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格導航PK廣汽!從侵權看日企專利危機
2024-10-10 01:07:11
泡泡網GPS頻道10月9日 從二戰後的廢墟一躍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模仿立國」的發展模式,造就了日本經濟的奇蹟。但現今全球信息更趨透明化,企業競爭越發激烈,智慧財產權已成為競爭的核心武器,各國和各企業對智慧財產權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在此情勢下,日本企業比較獨特地遭遇「專利危機」,索尼、佳能、松下等日本名企相繼深陷專利泥潭。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近期廣汽豐田涉嫌侵犯賽格導航專利事件。
賽格導航狀告廣汽豐田侵權,凸顯日企專利危機根源
2010年8月,賽格導航狀告廣汽豐田G-BOOK「智能副駕」侵犯其「一種交互式行車導航和車載安防系統」(即俗稱「一鍵通」)的專利權。據悉,賽格導航的核心骨幹早在1994年就開始了衛星定位於汽車在線服務的開發與應用,是國內Telematics(汽車在線服務)領域的開拓者和領導者。此次訴訟所涉及的「一鍵通」技術,是「汽車在線服務」領域最重要的基礎技術之一。
記者從相關律師了解到,此案將在2010年10月13日,於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次開庭審理。豐田方面已經提交了答辯狀。但截至發稿時,豐田方面對媒體仍未有任何回應,也沒有對公眾特別是G-BOOK目前的用戶有任何解釋。他披露,豐田侵權早已有先例,2005年,日本博士武部正幸不滿豐田公司漠視其專利權利,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訴豐田「三元催化排氣管」侵權;2004年,Paice公司控訴豐田汽車在混合動力車上使用了三項Paice公司的專利技術,但直至2010年豐田才與Paice達成和解。
第一輛革命性的流線型汽車:克萊斯勒-Airflow
Airflow模仿者:豐田第一輛轎車AA
專業人士分析,豐田在此次「侵權門」事件中將很可能採取一貫的應對措施:沉默、漠視、拖延,積極應對事件的可能性不大。從豐田企業不斷侵犯專利權及以往對待侵權事件的態度中不難推測,日本企業不斷陷入「專利危機」很大原因在於世界形勢在變,但日本模仿慣性思維仍未變。
全球智慧財產權保護被提升到國家長期發展戰略的高度
隨著科技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國際智慧財產權保護進入空前活躍的階段,將智慧財產權戰略提升到國家長期發展戰略的高度已成全球趨勢。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早在上世紀80年代起就把以專利戰略為主的智慧財產權戰略作為國家重要的發展戰略。而中國經過20多年的努力,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體系才基本建成並正在與世界接軌,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也迅猛增長。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2009年共受理髮明專利申請31.4573萬件,比上年增長了8.5%。其中,汽車電子專利申請年複合增長率超過15%。以新興朝陽行業——GPS汽車導航市場龍頭企業為例,截至2010年6月,賽格導航一家企業也已累計取得專利70項, 其中發明專利11項,已獲受理專利申請達223項。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強智慧財產權的戰略地位,世界形勢已從「經濟立國」轉為「智慧財產權立國」。
日本確立智慧財產權立國戰略,但專利侵權事件仍頻頻發生
2002年7月日本出臺了《智慧財產權戰略大綱》,提出了智慧財產權立國的基本國策。其核心是把智慧財產權這種無形資產的創造置於產業基礎的地位,以此確保21世紀日本在世界上的牢固地位。
廣汽豐田G-BOOK涉嫌侵權
但與保護智慧財產權方針相反的是:日本企業在全球侵權事件層出不窮,僅2010年便爆發多起:
1、 2010年2月,日本最主要的DRAM半導體晶片製造廠商爾必達(Elpida Memory)被控侵犯德國英飛凌(Infineon)晶片相關專利;
2、 2010年3月,日本松下公司被控侵犯德州飛思卡爾晶片專利權;
3、 2010年8月,松下被起訴侵犯方大地鐵屏蔽門專利;
4、 2010年8月,廣汽豐田被告侵犯賽格導航在汽車在線服務領域的核心技術專利;
……
從確立智慧財產權立國的基本國策與日本巨頭企業頻頻侵權的矛盾行徑來看,日本更多的是強調對本國技術的保護力度,而對外模仿慣性思維仍未徹底改變。
社會熱議豐田」侵權門」:處理方式或關係日企形象浮沉
我國智慧財產權在法律體系上逐步與世界接軌,但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尚不及美國完善和強有力。有專家認為,賽格導航此次侵權事件的處理,對於增強中國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推進行業法規的完善,具有標杆性作用。而豐田如何應訴也將凸顯日企對專利侵權的普遍態度。
國內知名智慧財產權專家張全文分析豐田侵權案時表示,如果豐田採取一貫的應對模式:在媒體上沉默、在訴訟上採用申請專利無效等方式進行拖延,可能會對賽格導航造成不利局面,「一個是行業龍頭民族企業,一個是世界級的大企業,這是不同等級的較量,實力處於下風的企業最大的劣勢是拖不起。」他同時表示,此舉將可能進一步加深豐田面對產品危機時的負面形象,並可能導致失去部分消費者的信任。
也有行業人士認為,此事件中,賽格導航展現出了一個優秀民族企業的自強意識,作為汽車行業的楷模,廣汽豐田會採用恰當的方式應訴並在適當時候通過媒體發布消息,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
無論豐田如何應對涉嫌侵犯賽格導航專利事件,此案件給世人的啟示是,隨著全球對智慧財產權加強保護趨勢的發展,專利戰將逐步升級,未來專利侵權懲罰更可能從民事向刑事過渡,「模仿趕超」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如果一家企業,忽視了它在國際範圍內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或漠視別人的智慧財產權,都會在全球競爭中被徹底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