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創業者的碰撞VR內容創作的春天在哪
2024-09-16 12:31:10
12月5日,英中創意創新者論壇在上海中國金融信息中心拉開帷幕,來自遙遠的英倫三島的20多位文化娛樂界的「創新者」以及數位國內VR行業頂尖的企業家,展開了一場關於虛擬實境未來的頭腦風暴。
會上,這些VR領域的一線開拓者們就VR娛樂的發展方向和發展前景、VR內容面臨的問題和爆款何時何樣出現以及VR如何在廣告、健康、教育中使用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到底中英文化的碰撞,產生了哪些思想的火花?讓我們一一為您呈現。
VR+娛樂:如何從互動遊戲升華到體驗經濟?
Gingersnap Studios首席創意官Marc Godchild的主持下,FRAMESTORE 聯合創始人兼COO Mike McGee、Alchemy商務總監 Emily Smith、IDEALENS COO蘇文濤、微鯨科技CEO李懷宇進行了名為《VR+娛樂:互動遊戲到體驗經濟》的圓桌論壇。
李懷宇認為,VR未來的趨勢是移動化,視頻和教育比較符合移動VR用戶的需求。對於目前中國的VR內容市場,李懷宇認為已經非常的兩極分化,一種是以HTC Vive為代表的重度VR體驗,要求深度交互;另一種則是很輕度的VR視頻,而明年預計中國會有5000萬的用戶持有移動VR設備。
對於VR視頻內容來說,現階段確實還是以傳統電影轉化而來為主,但是就像網際網路電視的發展趨勢,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VR影視內容是專門使用VR的觀影方式。而付費上,雖然微鯨VR平臺目前是免費的,但這主要是考慮到用戶量太小,並不代表VR用戶的主力們付費意願不強。未來當用戶量上去之後,會逐漸引入付費機制。
蘇文濤表示,IDEALENS同樣在做一體機這樣的移動VR設備,但在內容上他們的用戶在遊戲和視頻上則是五五開。不過從長期來看,他也是比較看好視頻類的內容。所以IDEALENS所處的集團也在做VR拍攝設備,尤其是消費級的雙目相機。在他看來,未來VR內容的生產主力會是以UGC為主,草根明星們將成為VR內容生產的主力。
Emily Smith展示了Alchemy製作的一段VR海底世界的內容。在她看來,VR能幫助博物館和一些文化企業創造前所未有的沉浸場景,帶來娛樂教育結合的神奇體驗,這是其他所有文化機構所不能達到的。同時,這種體驗非常新奇,對全年齡段的人都有強烈的吸引力。
Mike Magee相信最好的VR就在視頻的交互之中。電影已經發展了上百年,而VR僅僅只有三年,人們都還在摸索。而他們之前嘗試為《權利的遊戲》製作VR內容,讓人們直接感受現場的冷風,身臨其境感要遠遠超過手機、電腦這些媒介。
他認為,未來的VR內容將會有更強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但同時他也承認,目前的技術手段想要表現完全的沉浸感還很困難,但最重要的是先用有趣的故事把人吸引進來。但這需要摸索,有了360度的環繞,創作者需要重新摸索吸引觀眾的方式,傳統電影的手法已不再適用。
VR+內容:傳統觀眾和內容會發生改變嗎?
在青亭網聯合創始人王穎的主持下,來自The Foundry的Alex Mahone、CREATE ADVERTISING 的製作與運營總監Tom Lewis和幻維數碼資深項目製作人胡瑞聞進行了名為《VR+內容:傳統觀眾和/或內容會發生改變嗎?》的圓桌論壇。
三位嘉賓首先分享了自己公司在做的事情,Mahone主要為客戶提供軟體方面的支持,比如將要推出的VR難民項目;Lewis則是為電影製作VR廣告,吸引觀眾去觀看電影;幻維主要做一些VR內容創意的突破,包括為SMG的一些IP進行VR化的項目。
對於目前VR對內容創意的限制,胡瑞聞表示主要是一些拍攝手法上的限制,比如怎麼實現VR的環境;Lewis則認為沉浸感和在VR中的挑戰不足是問題,這讓人們不樂於分享他們的經歷更好的傳播VR;Mahone則更加直接,他認為錢是最大的問題,沒有很好的付費模式和付費環境,使得目前VR內容團隊的成員都以技術人員為主,缺乏為內容提供創意的創作者。
而對技術和內容何者跑在前頭,嘉賓們給出了不同的看法。兩位來自英國的嘉賓認為,明顯技術在內容之前,如今的技術已經趨於成熟,市場上需要一款像當年憤怒的小鳥一樣的爆款應用,來真正引爆市場;而胡瑞聞卻認為,更多的還是技術限制著內容的發揮空間。最簡單的例子,人們在家庭娛樂中使用VR時會與4K電視作比較,會發現VR的清晰度遠遠不如,自然也就不會認同VR這種娛樂方式。他認為一款真正滿足人們娛樂需求的VR電影出現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對於建造固定場所體驗VR這件事情,嘉賓們交換了自己的看法。胡瑞聞認為,國內雖然號稱要建數千家的VR電影院,但實際上都是VR體驗店。而這些體驗店的環境和內容都只能讓觀眾看上幾分鐘,遠遠不足以支持一個長時間的娛樂體驗並讓觀眾復購。而兩位英國嘉賓更加謹慎,他們認為在一個固定的場所搭建VR體驗設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目前這項技術的發展實在太快,很難知道五年之後會如何發展。他們建議還是多觀察6-12個月,以看清更長遠的技術發展走向再說。
最後,是大家很關心的未來VR的爆款會在哪裡。胡瑞聞認為一定會是在遊戲,因為遊戲能解決目前VR內容製作的一些難點問題,而VR影視內容的發展還要經歷一個更長的周期才能走向成熟。而Lewis則覺得不那麼一定,他認為也許未來的VR爆款並不是遊戲或者影視二者之一,會更像是二者融合的一個產物。既有VR電影的敘事和拍攝,也會有如同遊戲般由觀眾引領劇情的走向,或者二者都不是,乾脆是一個全新的事物。
VR+行為:如何在廣告、健康、教育中應用?
Mixed Immersion的負責人Dave Black主持下,SATORE Studio 創始人兼創意總監Tupac Martir、Hollis CEO Stuart Hetherington 以及樂視VR負責人李岱、大朋VR首席戰略官章立進行了名為《VR+行為:在廣告、健康、教育中的使用》的圓桌論壇。
在論壇中,關於VR在行業中的具體應用,四位嘉賓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Tupac Martir表示,VR在醫療行業會有很好的應用,可以有效的解決一些極端的體驗,比如士兵可以通過虛擬體驗和醫生進行溝通,讓醫生更好的對士兵所處的情況進行了解,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StuartHetherington同意Martir的觀點,並進一步對VR在醫療中的應用進行了補充。VR可以模仿極端環境,對於有心理恐懼的患者,可以用VR所製造的虛擬環境逐步對患者進行訓練,以到達對患者的刺激性治療。
樂視VR負責人李岱認為,VR會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場景。普通人可以通過VR和自己喜歡的明星一起吃早飯、約會,是非常有意思的體驗,同時VR還可以做一些軍事領域的培訓,比如駕駛等。但是李岱也指出,目前的VR還只停留在「看」的階段,未來還將在視覺和聽覺上進行提升,會有更大的發展前景。
大朋VR首席戰略官章立也認同VR培訓的觀點,尤其是在模擬駕駛上,VR可以讓學員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卡車駕駛。同時他還提出,VR將會有4個時代,1.0是現階段VR頭盔的發展,2.0是VR的交互時代,3.0是VR和AR的混合時代,4.0將變成AI,融合了AR/VR/AI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