來,另外放在一個不通空氣、不透光線的秘密的屋子裡去藏著。據說蠱喜歡吃的東西是豬油炒雞蛋、米飯之類,飼養三四年後,蠱約有一丈多長,主人便擇一個吉利的日子打開缸蓋,讓蠱自己飛出去。蠱離家以後,有時可以變成一團火球的樣子,去山中樹林上盤旋,有時可以變成一個黑影,在村中房屋間來往。蠱的魔力最大的時間是黃昏。每次蠱回家之後仍然住在缸中。吃到人的這天,主人就不必餵它東西了。
蠱蟲真的存在嗎?
蠱,是一種人工施以特殊方法,長年累月精心培養而成的神秘物體,可以大可小,一般為動物,動物類的一般兩隻為一對,但也有極少類為植物。而施種的方法可以直接施種也可以間接施種。蠱只能是女子所養、所種,男子無法養種。與湘西趕屍術、泰國降頭術並稱為東南亞三大巫術。據說,只不過很多書籍上都已經刪除了,而在湘西很多的苗寨裡依然相信有蠱蟲一回事,基本湘西老一輩的人也都會相信,但隨著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這一塊也就慢慢沒有了,就像湘西趕屍一樣,以前因為運輸條件不方便而誕生,而現在這行業也基本上消失了是一個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