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奇事
2024-06-19 16:50:08 1
楔子
時間是公元2006年初冬深夜,地點是C市一所公立初中。
在這所公立初中的八角教學樓裡,一位少年蹲在漆黑的樓道盡頭,也許是穿的衣服單薄,他竟瑟瑟發抖。
由於天陰欲雪,夜晚的天空像鍋底一般漆黑。寒風呼呼地吹著口哨,時不時搖晃著八角樓的大門,發出「啪啪」地響聲,好像想鑽進來追尋那少年。
這座八角樓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那雙門堅守崗位很多年也實不容易,除了經受風吹雨打日曬,還要不時地承受學生放學時的擁擠,師生心中憋氣時的踢甩。如今好不容易清淨了,便借著風力任性地搖擺碰撞,發出恐怖的響聲,似乎在發洩心中的怨氣。
喧鬧了一天的教學樓此時慢慢安靜下來了。樓道那幾盞不算太亮的聲控燈,在門窗作響時像幽靈似地忽明忽暗,更添了幾分瘮人的氣氛。
學生們下午六點多就放學了,老師們忙了一天,早已沒了精力在學校逗留,便紛紛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了。門衛師傅腿有傷殘,一變天,老寒腿便像抽筋似地煎熬。他只好將腿緊貼著暖氣,也顧不得去教學樓裡查巡了。
此刻,這棟八角樓裡應該就只剩下這位少年了。
這少年名叫葉曉白,是這所學校的一名初一學生。他身材瘦小,留著張揚個性的遮眼發,一雙丹鳳眼在甩髮時顯露出,向人展示著他的帥氣。
「唉,這都幾點了,怎麼還沒來呢?」
葉曉白此刻已蹲得腿麻,便站起身嘟囔了一句,不時地在黑暗中走來走去,樣子有點焦急,似乎在等待著誰的到來。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天氣越來越不好。葉曉白嘆了口氣,打算離開了。突然,他聽見有人輕輕喊叫。他下意識四周回看,卻無人無聲。一種恐懼使他頭皮發麻、頭髮直起。
在這漆黑寂寥的樓道裡,還有誰會在?他想可能是錯覺吧,便擦把冷汗,又打算離開。
這時,他聽見身後聲響又起。他屏住呼吸搜尋,聲音來自一間房子裡。雖然心裡害怕,但好奇心卻驅使他一步一步地接近那間房子。
他知道,那是一間封閉很久的房子,從沒見那房門打開過。他躡手躡腳走到門前,豎起耳朵貼門傾聽,雖然聽得不太清楚,但仍能確定是個女子的聲音。
一般人對此都會選擇逃離,畢竟從塵封的房間裡發出女子的聲音,的確令人恐懼。初生牛犢不怕虎。或許是年少輕狂,葉曉白的好奇心戰勝了恐懼感。他輕輕一推,房門竟然虛掩著。
葉曉白走進去後,房間門被風重重地甩緊了……
一
「葉曉白今天怎麼沒來上課?」
冬天的黎明來的比較晚。已是早上七時了,但天還未大亮,初一三班已經進入了早讀課。班主任李老師已年過半百,他兢兢業業授課幾十年,以對學生管理嚴格、所代班級成績好而著稱。將近八點了,見葉曉白的座位依舊空著,李老師皺了皺眉頭,走過去向葉曉白的同桌問詢情況。
葉曉白同桌叫吳梓萌,平常少言寡語,上課被老師叫起回答問題都扭扭捏捏,是個性格內向、極愛害羞的女生。此時李老師問她葉曉白情況,她更是低著頭,雙手扯著衣角,蚊子似地怯怯地說了聲我不知道,便再也不吭聲了,頭低得都差點鑽到桌子下面。
李老師無奈地搖搖頭,便不再為難她了。李老師翻開通訊錄,找到葉曉白開學前留的手機號撥了過去。
「喂,您好!您是葉曉白的家長嗎?」
「是,請問您是哪位?」
電話那頭傳來了有些蒼老的聲音。李老師知道,那是葉曉白的奶奶。
葉曉白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也就春節回來和家人團聚那麼幾天。葉曉白從小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老輩人管孫子,標準就是讓孫子溫飽無憂便行,至於學習、教育就力不從心了。加上他父母為了彌補對他關愛上的欠缺,便以多給他生活費來補償。
其實也並非葉父葉母無情,而是生活所逼。葉曉白所在的這個四線小城,發展速度比蝸牛快不了多少,就業崗位就像禿子頭上的頭髮——稀少得很。於是很多年輕人都到外地去「淘金」、「追夢」去了。
葉父葉母也不例外,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看病,兒子要上學,以及日常生活開銷,哪裡不得「孔方兄」來擺平?其實他們也想過老婆孩子熱炕頭,一家團圓樂融融的生活,可是往往金錢與溫馨是魚和熊掌難兩全的。何況葉曉白是個男孩,將來買房娶妻生子的開銷可不是個小數目。於是,葉父葉母不得已奔走他鄉打工,四處漂泊生活。
少年不知愁滋味,葉曉白雖然白天有時看別的同學有父母接送,羨慕地直咽口水;晚上時常夢見父母,眼淚就像開關壞了的自來水管——長流不止。
但葉曉白明白,他也有一個好處,就是爺爺奶奶管得不嚴,自己倒落得個自由自在。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哪個不貪玩?於是,葉曉白經常通宵上網、夜不歸宿。回到家爺爺奶奶問時,只說是在同學家做作業晚了,就不回來了。於是乎,對於葉曉白的一夜未歸,爺爺奶奶已經習以為常了。
李老師便把葉曉白沒來上學的消息告訴了葉曉白奶奶。葉奶奶聽後自是十分吃驚,在電話裡擔心地哭出聲來。李老師忙安慰幾句,便決定前往葉家家訪。只有和學生家人零距離溝通,才能了解學生曠課的情況。