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話題作文:關於春節習俗
2024-10-07 02:51:10 2
大家肯定都知道春節吧,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想知道這個節日有什麼習俗,就來看看小編整理的作文吧。
春節習俗作文1
春節是我們太倉地區一個傳統的節日。
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歡歡喜喜地慶祝一番。春節將至,我們這兒家家戶戶都要蒸年糕,希望來年生活節節高。大年三十夜,家家戶戶都要吃團圓飯、放煙火,守歲到深夜。爆竹聲聲,從黃昏一直響到天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歲圓」,還有菠菜和黃蘿蔔絲,「百歲圓」寓意長命百歲,永遠健康;菠菜希望人們勤儉節約,生活「把把細細」,吃黃蘿蔔絲表示祝人們財源滾滾,收入越來越多。
奶奶告訴我,年初一不能掃地,據說初一掃地要掃走財運的,到初三才掃地,而且要把掃的垃圾倒在自家的田角頭,這叫「發田財」。初五早上「接財神」,要放爆竹把財神迎進家門。到了正月十五圓宵節,家家吃圓宵,吃餛飩。吃完晚飯,小孩子們在大人的帶領下,高高興興地去田頭「旺田財」,預祝來年糧食大豐收。
啊,春節的習俗真多,讓我搞也搞不清。
春節習俗作文2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怎樣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已經形成了一些風俗習慣。
掃塵
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用具,拆洗被子窗簾。到處充滿著歡歡笑笑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貼春聯
它以工整、簡潔、精美的文字表達美好願望。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守歲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我期待著2016年春節的到來。
春節習俗800字作文3
回到老家,心裡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裡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仿佛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彩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著做早餐,外公則正忙著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著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裡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著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春節習俗作文4
大家肯定都知道春節吧,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想知道這個節日有什麼習俗,就來看看我的作文吧。
大家在過春節時都放鞭炮,因為鞭炮是為春節而製作的,所以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燃放煙花爆竹,慶祝春節的到來。放鞭炮在古代是為了趕走一個叫「年」的怪獸,「年」欺壓百姓,但人們放鞭炮趕走了它。所以放鞭炮作為一種春節習俗流傳至今。
除了放鞭炮,貼對聯也是一種春節習俗。對聯是用紅紙做的,人們相信紅色可以降妖除魔,所以用紅紙做對聯。每一家都貼有對聯,門上還貼了「福」字,「福」是倒著貼的,為什麼呢?哈哈,意思是表示「福」倒(到)了。
拜年也是春節習俗,我最喜歡拜年了,因為拜年可以掙壓歲錢呢!拜年一般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都起床很早,相遇時互相問好說祝福語,然後互相拜年發壓歲錢,這時候是我最高興的時刻啦!拜完年我回家數著自己的壓歲錢,心裡美滋滋的。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穿新衣,大家一起吃餃子……現在這幾年又舉辦了一些遊戲,可以玩,大家都開心。春節的習俗真多呀!
春節習俗作文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裡,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習俗。
我的老家就有一個習俗:幹什麼事不能說「完了」,而要有「好了、滿了、圓了」。比如包完餃子不能說「包完了」,得說「包好了」或「包滿了」;吃完飯得說「吃好了」或「吃飽了」。我在想,那要是違背了這一條習俗會怎麼樣呢?
大年三十,為了避嫌爺奶的忌諱,爸媽特意交待我不要亂說不吉利的話。吃餃子時,我想:「假如吃完餃子說『吃完了』會怎麼樣?會被訓斥幾句?會不讓拿壓歲錢?還是會怎樣?」一個個問號從我腦子裡「蹦」出來,環繞著。「對了,就這樣!」一個鬼點子從我腦海裡跳出。我吃過飯,故意說了聲:「吃完了。」旁邊依就是吃飯聲。突然,爸爸意味深長地抬起頭,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然後又意味深長地在我背上不輕不重地打了一巴掌,我悻悻地走開了。
這就是我說話給我的教訓。
「完」在字典裡的意思是「盡,沒有了」,誰想在新的一年剛開始的時候就過完了呢?所以這一習俗也是人們想在新的一年裡祈求幸福美好的意思。
春節習俗作文6
快過年了,今年我們是回爺爺家過年。二月七號的清晨我們坐火車,直到下午我們才到爺爺家。
雖然離過年還有十天,但是我看到了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家都在準備辦年貨,清早爺爺提著菜籃去買魚、肉、牛肉……買回來以後還自製香腸,大伯還在炒自己地裡種的花生,哥哥上街買春聯、鞭炮、煙花。伯媽還開滷鍋滷菜,海帶啊、藕……爸爸就殺雞,我和媽媽就貼兩家的春聯、貼門神,貼門神是為了防止年獸入侵,貼完春聯、門神就去洗海帶、藕……我們以前在長沙還從來沒這樣過,都是去超級市場買現成的,而且這裡和鄰居好親熱啊!難得一見。
因為城市很少有挨家挨戶的房子,就算有,也很少親熱。在吃晚餐之前還要先祭祖,於是我們提著鞭炮來到奶奶的墳上,燒紙錢、放鞭炮。在爺爺這裡除夕團年飯必須要湊足十個菜。在餐桌上,我們互相敬酒,不喝酒的就以飲料代酒,相互之間祝福,在我的記憶當中,在長沙只有我們三個人吃飯,也沒說過祝福,吃完飯就開始給壓歲錢給小孩,吃完飯我們大家就出去放煙花、放鞭炮……這裡有各式各樣的煙花、鞭炮,大年初一,我們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還要送補品、禮物。
這就是我們湖北過春節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