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希望的優秀作文精選
2024-06-12 23:43:06 1
希望只要有呼吸,就會有希望
經過多少失敗,經過多少等待,告訴自己要忍耐。
——題記
堅持,仿佛是一輪永不落山的晚霞,也宛如一群屹立不倒的山林。堅持是甘甜的,因為它在心中播下了勝利的種子。
2008年,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或許,人們只是銘記那些冠軍的光環,鮮花和掌聲。但又有多少人記住那些默默無聞、堅持理想、超越自我的英雄呢?他們沒有站上最高領獎臺,或功虧一簣,或一敗塗地……在在精神上,他們的堅持與堅強,永遠留在我心裡。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來自中華臺北的跆拳道運動員——蘇麗文。在北京奧運會上,她在次輪比賽中敗給一位韓國選手後,已經受到嚴重的左膝傷,但六個小時之後,她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帶傷在復活賽中戰勝對手,晉級進入銅牌爭奪戰。而此時此刻,面對19歲的克羅埃西亞選手,蘇麗文的左腿已經無法支撐。她靠單腿站立比賽。比賽十分激烈,第一局結束時,雙方的比分為2:2。第二局,雙方都在尋找機會攻擊對方,但都沒有得分,比分依舊是2:2。第三局,對於蘇麗文來說更為艱難。對手首先找準機會,踢中有效部位,得到2分,領先蘇麗文4:2。第二次進行噴霧處理後,蘇麗文示意繼續比賽。她瞅準一個空當,再次踢中對手頭部,以4:4的比分進入加時階段。加時賽剛剛開始,對手就踢中蘇麗文的有效部位,裁判示意比賽結束,比分是5:4(加時賽採用突然死亡法,先得分一方率先活得比賽勝利)。蘇麗文就這樣輸掉比賽。她哭了,但賽場上的掌聲卻久久不見停息。
14次跌倒,14次站起,這就是她在銅牌戰的表現,留給北京奧運會永恆的記憶。每當她示意繼續比賽,賽場上便會為她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為她的執著鼓掌,為她的堅強鼓掌。
當媒體問她:「為什麼你的傷情如此眼中還堅持到最後呢?」而她只是微微一笑,說:「我認為有呼吸就有希望!」全球人為她而喝彩,我們不是為她堅持到最後一秒而喝彩,而是她直到最後一秒也一直想贏。
使得,有呼吸就會有希望,去追求那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對抗無法抗衡的對手,承受難以承受的悲痛,成為遠遠超越自己的人。幾時雙臂疲憊不看,仍要盡力去嘗試,摘下那遙不可及的夢想星。不管多麼絕望,多麼遙遠,毫不猶豫為夢想而戰。
經過多少失敗,經過多少等待,告訴自己要忍耐,在痛苦面前說聲堅持,說聲沒關係,一切都會好起來。
衝刺,為了最初的夢想。有夢想就有光亮,有呼吸就有希望,沒有嘗過苦怎麼會懂得甜?
希望在這個物質經濟高度發達的年代,我們的社會道德似乎在一點點淪喪,面對這個似乎人心不古的年代,我不禁問:「難道我們失去了構建溫馨社會的希望了嗎?」不,我們可以用我們的雙手去託起希望。
伸出你的雙手,接住的是未來的希望。最美媽媽吳菊萍,一天在街上突然看到有個小嬰兒從窗臺上不慎墜下,此時的她沒有絲毫猶豫便伸出雙手去摟住了小女孩,結果自己弄得雙手粉碎性骨折,面對國家未來的希望,他伸出了自己的雙手,也接住了未來的希望。
伸出你的雙手,捧起的是社會的良知,你還記得廣東佛山的那個「小悅悅」嗎?兩輛卡車從她的身上輾壓而過,18名路人經過她的身旁卻置之不理,他們的行為不斷的衝擊了社會道德底線。這時,一位拾荒者陳賢妹將她抱起,送到醫院。試想如果沒有陳賢妹,我們社會失去的不僅是一個小生命,更是對這個社會的信心。他捧起來的,不僅是生命,更是一個社會的良知。
伸出你的雙手,握住的是道德的方向,「最美」司機吳斌,在駕駛大巴的途中被一不明鐵片砸中,他忍著身體的劇痛,完成了換擋、制動等一系列操作,將車安安穩穩的停好,當他被送到醫院時,發現他的三根肋骨骨折,肝臟幾乎粉碎,試想如果他沒有忍痛完成他的職責,大巴上的乘客或許很難再與家人會面,在劇痛下,他伸出雙手握住的不僅是24條生命,更是整個社會的道德方向。
你的雙手可以幹什麼?你的雙手可以像《悲慘世界》中的米莎哀主教一樣接納遭遇困境的他人;你的雙手可以像最美教師張麗莉一樣將他人推離危險;你的雙手也可以像譚千秋老師一樣為祖國的未來撐起一片安全的空間。
當你看到有嬰兒墜下樓時,你會毫不猶豫的去伸手抱住她嗎?當你看到有人倒在地上,你會不顧一切的伸手扶起抱起他嗎?當你自身生命不保時,你會繼續伸出手履行自己的職責嗎?只要你敢於伸出雙手,你的力量將不再渺小,你可以託起一個社會良知的希望,你可以鎮住社會道德的基石。
希望希望是什麼?希望是什麼?希望是失敗者對成功的一種渴求;希望是死對生的一種企盼;希望是寒冬對春的一種嚮往。希望是什麼?希望是人生的鐘擺須臾停止不得;希望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光芒四射。如果低下頭表示失望,那麼昂起頭便是希望。希望的路,千條萬條;希望的河,處處可入海洋。希望是什麼?是優美動聽的歌;是奇麗無比的小詩;是令人神往的意境;是朝露、晚虹、是陽光……
希望是溫總理口中的救死扶傷:「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要付出百倍努力。」在溫總理的口中,希望是成功的根源,想成功,就必須要付出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不放棄。
希望也猶如金斯萊堅持的一生:「永遠沒有人力可以擊退一個堅決強毅的希望。」在金斯萊的一生中,希望是給予人一種內心的安慰,一種讓人堅強不放棄的力量。
希望更像是泰戈爾眼中真摯的童真:「要學孩子們,他們從不懷疑未來的希望。」在泰戈爾眼中,希望是兒童快樂無憂的童年,希望是快樂的,是美好的,是對未來一種嚮往,追求。
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個成功的商人因為一次生意的失敗變成了一個身無分文的流浪者,他每天沒有目的地的走在大街上。突然有一天走著走著看見一個乞丐,乞丐做在一個角落裡顯的很落魄可是這個商人沒有注意到乞丐,而他的眼睛卻盯在了乞丐面前的一行字,寫的是「人生沒有希望」商人蹲在字的面前很久很久沒有人知道他當時在想什麼,就在乞丐認為這個商人準備施捨他的時候,商人卻拿起了乞丐身邊放在地上的粉筆用手用力的把「沒有」兩個字擦掉,用粉筆在上面寫上了「充滿」兩個字然後抬起頭向乞丐笑笑起身朝街的盡頭走去,而乞丐卻沒有注意到商人什麼時候離去,只是用眼睛看著那個商人改完的那句話「人生滿希望」。
這個故事很平凡,這裡卻很深刻……
希望是一切真實的根源。希望離你不遠,正如烏雲的後面就是陽光,去把握一切,就是希望的一切。
有人問過我:「你認為希望是什麼呢?」
我只回答了九個字:希望是你,你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