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業界大佬:2014是中國裸眼3D元年
2024-10-06 08:24:11 1
號稱亞洲最大的電子信息博覽會:第二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14,上周在深圳會展中心正式開展,各種家電、大屏幕電視、各種技術的顯示屏成為整個展會最大的亮點,之前我們報導過OLED、QLED(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雷射電視、4K、8K、曲面屏、21:9超寬屏、透明屏、頭戴式虛擬屏等等顯示設備,其中裸眼3D是作為一個聯盟來集中展示的。
今年,裸眼3D成為繼8K、OLED、曲面電視之後家電行業又一熱門詞彙,CITE 2014年也推出了的「3D顯示」專區,裸眼3D遊戲機、查詢機等產品將相繼亮相。不少業內人士對裸眼3D技術寄予了厚望,認為只要裸眼3D技術發展成熟,3D電視就會扭轉近兩年來的頹勢,開始真正普及,並帶來下一波的3D浪潮。CITE2014也舉辦了多場論壇,讓行業專家、企業高管會共同探討裸眼3D技術對3D電視未來發展的影響。筆者有幸也參加了裸眼3D相關技術會議,並對業界高層進行了簡短的訪談。
● 2014年是中國裸眼3D元年:
通過國內外各種大型展會來看,CITE上的裸眼3D顯示屏確實在數量、質量、尺寸、效果、種類等各個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整個裸眼3D產業鏈的發展也趨於成熟,上下遊的資源整合與共享,市場的集中開拓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整個產業都持樂觀態度。
不過裸眼3D真正走入家庭還需時日,目前裸眼3D顯示屏主攻商用,例如戶外、商場、廣告等領域,其次是手持設備,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最後才會進入家庭市場。
● 裸眼3D技術指標趨於完善:
裸眼3D技術可以分為視差障壁、柱狀透鏡以及方向性背光3D技術。視差障壁3D產品與既有的LCD液晶工藝兼容,在量產和成本上較具優勢,但產品影像解析度和亮度會下降。柱狀透鏡3D技術顯示效果更好,亮度不受到影響,解析度不高的問題正在逐步解決,目前成為主流的裸眼3D顯示技術。指向光源3D技術的解析度、透光率方面能保證,不會影響既有的設計架構,但尚不成熟。而最新的多層顯示技術(MLD)突破了視野以及角度的限制,還不會讓觀眾產生觀看的不良反應。
目前已經量產的裸眼3D屏以柱狀稜鏡技術為主,隨著技術的成熟,裸眼3D顯示屏的可視面積已經達到了正負45度,視角從原來的8-9個發展到了28-30個,在較大的區域內可以支持多人同時觀看而不影響效果。
● 裸眼3D顯示設備的上市會帶動3D片源的發展:
從應用市場看,內容難題仍然是制約裸眼3D技術發展的關鍵所在。片源缺乏的問題導致眼鏡式3D電視遲遲不能打開市場,對於裸眼3D同樣存在這一問題,並且更為嚴重。因為要確保視覺效果,裸眼3D片源必須實現從攝錄、製作、傳輸到顯示全過程3D化。也就是說,沒有相適應的片源,裸眼3D的技術自身無論如何完善也將沒有用武之地。
好在裸眼3D與眼鏡式3D的片源是相同的,人們對於眼鏡式3D接受度不高,但一定會喜歡裸眼3D,隨著裸眼3D市場的前面開啟,人們對於3D片源一定會提出更多的需求,這就會加速影像業對於3D節目、片源的生產與普及。
硬體與軟體的關係永遠都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答案也並非決定,但在IT行業一般都是硬體走在軟體前面,因此裸眼3D目前雖然缺乏片源,但業內還是得有前瞻性,必須大力推廣並部署裸眼3D顯示設備,才能讓整合行業走向成熟。
● 4K與裸眼3D不衝突,4K裸眼3D效果更好:
開啟3D模式會讓解析度損失一半,傳統的3D顯示技術效果看起來一般主要是解析度的問題,隨著4K顯示屏的大量上市,這個最大的難題就迎刃而解了。雖然相比3D片源,4K片源更成問題,但這並沒有影響顯示設備廠商們的熱情,反倒是促進了裸眼3D技術的發展。
從視覺體驗來說,裸眼3D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加的視覺體驗。現在主流的3D電視,都不能夠使消費者擺脫特製眼鏡的束縛,無疑使得3D電視的使用範圍和使用舒適度都大大打了折扣,並且長時間觀看3D電視還會使消費者產生噁心眩暈等不良感覺。而裸眼3D技術則是消費者擺脫了特製眼鏡的累贅,舒適度大大提升,並長時間觀看也不會產生明顯的不利感覺。
市場本就是挑戰與機遇的融合體。未來裸眼3D是續演眼鏡式3D的頹勢還是成為3D電視的救命稻草,一切尚未可知。但裸眼3D技術憑藉自身的舒適觀影感受和刺激的視覺衝擊,將成為彩電行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之一是毫無疑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